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集 合 1.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3. 集合的运算 4. 容斥原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三章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元素、子集、包含、集合相等、真子集、空集、幂集、全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线性空间的定义 ★线性空间的性质 ★线性空间的子空间 线性空间是线性代数的高等部分,是代数学
四种命题 2 垂直.
简易逻辑.
1.1.2四种命题 1.1.3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勾股定理 说课人:钱丹.
元素替换法 ——行列式按行(列)展开(推论)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 乘法分配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1.2子集、全集、补集(二) 楚水实验学校高一数学备课组.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ZFC及选择公理 姜勇刚 李凯旭.
数列.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字符集 2、字符集四个级别 3、如何选择字符集.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实数与向量的积.
《概率论》总复习.
集合的等势 基数的定义 基数的运算 基数的比较
第二部分 集合论 第六章 集合代数 主要内容 集合的基本概念 属于、包含 幂集、空集 文氏图等 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交、补、差等 集合恒等式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一章 集合论 1.2 集合的运算 集合的基本运算 定义1、2、4、5 集合的元素并(和)、交、差-、补
江苏如东马塘中学 轻水长天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一课时.
复习.
1.2 有理数 第1课时 有理数 伏家营中学 付宝华.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Open Topic 1-9(1) : 概念辨析 2017 年 12 月 11 日 何润雨 & 孙思钰 中文翻译仅供参考
定理21.9(可满足性定理)设A是P(Y)的协调子集,则存在P(Y)的解释域U和项解释,使得赋值函数v(A){1}。
第16讲 相似矩阵与方阵的对角化 主要内容: 1.相似矩阵 2. 方阵的对角化.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1.2 子集、补集、全集习题课.
1.设A和B是集合,证明:A=B当且仅当A∩B=A∪B
例:循环群的每个子群一定是循环群。 证明:设H是循环群G的子群,a是G的生成元。 1.aH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9.1.2不等式的性质 周村实验中学 许伟伟.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主讲教师 欧阳丹彤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陪集 例:三次对称群S3={e,1, 2, 3, 4, 5}的所有非平凡子群是:
集合的等势 基数的定义 基数的运算 基数的比较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离散数学─归纳与递归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1.2.2 充要条件 高二数学 选修 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集 合 1. 集合的概念及其表示 2. 集合之间的关系 3. 集合的运算 4. 容斥原理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达到如下目标: 深入理解掌握集合的概念和不同的表示方法; 理解集合间的关系和特殊集合,包括幂集等; 熟练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交、并、补、差、对称差等);理解集合运算的规律和主要证明方法; 了解集合的图形表示法,能够借助文氏图直观表示复杂的集合;

1.1 集合论(set theory) 十九世纪数学最伟大成就之一 集合论体系 创始人康托(Cantor) 朴素(naive)集合论 公理(axiomatic)集合论(蔡梅罗(Zermelo ) ) 创始人康托(Cantor) 公理化集合论: 1908年另一个德国数学家蔡梅罗(Zermelo)建立了集合论的抽象公理系统。 Georg Ferdinand Philip Cantor 1845 ~ 1918 德国数学家, 集合论创始人。他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包括实数集合不可数性的发现。

什么是集合(set) 集合:是一种原始概念,不能精确定义。一些具有某种特点的对象的整体就构成集合,这些对象称为元素(element)或成员(member)。 用大写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 用小写英文字母a,b,c,…表示元素 aA:表示a是A的元素,读作“a属于A” aA:表示a不是A的元素,读作“a不属于A” 的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 康托: “凡是在我们的感觉或思维中可以明确区分的对象物,把它们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我们就称它是集合”

什么是集合(set)(续) 例 : (1) 偶素数集合{2}, 称为单元集。 (2) 二进制的基数集合{0, 1}。 (3) 英文字母(大写和小写)的集合。 (4) C#语言的基本字符构成一个字符集。 (5) 计算机主存的全部存储单元集合。 (6) 全体实数的集合。 (7) 广工全体师生的集合。

