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要点 凌天清 教授 重庆交通大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七节 心 悸 郑祖平. 一、概述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 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 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 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 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一般认为与心肌收缩力心搏量的变化及 患者的精神状态注意力是否集中等多种因 素有关。
Advertisements

1/67 美和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社會工作系. 2/67 社工系基礎學程規劃 ( 四技 ) 一上一下二上二下三上 校訂必修校訂必修 英文 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 計算機概論 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 英文 II 中文閱讀與寫作 II 計算機概論 II 體育 服務與學習教育 II.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道路建筑材料》 第六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 主讲人:延西利 教授 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
截肢的作业治疗 Amputation 李福胜 主讲. 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是将没有生命、丧失功能或因 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截 除的手术。 分类: 截骨:将肢体截除 关节离断:从关节分离.
認識食品標示 東吳大學衛生保健組製作.
第八章 互换的运用.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颞下颌关节常见病.
「健康飲食在校園」運動 2008小學校長高峰會 講題:健康飲食政策個案分享 講者:啟基學校-莫鳳儀校長 日期:二零零八年五月六日(星期二)
盲杖与盲杖技巧.
致理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 實習月開幕暨頒獎典禮
脊柱损伤固定搬运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林长春.
康杰牌 一次性使用无菌外科免缝拉链 Vital 北京爱特康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
一、能线性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 二、多元多项式回归(线性化)
2013年二手车市场环境分析.
結腸直腸腫瘤的認知.
經歷復活的愛 約翰福音廿一1-23.
框架梁纵向钢筋长度计算 ——通长钢筋长度计算 主讲:吕文晓.
郭詩韻老師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音樂科科主任)
畜禽屠宰厂(场)的设置.
创新的昌九高速公路技术改造项目 主讲人: 谭生光 常务副总经理.
11-3沥青路面设计指标 11-4土基与路面材料强度指标
我国长寿命沥青路面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 王旭东.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 孙立军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2. 戰後的經濟重建與復興 A. 經濟重建的步驟與措施 1.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好好學習 標點符號 (一) 保良局朱正賢小學上午校.
1.5楼梯与雨篷 1.5.1楼梯   板式楼梯(最常见)、梁式楼梯、   (螺旋楼梯、悬挑楼梯) 楼梯的结构设计步骤: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11讲 模板工程 邵阳学院 杨宗耀(教授级高工) 1 模板的种类 2 现浇结构中常用的模板 3 模板设计 4 模板的拆除
學生:蔡耀峻、許裕邦 座號:23號、21號 指導老師:黃耿凌 老師
课程名称: 土木工程专业德语 几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德语表达 浙江科技学院 金韶霞.
4. 聯合國在解決國際衝突中扮演的角色 C. 聯合國解決國際衝突的個案研究.
新陸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 第十九章 稅捐稽徵法 稅務法規-理論與應用 楊葉承、宋秀玲編著 稅捐稽徵程序.
民法第四章:權利主體 法人 楊智傑.
水泥混凝土路面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四年級 中 文 科.
上节内容回顾:什么是车速? 什么是地点车速? 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区别 平均车速有哪些相关概念? 车速有何用途?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五章 三角比 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聖誕禮物 歌羅西書 2:6-7.
廣翅蠟蟬.
第六章 Excel的应用 一、Excel的单元格与区域 1、单元格:H8, D7, IV26等 2、区域:H2..D8, HS98:IT77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路面施工技术.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依撒意亞先知書 第一依撒意亞 公元前 740 – 700 (1 – 39 章) 天主是宇宙主宰,揀選以民立約,可惜他們犯罪遭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基督是更美的祭物 希伯來書 9:1-10:18.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經文 : 創世紀一章1~2,26~28 創世紀二章7,三章6~9 主講 : 周淑慧牧師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要点 凌天清 教授 重庆交通大学

