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I. 抗生素及其药效学(chap13,14) II. 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chap1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Advertisements

抗 生 素 (Antibiotics ).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肺炎的治疗 Quintessence11.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2011年医院流行菌株 及耐药监测情况 检验科 微生物室.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Chapter 18 Antibiotics.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膳食调查与评价 1.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的统称化学治疗。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第九章 生物检测技术 采用生物体对被检测物质的特有反应而鉴定被检测物质的质量和功效的方法。 生物体主要是各种微生物和某些动物。
2010年版药典附录无菌检查和微生物 限度检查方法增修定内容
实验性质:综合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陈兴都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微生物发酵与抗生素 高狄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实验二 细菌的培养与生化反应 【目的要求】 1.熟悉细菌培养的原理、方法,结果观察和实际用途。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药敏试验及药敏试验 结果分析.
细菌的耐药性.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抗生素 其它药物 微生物与药物变质(自学)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头孢菌素.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onglycosides.
第三十三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六章 细菌的耐药性 Bacterial drug resistance
《中国药典》2010年版 附录微生物相关 内容介绍 林丽英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杨立志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第十一章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
第十六章 抗生素 Chapter 16 Antibiotics 授课教师:艾永兴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2017/9/11 如何解读药敏报告 杨启文 北京协和医院 杨启文.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抗微生物药物 敏感试验.
细菌的耐药与对策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罗运春.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郭敏 微生物学教研室
名以清修 利以义制 绩以勤勉 汇通天下 新晋商理念 李安平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第五章 微生物感染的检查方法 与防治原则 潘建平 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实验二 细菌分离培养与生化鉴定 李立伟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篇 微生物在药学中的应用 I. 抗生素及其药效学(chap13,14) II. 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chap15)

I. 抗生素及其药效学 一、抗生素(Chap13) 1928-1929年,Fleming(弗莱明)

定义 Antibiotics: 是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其他方法获得),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性地抑制或影响它种生物机能的有机物质。

一、医疗用抗生素的要求 较大的差异毒力 生物活性大并具有选择性 不易产生抗药性 毒副作用小 血药浓度高 不易引起超敏反应

二、抗生素分类 根据生物来源分 根据作用对象分 根据化学结构分 根据作用机制分 根据生物合成途径分:天然、半合成、酶工程、基因工程等 细菌产生:绿脓菌蓝素、多粘菌素、杆菌肽 真菌产生:青霉素、头孢菌素 放线菌产生: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制霉菌素、放线菌素等 高等植物产生:蒜素、地衣酸、鱼腥草素、黄连素、长春花碱 动物产生:红细胞素、鱼素 根据作用对象分 抗G+、G-、广谱、抗真菌、抗病毒、抗原虫、抗肿瘤 根据化学结构分 -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多烯类、多肽类、苯烃基胺类、蒽环类、其他 根据作用机制分 根据生物合成途径分:天然、半合成、酶工程、基因工程等 应用范围:医用、农用、畜用、食品、防霉防腐等

三、抗生素传统分离方法 涂布于平板培养基培养 挑取单菌落 采集土壤标本 培养观察抑菌圈 鉴定(菌、抗生素的鉴定) 扩培精制 无菌水稀释 涂布于平板培养基培养 采集土壤标本 挑取单菌落 扩培 滤纸片 法筛选 培养观察抑菌圈 鉴定(菌、抗生素的鉴定) 扩培精制 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 生产、临床使用 土壤中产抗菌作用抗生素的放线菌的分离

四、抗生素作用机制 -内酰胺类抗生素——抑制细胞壁合成 注意:只对生长繁殖中的细胞有作用,对静息细胞无作用 转肽酶催化交联 细胞壁肽聚糖合成第三阶段:肽聚糖链 网状结构 -内酰胺类抗生素竞争性结合 转肽酶无法催化交联 细胞壁合成受抑制

五、抗生素的活性表示方法 抗生素效价和效价单位 检品的抗菌活性 效价 (potency) = 100% 标准品的抗菌活性 检品的实际单位数 检品的标示量

抗生素效价单位(unit, u) 重量单位(生物活性部分重量):1µg ≌ 1U 类似重量单位(特定抗生素盐纯品重量) e.g. 青霉素:在50mL肉汤培养基中完全抑制S.aureus 生长的最小剂量 0.5988µg ≌ 1U, 1mg ≌1670U 特定单位(特定样品的某一重量为一定单位) e.g.: 一批特定杆菌肽1mg ≌ 55U