集合的性质1(外延 (extension) 公理) 1. 外延 (extension) 公理--两个集合A和B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有相同的元素。 I:互异性: 一个集合的各元素是可以互相区分开的, 即每一元素在一个集合中只出现一次。 II:无序性: 集合中元素排列次序无关紧要, 即集合表示形式的不唯一性。例:{a, b} = {b, a} III. 确定性:任一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 回答是确定的。 两个集合A和B相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集合的性质2(正则 (regularity)公理) 3. 对任何集合S, 有{S}  S;只能说 S {S},不能说S={S}。(正则 (regularity) 公理的推论) 从而规定了集合{S}与 S的不同层次性。 说明: 1.集合与其成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具体或抽象事物, 包括别的集合, 但不能是本集合自身。 2.先有成员后才形成集合, 所以一个正在形成中的集合并不能作为一个实体充当本集合的成员。 {S}:以S为元素的集合:复合的集合。

1.2 数的集合表示 N:自然数(natural numbers)集合, N={0,1,2,3,…} Z:整数(integers)集合, Z={0,1,2,…}={…,-2,-1,0,1,2,…} Q:有理数(整数商Quotient : i/j, j  0) R:实数(Real numbers)集合 C:复数(complex numbers)集合 P:素数或质数 (Prime)集合 下面给出本书中几个常见集合的表示符号以方便后面的引用。

1.3 集合的表示 列举法(枚举法) 描述法(特征法)

1.列举法(roster) 列出集合中的全体元素,元素之间用逗号分开,然后用花括号括起来,例如 A={a,b,c,d,…,x,y,z} 集合中的元素不规定顺序。 C={2,1}={1,2} 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 C={2,1,1,2}={2,1}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并不总是可能的。 例如, 区间[0, 1]中的所有实数的集合就不能用这种方法给出。 从计算机的观点看, 列举法是一种“静态”表示法, 若把全部列举的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中, 那将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

2.描述法(defining predicate) 也称作特征法。以某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该集合中的任意一个元素,并指出该类元素的共同特征。 例 : 正奇数集合 Odd = {m | m=2n + 1且nN}。 例 : [0, 1]上的所有连续函数所形成的集合可记成 : C[0, 1] = {f (x) | f (x)在[0, 1]上连续}。

描述法(defining predicate) 描述法也称作谓词法,性质描述法。 用谓词P(x)表示x具有性质P ,用{x|P(x)}表示具有性质 P 的集合,例如 P1 (x): x是小写英文字母 A={x|P1 (x)}={x| x是英文字母} ={a,b,c,d,…,x,y,z} P2 (x): x是十进制数字 B={x|P2(x)}= {x|x是十进制数字} ={0,1,2,3,4,5,6,7,8,9}

={x|x>0且x是偶数} //描述法 描述法(续) 两种表示法可以互相转化,例如 E={2,4,6,8,…} //列举法 ={x|x>0且x是偶数} //描述法 ={x|x=2(k+1),k为非负整数} ={2(k+1) | k为非负整数} 有些书在列举法中用:代替|, 例如 {2(k+1): k为非负整数}

1.4 集合之间的关系 子集、真子集(包含关系与相等关系) 空集、全集 幂集

集合的包含关系:子集与真子集 子集:设A和B是两个集合, 若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 则称A是B的子集(subset), 也称B包含(include)A, 记作A  B(或B  A)。 真子集:若A为B的子集, 且A  B, 则称A为B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 或称B真包含A, 记作A  B, B称为A的超集(superset)。 集合A和集合B无任何关系。

子集、真子集(举例) 设A={England国家足球队全体成员} B={England国家足球队前锋成员} C={欧文, 鲁尼} 则有 B  A, C  B, C  A 也有 B  A, C  B, C  A

子集(举例) 设A={a,b,c},B={a,b,c,d},C={a,b},则 AB, CA, CB, C  AB a b c d e f g h i j … A … B … … C