内容提要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现行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体系的不足 2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路面设计规范(草案)(1958)-交通部公路总局 公路路面设计规范(1966)-交通部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1978)-交通部公路局 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86)-交通部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交通部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交通部 公路路面设计规范(1966)-交通部 路面设计规范(草案)(1958)-交通部公路总局 3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1 58版《路面设计规范(草案)》 设计理论:单圆均布荷载作用下弹性半空间理论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1 58版《路面设计规范(草案)》 设计理论:单圆均布荷载作用下弹性半空间理论 设计指标:相对弯沉 设计标准:设计模量 综合模量Ee 4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2 66版《公路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均未变化; 纠正了一个公式的错误;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2 66版《公路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均未变化; 纠正了一个公式的错误; 调整了 值和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 5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3 78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1/2)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弹性体系理论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3 78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1/2)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双层弹性体系理论 设计指标:双轮轮隙中心路表容许弯沉 设计标准:实际弯沉 A1为路面类型系数 6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3 78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2/2) 轴载换算方法—疲劳等效原则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3 78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2/2) 轴载换算方法—疲劳等效原则 多层体系换算为双层体系的方法——弯沉等效 提出了公路自然区划 初步建立了我国柔性路面设计体系 7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4 86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三层弹性体系理论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4 86版《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三层弹性体系理论 设计指标:双轮轮隙中心路表容许弯沉值 设计标准:实际弯沉 验算指标:容许拉应力 考虑了不同的层间接触状态 建立了多层体系换算为三层体系的方法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5 97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下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5 97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下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 设计指标:双轮轮隙中心路表设计弯沉值 设计标准:实际弯沉 ——修正了综合弯沉修正系数 验算指标:容许拉应力 重新建立了沥青面层和半刚性基层的轴载换算方法 建立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为基础的补强设计方法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6 2006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均未变化 1 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发展历史回顾 1.6 2006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设计理论、设计指标和设计标准均未变化 (基层类型系数采用插值技术取值) 调整了材料参数的取值方法和推荐值 我国已经颁布6部规范一直沿用了路表弯沉的设计指标,原因是该指标反映了结构综合刚度,具有可检测性。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1 86规范存在的不足 三层体系与实际路面结构不符,层间滑动假设与实际状态不符、作为设计控制指标的容许弯沉不起控制作用; 原设计标准相对大量采用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而言明显偏低; 设计参数与设计状态相矛盾,无法进行竣工验收; 三参数补强设计经验方法与改扩建工程的实际不符; 提出弯沉综合修正系数的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 11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2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完善 力学理论的发展已使得多层体系的求解成为可能——传递矩阵法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2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力学模型的完善 力学理论的发展已使得多层体系的求解成为可能——传递矩阵法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层体系理论的数值求解成为可能 施工技术的进步保证了路面结构层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 ——建立了多层完全连续弹性体系的计算模型 12 12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容许弯沉的调查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容许弯沉的调查 分别调查了吉林、山东、山西、四川、湖南、湖北、西藏、江西、黑龙江、天津、上海九省两市计60多个路段两万多个测点弯沉调查。 调查路段大多为使用了三年以上未经罩面,并开始出现局部结构性破坏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13 13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2)调查路段的分类 路况 等级 路 面 外 观 描 述 好 I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2)调查路段的分类 路况 等级 路 面 外 观 描 述 好 I 平整无裂缝或只有平均间距12~15m以上的细横缝(缝宽3.0mm以下) 中 II 基本平整,有平均间距小于12~15m的较宽横缝或不规则的纵、横缝或局部出现网状裂缝。 差 III 有明显变形,横缝和纵缝联成间距1.5~2m以上的块状裂缝或间距为10~50cm的网状裂缝和龟裂。 14 14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3)测点的分类 路况 等级 路 面 外 观 描 述 好 I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3)测点的分类 路况 等级 路 面 外 观 描 述 好 I 测点附近半径大于1m的范围内无任何可见的结构性破坏。 中 II 测点不落在开裂部位,但在半径小于1m的范围内有裂缝。 差 III 测点正好位于纵、横缝缝边或半径大于1m的龟裂缝中心。 15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4)极限标准的选择(极限状态设计法与极限强度设计法)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4)极限标准的选择(极限状态设计法与极限强度设计法) 开始破损状与完全破损状态之间的中间状态为极限状态,并以此作为决定容许弯沉的依据。 16 16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5)数据处理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5)数据处理 若路段只有I 类点,表明路段尚未破坏,不纳入统计; 若路段只有III类点,表明路段完全破坏,不纳入统计; I类路段剔除III类点: III类路段剔除I类点: II类路段: 17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6)数据修正 季节修正和温度修正 结构类型和公路等级修正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6)数据修正 季节修正和温度修正 结构类型和公路等级修正 路面等级 结构类型 高速公路 1.00 沥青混凝土 一级公路 沥青碎石(上拌下贯) 1/1.10 二级公路 沥青表处 1/1.20 18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7)容许弯沉的回归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7)容许弯沉的回归 统一换算为标准状态:不利季节,轴载100KN、路面标准温度为20℃、一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19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8)路面结构类型系数的验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表处路面,以沥青碎石路面为例) 20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9)公路等级系数的验证(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以二级公路为例)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9)公路等级系数的验证(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以二级公路为例) 21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0)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的验证 22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1)超载因素影响考虑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1)超载因素影响考虑 考虑当时我国公路上各类车辆普遍超载的现象,通过交通资料计算所得的累计标准轴次少于实际累计标准轴次,将容许弯沉曲线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及公式右端乘以1.1,且将回归方程指数调整为0.2,得到: :公路等级系数, :面层结构系数 :基层类型系数 23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2)容许弯沉的各类修正系数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3 以容许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2)容许弯沉的各类修正系数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1.0 1.1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碎石、沥青贯入、沥青上拌下贯路面 沥青表面处路面 半刚性基层 柔性基层 1.6 24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以容许弯沉为设计状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1)以容许弯沉为设计状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路面的计算弯沉值与容许弯沉值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 ——容许弯沉值对应路面损伤至极限状态时的弯沉值, 而计算弯沉值为路面无损伤状态时的弯沉值。 对路面竣工后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法进行检验 极限强度设计法和极限状态设计法概念混淆。 设计状态的概念 25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变化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2)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变化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共收集32个路段(1条高速公路、 19条一级公路和12条二级公路)历年路表弯沉值,进行弯沉变化规律的研究。 为排除复杂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相对弯沉的概念,相对弯沉值等于某一时段实测弯沉值与竣工验收弯沉值之比。 所有弯沉值同时换算为不利季节、温度20℃条件下的弯沉值。 26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3)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变化规律 27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4)以设计弯沉为控制指标的设计弯沉计算公式 设计弯沉值: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4 以设计弯沉为指标的设计标准的提出 (4)以设计弯沉为控制指标的设计弯沉计算公式 相对弯沉变化系数的逐年变化表 年 序 1 2 3 4 5 6 7 8 实测值 1.340 1.00 0.890 0.960 1.20 1.260 - 1.294 1.30 回归值 1.338 0.877 0.981 1.180 1.274 1.291 1.297 1.302 设计弯沉值: 其中, 为基层类型系数,对半刚性基层取1,对柔性基层取1.6 28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5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5 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收集了七段试验路49种路面结构,根据七条试验路的相关资料,进行了理论弯沉和实测弯沉的回归,得到弯沉综合修正系数的回归方程: ——土基回弹模量对设计厚度影响不大 按 重新进行回归,得到: 14个省市、48条公路、71种路面结构的验算表明:所提出的弯沉综合修正系数是合理的。 29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6 轴载换算方法 97规范中设计弯沉计算与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轴载换算公式为: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6 轴载换算方法 97规范中设计弯沉计算与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轴载换算公式为: ——式中指数按疲劳等效原则,由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得到 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轴载换算公式为: ——式中指数按疲劳等效原则,由半刚性基层材料疲劳方程得到 30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7 强度结构系数 沥青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为: ——式中指数由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得到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7 强度结构系数 沥青面层抗拉强度结构系数为: ——式中指数由沥青混合料疲劳方程得到 稳定粒料类和稳定土类基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分别为: ——式中指数由21组疲劳试验和重庆环道疲劳试验结果回归得到 31

