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 震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中医学 第八版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不 寐 【概念】不寐,即失眠,是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 病证。主要由于机体阴阳不调,气血失和,使心神不安所 致。 【病因病机】 1. 心脾两虚 2. 阴虚火旺 3. 心虚胆怯 4. 情志所伤 5. 痰热扰心.
中医教研室 王明越 辨 证辨 证 辨 证辨 证. 辨 证 第二部分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 功能、病理表现,对疾病证候 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机, 判断病位、病性、正邪盛衰状 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内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咳嗽 喘证 内伤发热 心悸. 咳 嗽 一、定义: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发出咳 声或咳吐痰液的肺系病证。 咳:有声无痰。 嗽:有痰无声。 病位:肺。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 李瑞红
颤震.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2017/2/26 心 悸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痤 疮.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月 经 过 少.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头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 谢 炜
头痛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 内科教研室.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 临邑县中医院副院长 内三科主任 唐东一 电话:
第七章第三节 痿 证.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眩 晕 眩晕.
浙江省住院病历质量检查 评分表(2014版)解读 医务处.
目的与要求: 掌握:子晕的定义与辨证论治; 熟悉:子晕的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 了解:子痫多由子肿、子晕病情加重发展
老年性痴呆.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汗 证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王 付 制 作.
中风的中医治疗 广药附一院中医科 胡任飞.
肺结核.
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一节:胁痛.
腰 痛.
下篇:内科病证 第八节 不寐 第八节 不寐 返回目录.
经行感冒.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燕梅
痉 病 痉病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中 风 中医内科教研室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风.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痉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 杨少锋
汗 证.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王永霞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四、肝与胆病辨证 中医诊断教研室 修宗昌.
第二节 不 寐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乳衄.
胃阴亏虚.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注意缺陷多动症 儿科教研室.
第七章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儿科教研室.
内伤发热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张琳琪
痿 病. 痿 病 [概述] 一、定义 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又称痿躄。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肩部筋伤 《中医伤科学》筋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骨伤科教研室.
中 风 病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消 食 剂.
辨 证 论 治 阎 秀 菊.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痉 症.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颤 震 三峡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陈良金

【概述】 (一)病名概念 颤震又称振掉、颤证、震颤。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仅有头摇或手足微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甚至有痉挛扭转样动作,两手及上下肢颤动不止,或兼有项强,四肢拘急。本病老年男性发病较多。

(二)源流 (三)范围 西医学中的某些锥体外系疾病所致的不随意运动,如震颤性麻痹(帕金森氏病)、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符合本病证候特征者,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论治。

[证候特征] 本病以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甚至不能持物为其共同证候特征。本病发病缓慢,始则头摇肢颤,不能自持,甚至头与肢体震颤不已;继而肢体不灵,行动缓慢,表情淡漠、呆滞;终则口解流涎,甚或卧床不起。  

【病因病机】 肝肾阴亏 气虚血少 痰热动风 本证有虚有实,而虚多实少。虚为肝肾阴亏,气血衰少,筋脉失养;实为风火痰热内盛,经脉受扰。其病位在肝,与脾、肾关系密切。

【诊断】 1、具有头部及肢体摇动、颤抖的特定临床表现。轻者头摇肢颤,重者头部震摇大动,肢体震颤不已,不能持物,食则令人代哺;继见肢体不灵,行动迟缓,表情淡漠,呆滞,口角流涎等症。 2、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3、起病隐袭,渐进发展加重,不能自行缓解。 4、测血压、查眼底,必要时做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与瘛疭相鉴别,瘛疭多见于急性热病或某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常伴发热神昏,两目上视,头、手颤动;而颤证则为慢性疾患之一,以头摇手颤难以自制为主证,一般无发热,神昏,抽搐等症状。再结合病史及发病经过,则不难鉴别。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对本病辨证,主要应分辨标本虚实。肝肾亏损,气血衰弱为虚,风火痰扰动筋脉者为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者也不少;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为标;久病年老者多虚,暴发体壮者多实。另瘀血阻滞经脉,筋脉失养也可致颤震,临床宜注意辨识。

二、治疗原则 以填精补髓、益气化瘀为治疗大法。虚证以滋养肝肾,补养气血,熄风定颤为治法;实证则以化痰清热,熄风止颤为治法;虚实夹杂则标本兼顾,但始终离不开熄风。熄风多从肝论治,或清肝或养肝则视证之虚实而从之。

三、分证论治 1、肝肾亏虚 主证:颤振日久不愈,兼见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腿软,肢体麻木,呆傻健忘,筋脉拘紧,动作笨拙,舌体偏瘦,舌质暗红,少苔,脉细弦或沉细弦。 治法:滋补肝肾,育阴熄风。 方药:大补阴丸合六味地黄汤。 加减法:大定风珠、滋生清阳汤、滋荣养液膏亦可随证选用。

2、气血两虚 主证:颤振日久,面色无华,神惫乏力,头晕眼花,舌淡胖有齿印或暗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熄风活络。 方药: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加减法:气虚甚伴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气虚夹痰者,可加瓜蒌、胆南星、竹沥、菖蒲、远志等;心悸失眠健忘甚者,以归脾汤加减,人参倍用;便秘时重用当归,并加肉苁蓉、火麻仁;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地龙;血虚甚者,与四物汤合用。

3、痰热动风 主证:颤振或轻或重,尚可自制,常兼胸脘痞闷,痰稠色黄,头晕口干,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平肝熄风。 方药:导痰汤合天麻钩藤饮。 加减法:若属痰湿内蒙而见胸闷昏眩,恶心,呕吐痰诞,肢麻颤振,手不能持物,甚则四肢不知痛痒,咳喘,舌胖有齿痕,苔厚腻,脉沉滑者,宜二陈汤加煨皂角1克,硼砂1克,胆南星2克,以化痰浊,定颤振。

【转归和预后】 本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多为原发,一般治疗较为困难,预后欠佳。但体质强盛,表现为标实之象,且病程较短的病人,若治疗得当,可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预防和调摄】 1、生活起居节制,保持精神愉快; 2、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味及暴饮暴食,戒除烟酒; 3、适度参加运动,注意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