实验五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果蝇不同性状的决定机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遗传定律 》专题复习 ——“ 模型 ” 建构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温州中学 高三备课组.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有性生殖的生物性状遗传。 细胞核遗传。 分离定律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即独立遗传)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 状的遗传。包括位于常染色体上和性染色.
Advertisements

果蝇杂交实验 学 院 学 院: 动物科技学院 课程名称 课程名称: 动物遗传学实验课 主 讲 人 主 讲 人: 蓝贤勇 博士、副教授 陈 宏 博士、教授 雷初朝 博士、教授.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组型 人类染色体组型 人类染色体组型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练习 练习 练习 常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性染色体 性别决定的类型 性别决定的类型 XY 型性别决定XY 型性别决定XY 型性别决定XY.
1 、军官:上校 A. 教师:教授 B. 警察:狱警 C. 工人:经理 D. 白酒:红酒 该题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请同学们在 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 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人的性别遗传 合肥市第四十九中学 丁 艳. 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1 、男性和女性各 23 对染色体有何异同 ? 哪 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 2 、这两幅图中,哪幅 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 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 性染色体? 3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 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 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谭秀华  .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1、一般地说,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和 都是成对存在的。
辨性别 A B. 辨性别 A B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昌邑市龙池初中 杨伟红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解读数据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请思考: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 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 性? 雌雄个体为什么在某些遗传性 状上表现得有所不同?
伴性遗传 授课人:腾瑜 涞源职教中心.
第3节 伴性遗传.
有关人类遗传病遗传图谱的 判断及解题技巧.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三节 伴性遗传 厦门一中高一年备课组 林遥.
第一节、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第二节、伴性遗传 第三节、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第四节、其他类型的性决定 第五节、人类的性别畸形
《动物遗传学》实验 专业基础课 制作者: 孙桂荣 制作者 孙桂荣.
第3节 伴性遗传.
社会调查表明:在我国色盲男性患者约占7%,女性患者约占0.5%
一、萨顿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法) 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具体表现如下: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Chapter 5 Sex Decision and Heredity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你能分辨出来吗?.
第三节 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西安市第34中学.
伴性遗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1)理解染色体组型的概念            2)性别决定的方式       3)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逸之轩工作室.
色盲症的发现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第4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遗传病归纳 常染色体上 隐性遗传病 X染色体上 常染色体上 显性遗传病 X染色体上 伴Y染色体遗传病
遗传题的解题技巧 城东中学生物组 刘学琴.
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
基因在哪里? 哪位科学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说? 果蝇的红眼与白眼这对性状与什么有关? 这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什么染 色体上?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欢迎光临指导 奉贤中学  宋洁莲.
庆华中学.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果蝇杂交实验.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色 弱 與 色 盲.
热点专题突破系列(四) 变异的遗传分析.
讲评教师:东北师大附属中学 项秋 讲评班级: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三·18班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考前重点突破—常见遗传题解题方法.
请思考: 同是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为什 么有的发育成雌性,有的发育成雄 性? 雌雄个体为什么在某些遗传性 状上表现得有所不同?
宠物之家 我的宠物性别? 雌(♀) or 雄(♂) 第一阶段:我的宠物我做主 第二阶段:宠物“相亲记” 第三阶段:家族诞生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欢迎光临指导.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重习要点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有关人类遗传病遗传图谱的 判断及解题技巧.
科学家的悲剧 达尔文和表妹爱玛 生育10个子女,3个夭折,3个终生不育。.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第3节 伴性遗传.
维多利亚女王家族照片.
遗传学实验 实验01 植物染色体常规压片技术及核型分析 实验02 减数分裂与配子形成 实验一 果蝇的形态、生活周期及其饲养
第2、3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
第3节 伴 性 遗 传.
专题13 孟德尔定律.
第五章 遗传的基本定律及其扩展 第一节 分离定律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一)豌豆杂交试验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遗传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命科学系 王石华 博士/副教授
题解 a:系谱中各成员基因型见下图 b:1/4X1/3X1/4=1/48 c:1/48 d:3/4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实验五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果蝇不同性状的决定机制 实验五 果蝇的伴性遗传杂交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果蝇不同性状的决定机制 2 记录交配结果和掌握统计处理方法。  3 正确认识单因子杂交或伴性遗传的正、反交差别。

二 伴性遗传实验原理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 二 伴性遗传实验原理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传递方式与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它的传递方式与雌雄性别有关。 果蝇的性染色体有X、Y两种,雌性为XX,雄性为XY。

基础知识 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人的色盲,血友病都属于伴性遗传。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b)是隐性基因,正常色觉基因(B)是显性基因。等位基因B、b在X染色体上,因而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是随X染色体向后传递的。根据基因B和基因b的显隐性关系,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有五种情况。

