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单元 第七课 启蒙运动 江阴市山观中学. 什么是启蒙 ?  徳国哲学家康德( ) 的定义: “ 人以理性不断的自我 教育与成长。 ”  百度百科的解释: 开启人类的新思想,使人们摆脱 蒙昧状态。
Advertisements

2008 年 5 月 8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光明 日报社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0 周 年座谈会真理标准.
启 蒙 运 动 The enlightment 分宜中学历史组鄢外生. 什么是启蒙 “ 启蒙 ” Enlighten ,点燃心中的 明灯。 是开启智慧,把人们从愚昧、 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 来,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 为争取自由和平等而斗争.
第八单元 17 — 18 世纪的启蒙思想. 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 17 世纪的欧洲再次 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发生 1. 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近代唯物主义 哲学的确立 经济: 政治: 科学文化: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课标版 历史 第2讲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人民通史版 第一部分 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 专题总结.
二轮 通史十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三轮热点复习 选修高考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文明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启蒙运动.
第1讲 第2讲 单元整合. 第1讲 第2讲 单元整合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1讲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大一统与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程标准 考试大纲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专题(一) 睢宁县第二中学 王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模块一 古代的中国:文明古国制度创新,农耕文明大放异彩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贺岁信息里蕴含着多少个皇帝,想想他们都是哪个朝代的?
第3课 中央集权与 地方分权的斗争 课标重点:汉武帝、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的措施。.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中央集权与皇权不断加强的史实,认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状态 人民版(必修一).
第3课 从汉到元 政治制度的演变 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吴光辉.
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第一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全息数据库 综合能力提升 高频考点突破 1~6 7~12 13~14 备课资料集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四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营造的是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气势与中央专制集权的威仪,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森严的封建等级礼制,体现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故宫的总体布局上,全部宫殿以南北中轴线作严格对称的平面布置,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构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以突出皇宫的崇高地位。太和殿居于前朝三大殿之中轴线上的中心点,是紫禁城重心所系,以此为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包括皇帝登基、册封皇后、宣布科考等。只有经过重重宫门,才能瞻仰到建于三层台基之上雄伟的太和殿,由此营造出一切以皇帝为中心的环境。故宫建筑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内廷乾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回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起源 复兴和发展 成熟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湮没 ——黑暗的中世纪:宗教神学
欢 迎 指导.
Demorcrocy Demos Kratos 人民的权力 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 第二课.
●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有哪些?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6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四课) 中央官制的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第三篇 组织工作.
君主专制政体 的演进与强化.
高考复习建议 历史必修一.
二轮 通史复习 一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华的政治制度 专题二 古代中华的经济文明 古代史 (单元) 专题三 古代中华的思想文化
2.秦朝是如何拓展疆土的?(西南、北方、南方)
二轮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南京三中 孙微.
复习提问 秦朝开创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回顾.
第2课时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 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三课.
导航页 一、中国历史地理 主要内容 四、中国的近代化 3 二、中国人才选拔制度 三、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清朝的建立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常州市安家中学 郑军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四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专题(一) 睢宁县第二中学 王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  (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三: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纲: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读课标:
历 史 全球史观 空 间 时间 世 界 中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等 欧洲:两牙;荷兰;英国;法国; 俄国; 德意志;意大利
2 明朝废除宰相之后,明太祖深感“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后来形成了什么制度? 同宰相制度相比有何本质的不同?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有中国特色的 民主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代议制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标点击】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欧洲 启蒙思想.
高三专题复习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IT审计简介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IT审计培训 第一讲.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单元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究问题? 1、明清君主专制为什么要加强?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2、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具体表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一、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中国封建社会步入晚期,统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目的:为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内阁” 应运而生 (一)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出现。 1、废丞相的原因 2、结果 ①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 ②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 ③废行省设三司使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扩大(具体原因)④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 2、结果 “内阁” 应运而生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3、内阁的出现(1)原因 (2)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思考探究 阅读史料: 万历四十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神宗实录》卷 思考:明朝的内阁首辅就是变相重设的宰相吗? ? 内阁首辅==宰相

宰相与明朝内阁首辅的比较: 区别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 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职 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 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结论: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二、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 一)明朝:废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出现。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的巅峰时代 努尔哈赤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皇权受限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南书房 集权于帝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承旨遵办 君主专制顶峰

军机处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区别? 军机处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 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的权力也没有。 这样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至此,不仅内阁形同虚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也名存实亡,皇权得以大大加强。 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观点导航 有人说,中国到目前为止,一共失去了三次 追赶世界的历史性机遇。第一次,是明清时期, 我们第一次被西方落下;第二次是19世纪末,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以改革和革命 的失败而错失良机;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 中国的内乱和封闭,使中国离世界越来越远……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正在抓住第四次机遇。 所以21世纪的100年,能否赶上世界?对中国 来说,很重要。

明清时期:东西方的差距 进步 落后 (1)西方 (2)中国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建立 工业化进程起步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君主专制强化 自然经济占主导 严厉的思想控制

三、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① 违背了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三、绝对君主专制的消极影响 ②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③官场风气: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① 违背了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潮流,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中国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皇帝决策: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 ③官场风气: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④ 官僚机构:官僚机构膨胀,致贪污腐化等问题。

温故知新 皇帝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明: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明清(顶峰) 清:设南书房、设立军机处 元(新发展) 集中 中央集权 皇帝 明清(顶峰)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宣慰司 中央:设中书省, 一省两院 元(新发展)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宋朝(加强)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隋唐(完善)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两汉(巩固)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秦朝(形成)

试一试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1、明太祖废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 A.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 B. 六部全力扩大后,宰相已经形同虚设 C. 丞相胡惟庸阴谋篡权所致    D. 皇帝要在臣民中树立“勤政”的形象 2、(2006·重庆)废除丞相制度以后, 明 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是( ) A. 三司 B. 枢密院 C. 内阁   D. 军机处

3、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有 ①皇帝的谕旨可以迅速传达到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 ②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③军机大臣掌握了国家最高决策权 ④避免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①③ 4、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消极影响逐步增大,主要在于( )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 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 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极大地妨碍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