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火力发电厂外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范例8.8} 卡诺循环图 为了提高热机的效率,1824年法国青年工程师卡诺从理论上研究了一种理想循环:卡诺循环。这就是只与两个恒温热源交换热量,不存在漏气和其他热耗散的循环。 如图所示,理想气体准静态卡诺循环在p-V图上是两条等温线和两条绝热线所围成的封闭曲线。理想气体由状态a出发,先经过温度为T1的等温膨胀过程a→b,再经过绝热膨胀过程b→c,然后经过温度为T2的等温压缩过程c→d,最后经过绝热压缩过程d→a,气体回到初始状态。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 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微分法则 二 反函数的微分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及微分 形式不变性 四 微分法小结.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1.5 场函数的高阶微分运算 1、场函数的三种基本微分运算 标量场的梯度f ,矢量场的散度F 和F 旋度简称 “三度” 运算。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功 热量.
第五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5.1 热力学过程 §5.2 功 §5.3 热量 §5.4 热力学第一定律 §5.5 热容量 焓
热物理学与非线性现象 06:38:58.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第二章 理想气体的性质 Chapter 2. Properties of Ideal Gas
§2循环过程(cyclic process) 卡诺循环(Carnot cycle)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7-7 热力学第二定律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热机效率不可能大于100% 。那么热机效率能否等于100%( )呢? Q1 A 地球 • •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第五章 热力学基础.
3. 分子动力学 (Molecular Dynamics,MD) 算法
第四章 热力学基础 物理学. 本章概述 一、什么是热学? 研究物质处于热状态下有关性质和规律的物理学分支学科。 二、研究方法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准静态过程 功 热量.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七章 热物理学基础 热力学是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角度来研究热运动的规律。它不考虑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 研究方法是: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5.3 热力学第二定律 5.3.1热力学第二定律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1851年)
热力学验证统计物理学,统计物理学揭示热力学本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3 热力学第二定律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3.1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要求:在一切热力学过程中,能量一定守恒。 但是,满足能量守恒的过程是否一定都能实现?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
2.2 热力学 内能 功 热量 内能 热力学系统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分子的平动、转动与振动的能量)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不包括系统整体的机械能。 内能是状态量 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题解: P120 5——8 V3=100m/S Ρ=1.29×10-3g/cm3 P3-P2=1000Pa.
题解: P120 5——8 V3=100m/S Ρ=1.29×10-3g/cm3 P3-P2=1000P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火力发电厂外貌)

学习热力学的意义 1.掌握自然界的基本规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自然过程的方向 2.学习唯象的研究方法 以实验为基础的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 3.熵(S)的概念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 4.热能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维持生命的主要来源。

本 章 目 录 § 3.1 准静态过程 § 3.2 功 § 3.3 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 3.4 热容量 § 3.5 绝热过程 § 3.6 循环过程 § 3.7 卡诺循环 § 3.8 致冷循环

§3.1 准静态过程(quasi-static process) 热力学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 , 称为热力学过程(简称“过程”)。 过程进行的任一时刻系统的状态并非平衡态。 一系列非平衡态 始平衡态 末平衡态 热力学中,为能利用平衡态的性质,引入 准静态过程的概念。

准静态过程: 系统的每一状态都无限接近于 平衡态的过程。 即准静态过程是由一系列平衡 态组成的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是实际 过程的近似。 ←快 非平衡态 ←缓慢 接近平衡态 非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

平衡即不变 矛盾 统一于“无限缓慢” 过程即变化 只有过程进行得无限缓慢,每个中间态才可 看作是平衡态。 如何判断“无限缓慢”? 引入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 : 平衡破坏 恢复平衡  t过程 >  : 过程就可视为准静态过程 所以无限缓慢只是个相对的概念。

内燃机活塞运动周期  t ~ 10-2 s > p(10 -13s) 例如分析内燃机气缸内的气体经历的过程: 气体压强的弛豫时间: 容器的线度 分子热运动平均速率 气缸线度: L ~ 10-1 m ~ 10-3 s 分子平均速率: ~ 102 m/s 内燃机活塞运动周期  t ~ 10-2 s > p(10 -13s) 所以汽缸的压缩过程可认为是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可以用过程曲线来表示: 改变系统状态的方法:1.作功 2.传热 p 一个点代表一个平衡态 ( p1 ,V1) 过程曲线 O p 一个点代表一个平衡态 ( p1 ,V1) 过程曲线 (p ,V ) (p2 ,V2) 改变系统状态的方法:1.作功 2.传热

§3.2 功(work) 通过作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体积功 dA = pdV dA 表示它只是微小量, 而不是某个函数的全微分。 V1 V V+d V V2 V p dA= pdV 体积功 dA = pdV dA 表示它只是微小量, 而不是某个函数的全微分。 — 过程量 此外还有摩擦功、电流功、电磁场的功等。 通过作功改变系统热力学状态的微观实质: 分子规则运动的能量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 碰撞