二、实验原理 红眼与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W)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W)对白眼(w)为完全显性。当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F2中红眼:白眼=3:1,但雌蝇全为红眼,雄蝇中红眼:白眼=1:1;反交时F1中雌蝇为红眼,雄蝇为白眼,F2中红眼:白眼=1:1,雌蝇和雄蝇中的红眼与白眼的比例均为1:1。 正常翅(Sn3)对小翅(sn3)为显性,正常刚毛(M)对焦刚毛(m)为显性,与红眼(W)和白眼(w)一样,均位于(X)染色体上。利用三点测交的方法只需通过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就能同时确定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顺序和基因的相对距离,绘出连锁图。 让白眼小翅焦刚毛♀蝇与野生型♂蝇杂交,F1雌蝇是三杂合体:表型为野生型。F1♂蝇是白眼焦刚毛小翅。F1代的雌雄蝇互交实际上相当于三杂合体雌蝇与三隐性雄蝇的测交。通过对互交后代中各种表型比例的分析,就可进行w、sn3和m等基因的定位。

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3:1 (F2) 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正交 白眼雄果蝇 红眼雌果蝇 ↘↙ 雌雄都是红眼果蝇 (F1) ↓ 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3:1 (F2) 白眼果蝇都是雄性

反交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雌果蝇 ↘↙ 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F1) ↓ 雌果蝇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1:1 (F2)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雌果蝇 ↘↙ 雌果蝇为红眼,雄果蝇为白眼 (F1) ↓ 雌果蝇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1:1 (F2) 雄果蝇红眼与白眼的数量比1:1 (F2)

红 眼

白 眼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五、药品和试剂 白糖、琼脂、干酵母、玉米粉、乙醚 果蝇品系:野生型(红眼):18# 突变型: 22# (白眼,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 6# (白眼残翅) 四、实验仪器及用具 双筒解剖镜、麻醉瓶、镊子、解剖针、滴管,吸水纸、培养皿 五、药品和试剂 白糖、琼脂、干酵母、玉米粉、乙醚

六、实验步骤 1、收集处女蝇:需收集孵化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雌果蝇作为处女蝇,将雌雄果蝇分开装。 2、按正交与反交的组合,分别引入4-5对果蝇,贴上标签。(两个组合并) 3、见到一定数量的F1幼虫后,去除亲本。 4、观察F1代成蝇性状,记录实验结果。(雌雄,红眼与白眼) 5、分别从F1代正交与反交果蝇中挑3-5对,转移到新的培养瓶进行培养。 6、待F2代幼虫出现后,去除F1代亲本。 7、待成蝇出现,隔1-2天记录实验结果。 8、根据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全班的结果)。

果蝇的单因子实验杂交组合 18#♀ x 22#♂ (正交) 22#♀ x 18#♂(反交) 七、注意事项 1 处女蝇的收集。 2 认真观察获得的果蝇后代,做好清晰的实验记录。 果蝇的单因子实验杂交组合 18#♀ x 22#♂ (正交) 22#♀ x 18#♂(反交) 3 把握好每个实验的时间。(去除的亲本果蝇由实验室统一收集,每天定个时间,让大家来实验室进行杂交处理。)

注意事项 1.果蝇要适度麻醉,挑蝇 用毛笔,忌用镊子和其他工 具,以免影响果蝇生长繁育

2. 挑处女蝇时, 每次只挑12小时内羽化成 虫,超过12小时的成虫已逐渐 有交配能力,必须一只不留地倒 出处死,才能进行第 二次挑选

3. 刚羽化的果蝇色淡白,体软绵, 难辨♀♂,务必小心区别 4. 使用毛笔和瓷板,要用酒精棉球 消毒,同时必须凉干才能使用。

5. 每个杂交组合放果蝇 3-4对,用毛笔把果蝇扫进 试管,试管要平放,待蝇醒后, 方能竖起,避免果蝇粘在培养 基上被闷死,杂交组合配 好后,放回培养箱。

伴性遗传遗传具体的实验流程参照P14-19 单因子杂交具体的实验流程参照P8-14 X2(将全班的结果代入,求和) P值

白眼♀  红眼 ♂ 红眼♀ 白眼♂ 2 : 1 : 1 ½红眼♀ ½红眼 ♂ ½白眼♀ ½白眼♂ P 红眼♀  白眼 ♂ F1 红眼♀、♂ F2 红眼♀ 红眼 ♂ 白眼 ♂ 2 : 1 : 1 正交 白眼♀  红眼 ♂ 红眼♀ 白眼♂ ½红眼♀ ½红眼 ♂ ½白眼♀ ½白眼♂ 反交

加酵母粉、放飞亲本 2-14 找处女蝇(雌、雄分开,各4对)F0 一个星期(7-8天,20号左右)放飞亲本(4对果蝇) F1出来后开始统计,雌红、雌白、雄红、雄白(统计每2天一次,时间坚持至少8天) F1正反交每个瓶各4对放入,观察F2

实验报告要求 1 各小组要有详细的数据记录(包括接种时间、雌雄统计数量、时间等); 2 表格见P13和P16 3 最后数据,全班统计(分伴性遗传组和单因子杂交组分开统计); 4 分析至少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要选在处女蝇? 2) 杂交的正交和反交F1、F2表型有何差别,为什么? 3)杂交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理论结果?你的实验结果是否对全班实验结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下次实验:(第六周休假) 第七周 实验六 染色体核型分析 考虑到第六周放假,综合创新性实验也从第七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