六、抗生素的药效试验 体内抗菌试验:动物试验 选择敏感动物、试验菌→敏感动物感染细菌→给药观察(设对照)→药效评估 体外抗菌试验

七、抗药性 (一)概念 抗药性(drug resistance),又称耐药性 多重抗药性、交叉抗药性 区别:赖药性(drug dependence)

(二)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抗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 抗药性产生的生物化学机制 自发突变+药物选择 细胞间抗药性的基因转移 产生钝化酶使抗生素结构改变 作用靶位改变 细胞通透性改变 形成生物被膜

微生物的染色体或质粒上有编码抗生素耐药性的遗传信息 质粒编码—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红霉素,四环素等。 染色体编码—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杆菌肽等。

(三)抗药性的预防 合理使用抗生素 寻找新的抗菌药物 加强抗药机制研究,开发新方法 (1)抗生素可不用尽量不用,使用时应足量。 (2)合理联合用药 寻找新的抗菌药物 加强抗药机制研究,开发新方法

二、药物体外抗菌试验(Chap14) 琼脂扩散法  连续稀释法  滤纸片法 打洞法(挖孔法) 管碟法 挖沟法 液体稀释法 斜面稀释法 琼脂扩散法  滤纸片法 打洞法(挖孔法) 管碟法 挖沟法 连续稀释法  液体稀释法 斜面稀释法 平板稀释法 常用作抗生素效价测定法

常见琼脂扩散法 管碟法 滤纸片法 打洞法

连续稀释法(液体稀释法)

II. 药物的微生物学检查(Chap15) 一、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查 方法:直接接种法,膜过滤法 检查项目 培养基及检查方法的验证 需氧菌检查 厌氧菌检查 霉菌检查 培养基及检查方法的验证 培养基的无菌检查(阴性对照):空白培养基+所用溶剂 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培养基+阳性对照菌 药物抑菌作用的检查(阳性对照):培养基+待检药品+阳性对照菌 特殊药品:先处理后作检查 检查项目 培养时间 阳性对照菌 需氧菌 30-35℃,14天 金葡菌,大肠埃希菌 厌氧菌 生孢梭状芽胞杆菌 真菌 20-25℃,14天 白色念珠菌,黑曲霉

验证菌株(阳性对照菌)为生孢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种要求不得超过5代,制备菌液浓度为50~100cfu/ml

直接检查法

膜过滤法

特殊药品无菌检查前的预处理 油类药物:吐温培养基(Tween80) 抗菌药物或含防腐剂药物 敷料类、医用器具类:无菌操作剪取或切段后浸没培养 加入灭活剂:如青霉素酶 微孔滤膜法 稀释法:将药物浓度稀释至MIC以下 离心沉淀法:3000r/min离心30min,以底部浓缩菌液检验 敷料类、医用器具类:无菌操作剪取或切段后浸没培养

微孔滤膜法

二、非灭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细菌总数测定:30~300/板 有效 真菌总数测定: 5~50/板 有效 质控菌检查 活螨检查:口服药及外用药均不得检出活螨

(一)平板菌落计数

有效板 无效板

(二)质控菌 口服药不得检出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外用药及眼科制剂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 用于深部组织、创伤溃疡面的外用制剂不得检出破伤风梭菌

质控菌检测方法 药物预处理 菌落等培养特征观察 镜检形态学检查(如革兰氏染色) 生理生化反应检查 血清学反应 动物实验 判断 增菌液增菌培养 分离、纯培养 菌落等培养特征观察 镜检形态学检查(如革兰氏染色) 生理生化反应检查 血清学反应 动物实验 判断

课后复习题 1、名词解释:抗生素,差异毒力,抗生素效价,抗药性,MIC,MBC 2、医疗用抗生素有何基本要求? 3、从土壤中分离抗生素产生菌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 4、简述抗生素效价的活性单位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5、简述细菌抗药性产生的遗传学机制和生化机制。 6、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有哪些常用方法? 7、对无菌药物如何进行无菌检查?对于特殊药物如何进行无菌检查? 8、非灭菌制剂有哪些微生物检查项目?常见的质控菌有哪些?以大肠杆菌为例简述质控菌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