 3.3 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 传热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通过温度差 传递的能量叫热量, 它用 Q 表示,也是过程量。 (heat, first law of thermodynamics) 传热也可以改变系统的状态。 通过温度差 传递的能量叫热量, 它用 Q 表示,也是过程量。 传热的微观本质是: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 从高温向低温物体的传递 碰撞 A Q E1 E2 一般情况 实验表明,有: — 热力学第一定律 A > 0 系统对外正作功, Q > 0 系统吸热

对任意元过程有: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系 统内能的 增量和系统对外界作功之和。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现象中的能量转化 与守恒的定律。 它适用于任何热力学系统的 任何过程(非准静态过程亦成立)。

- +  “第一类永动机” 不存在 循环过程: 思考 如下的 “静电永动机” 能否实现? TV 永动机能制成吗?(注5) p E= 0 p A = Q Q “第一类永动机” 不存在 循环过程: 思考 如下的 “静电永动机” 能否实现? + -  绝缘杆 带电杆 F TV 永动机能制成吗?(注5)

*对内能的进一步说明: 热力学的研究方法是独立于统计物理的。 前 面的内能我们只是借用了气体动理论中的概念, 而对热量的定量描述,也未做说明。 但是,像内能和热量这样的重要概念及度量, 在热力学的自身体系中是有明确的定义的。 因此,严格地讲,是有必要对此做进一步的 说明的。

例如我们把下面的水、叶轮和电阻作为系统: A绝热Ⅰ ▲ 内能(internal energy) 我们可以仅靠绝热作功来改变系统状态: A绝热Ⅰ 2 A绝热Ⅱ 2 1 1 例如我们把下面的水、叶轮和电阻作为系统: 绝热壁 A绝热Ⅰ R 水 (机械功) 绝热壁 A绝热Ⅱ R I 水 (电流功) 具有相同的始末、态

实验表明: 只要1和2状态确定,则 — 与过程无关 由此可定义系统的一个状态量——内能 E, 令内能 E 的增量满足关系: 上式既给出了内能的概念,又给出了内能 的度量。 实验和理论都表明:

有了功、热量和内能的度量,就可由实验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了。 ▲ 热量(heat) 我们已经有了内能的定义,由此可以进一步 通过内能的变化来定义热量。 考虑一个只传热不作功的过程: dQ 系统 外界不作功 Q E1 E2 Q 定义热量: Q > 0 系统吸热, Q < 0 系统放热 有了功、热量和内能的度量,就可由实验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了。

§3.4 热容量(heat capacity) 一. 摩尔热容(量) 定义系统温度升高1度所吸收的热量为系统的 热容量, 即: 定体热容量 (体积不变) 定压热容量 (压强不变)

一摩尔物质温度升高1度所吸收的热量叫 摩尔热容量, 即:  ——摩尔数 定体摩尔热容量 定压摩尔热容量

二. 理想气体的内能 等体过程 任意元过程: 若 CV,m = const.,则 — 理想气体内能公式 p ( E,T ) dEV T+dT dEV V 任意元过程 ( E+dE , T+dT ) dET = 0 若 CV,m = const.,则 — 理想气体内能公式

三. 迈耶公式(Mayer formula) 对理想气体, 考虑一个等压过程: (热一) — 迈耶公式 思考 (比热比) 定义 比热容比

由气体分子动理论,对刚性分子理想气体:

热容量是可以实验测量的,  的理论值 可以与 的实验值比较 (见书P112 表3.1)。 对单原子分子气体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 得相当好; ▲ 常温下: 对单原子分子气体理论值与实验值符合 得相当好; 对双、多原子分子气体符合稍差; ▲ 在大的温度范围上看,热容与温度有关, 即 CV,m,Cp,m和  都并非常量。 这是经典 理论无法解释的。

*根据量子理论, 分子能量是量子化的: 振动 平动 转动  t 连续 kT > r 时转动能级才能激发(转动起作用) kT > v 时振动能级才能激发(振动起作用) 特征温度:

常温下,不易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分子可视为刚性(振动自由度被“冻结”)。 对H2分子: 3.50 2.50 H2气体 50 500 5000 T (K) (对数 坐标) 1.50 H2: t = 3 r = 2 v = 1 常温下,不易发生振动能级的跃迁,分子可视为刚性(振动自由度被“冻结”)。

已知:1 mol、温度为T 1的He气和2 mol、 温度为T2的O2气经历如图所示的过程。 例 已知:1 mol、温度为T 1的He气和2 mol、 温度为T2的O2气经历如图所示的过程。 刚性绝热壁 不漏气无摩 擦的导热板 He O2 1 T2 T1 2 挡块 (可撤掉) He O2 T 1 2 求:终态的 T =? 解: 在该过程中,虽然 He 和 O2之间有热和 功的交换,但它们总体的内能是不变的。