(曾提出过适用于改建的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2 97设计规范的设计指标与标准 2.8 改建路面设计 建立弹性理论体系为基础的理论设计方法,形成与新建路面统一的设计方法,统一了标准轴载,采用BZZ-100; 用弯沉测定结果反算原路面当量回弹模量的方法,替代原承载板试验确定当量回弹模量的方法; —— 参照水泥路面确定土基与基层综合模量方法提出 (曾提出过适用于改建的弯沉综合修正系数) 32

3 现行设计指标体系的不足(1/2) (1)沥青路面结构破坏源缺乏统一的认识。 (2)沥青混合料破坏强度理论缺乏深入认识。 3 现行设计指标体系的不足(1/2) (1)沥青路面结构破坏源缺乏统一的认识。 (2)沥青混合料破坏强度理论缺乏深入认识。 (3)在现行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和轴载换算中尚未考虑混合料疲劳损伤的非线性效应。 33

3 现行设计指标体系的不足(2/2) (4)剪切破坏是沥青路面一种主要破坏形式,但现行规范设计指标和验算指标却未加以考虑。 3 现行设计指标体系的不足(2/2) (4)剪切破坏是沥青路面一种主要破坏形式,但现行规范设计指标和验算指标却未加以考虑。 (5)路面实际受力状态和材料试验加载模式的不一致。 (6)设计规范修订的周期过长,与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现状存在一定的不相适应。 (7)综合弯沉修正系数F存在明显不足。 34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