§3.5 绝热过程(adiabatic process) 绝热过程: 系统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 下列条件下的过程可视为绝热过程: ▲ 良好绝热材料包围的系统发生的过程; ▲ 进行得较快而来不及和外界发生热交换 的过程。 特点: 由

一. 理想气体的准静态绝热过程 过程时间 << 传热时间 ① dA dE ② ③ ① ② ③:

常温下 ∴ — 绝热过程方程 或 另有 自己推导

绝热线比等温线陡, 因为: p = nkT 等温膨胀(E不变) V  n p 绝热膨胀 p2 > p2 V n 1 2′ 绝热 O V p p = nkT 等温膨胀(E不变) V  n p 绝热膨胀 p2 > p2 V n p ET 绝热功

热容量C = const.的过程。 可证明(自己证) n 称 多方指数 对绝热过程: 习题3.17要求对多方过程做进一步讨论。 ▲ 理气的多方过程: 热容量C = const.的过程。 可证明(自己证) n 称 多方指数 对绝热过程: 习题3.17要求对多方过程做进一步讨论。

二 . 绝热自由膨胀 (非准静态绝热过程) 器壁绝热: Q = 0 E1 = E2 向真空膨胀:A = 0 对理想气体: T1 = T2 绝热刚性壁 隔板 T1 T2 器壁绝热: Q = 0 热一律 E1 = E2 向真空膨胀:A = 0 对理想气体: T1 = T2 (是否等温过程?) 对真实气体: 分子力以引力为主时 T2 < T1 分子力以斥力为主时 T2 > T1

*三. 节流过程(throttling process) 通常气体是通过多孔塞或小孔向压强较低 区域膨胀—节流过程。 p1 p2 多孔塞 实际气体通过节流过程温度可升高或降低, 这称为焦耳汤姆孙效应(Joule-Thomson effect)。 温度降低叫正的焦耳汤姆孙效应,可用来 制冷和制取液态空气。

定义:H = E + pV 称为“焓”(enthalpy) 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多孔塞 设气体通过多孔塞前: 内能E1、体积V1 气体通过多孔塞后: 内能E2、体积V2 当 p1和 p2保持一定,且过程绝热时: Q = 0, A = p1 V1 p2V2, 由热一律有: 令 定义:H = E + pV 称为“焓”(enthalpy) 气体的绝热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可以证明(自己完成),理想气体因为内能只是 温度的函数,不存在焦耳  汤姆孙效应。 而实际气体 却都存在该效应,这说明它们的内能还和体积有关 (即气体分子间必存在相互作用力)。 焓是态函数, 它是等压过程中系统吸的热量。 即: 和内能相比, 内能是等体过程中系统吸的热量。 即: 内能 E 和焓 H 与系统热容量的关系分别为:

§3.6 循环过程(cycle process) 循环过程: 系统(如热机中的工质)经一系 列变化后又回到初态的整个过程叫循环过程。 实例:火力发电厂的热力循环 水泵 A1 A2  Q1 锅炉 汽轮机 冷凝器 电力输出 Q2  绝热 V O |Q2| p饱 p Q1 A

锅炉 烟筒 现代火力发电厂结构示意图 碾磨机 空气 喷射给水器 发电机 水管 冷凝塔 除尘器 涡轮 水泵 传送带

如果循环的各阶段均为准静态过程,则循环过程可用状态图(如 p  V 图)上的闭合曲线表示。 Q1 A |Q2| V 热循环(正循环) 工质 定义热循环效率

§3.7 卡诺循环 (Carnot cycle) 卡诺(Carnot ,法国人,1796  1832) 工质只和两个恒温热库交换 卡诺循环: 工质只和两个恒温热库交换 无摩擦循环。 热量的准静态、 低温热库T2 |Q2| A 工质 Q1 高温热库T1 p Q1 2 1 3 4 A |Q2| T1 T2 V 绝热线 等温线 V1 V4 V2 V3 热机循环示意图

书 P105(3.3)式 对理想气体工质: 1→2: 等温过程 3→4: 绝热过程 2→3: 4→1: (闭合条件)

卡诺热机循环的效率 说明: ①c与理气种类、M、p、V的变化无关, 只与T1、T2有关。 ② T1,T2  c , 实用上是 T1 。 现代热电厂: (900K) (300K) 理论上:c ~ 65%, 实际: 40% , 原因: 非卡诺, 非准静态, 有摩擦。

Δ§3.8 致冷循环 |A| |Q1| Q2 T1 T2 致冷系数 卡诺致冷机 阅读书P150 - P152 “热泵” 第三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