真子集(举例) 例 :N  Q  R  C。 例 :台湾人都是中国人, 台湾人真包含于中国人, 即 {台湾人}  {中国人}。 “”与“”“”的区别: 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隶属关系; 例: 1N /* 1{N},正确与否?*/ “” “”是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 “”的两边均是集合, 地位平等。 集合之间可以没有任何关系。

包含关系的性质 设A、B、C为3个集合, 由定义可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如下性质: (1) A  A。 (自反性) (2) 若A  B且B  A, 则A = B。(反对称性) (3) 若A  B且B  C, 则A  C。(传递性)

“”传递性证明 若AB,且BC, 则AC 证明: 因为 AB ,所以对于任意属于A的元素x,都有xB; 又因为BC,则xC;  任何属于A的元素都属于C。即: AC

“”传递性证明 若AB,且BC, 则AC 证明: 要证AC,即证AC并且AC 首先证明AC AB  AB 并且 AB  AB 同理 BC  BC, 所以AC. 反证法证明AC 假设A=C, 则BCBA, 又AB, 故A=B, 此与AB矛盾, 所以A=C不成立,因而AC成立. 所以, AC.

集合的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定义1:由外延公理, 集合A与集合B的元素完全相同时, A = B。 相等关系判定定理: 设A和B是任意两个集合, 若A  B 且 B  A, 则称A与B相等, 记作 A = B。 由外延定理证明两个集合相等是困难的。

集合的相等关系有如下性质: (1) A = A。 (自反性) (2) 若A = B, 则B = A。 (对称性) (3) 若A = B且B = C, 则A = C。 (传递性) 两个相等的集合并不意味着它们是用同样的方式定义的。 例 :设集合A是方程 x2 – x = 0 的解的集合, A = {x | x2 – x = 0}; x2 – x = 0 的解为0和1 B = {0, 1}; 则 A = B。

空集(empty set)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empty set), 记作, 或{ }。 例 :方程 x2 + 1 = 0 的实根集合是空集。 这说明空集是客观存在的。 空集的引入, 可以使许多问题的叙述得到简化。 下列命题成立:   ;  {}

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    (2)    (3)   {} (4)   {} Solution :(2)为假; 其余均为真。 例2: 列出 B = {}和 C = 的全部(真)子集。 Solution :   {} 且 {}  {}; B有两个子集:  和 {} ; B只有一个真子集 : 。   C, 所以C只有一个子集, 没有真子集。 例3:是否存在集合A和B, 使得 AB 且 A  B。 Solution :存在。例 A = {a}, B = {a, {a}}。

空集的性质 (1) 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 (2) 空集是唯一的。 proof 若存在空集合 1和2, 由(1)知 1  2 和 2  1, 根据集合相等的定义 1 = 2。 对于每个非空集合S, 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子集, 即   S 和 S  S。 我们称和S自身是S的平凡子集。

全集 全集: 如果限定所讨论的集合A都是某个集合U的子集,则称集合U是全集。某些书上也记作E。 全集是相对的, 视情况而定, 因此不唯一.全集只包含与讨论有关的所有对象, 并不一定包含一切事物。 例:讨论(a,b)区间里的实数性质时, 可以选U=(a,b), U=[a,b), U=(a,b], U=[a,b], U=(a,+),U=(-,+)等

幂集(power set) 幂集: 设A是集合,A的全体子集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幂集,记作P(A),或者2A 。A称作P(A)的指标集。 P(A)={x|xA} 注意: xP(A)  xA。也就是说,P(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这些集合中的元素全部都只能来自集合A。 例:A={a,b}, P(A)={,{a},{b},{a,b}}. A的全体子集是指:A中的全部元素的组合而成的所有集合加上空集。

集合的基 例:A={a,b}, P(A)={,{a},{b},{a,b}}. 基:也称作“势”。集合A中元素的个数。 基数是有限数的集合称为有限集, 否则称为无限(infinite)集。一般仅对有限集讨论其基的值。 定理:设A是有限集,且|A|=n,则A的幂集的基|P(A)|= 2n 。 例:A={a,b}, P(A)={,{a},{b},{a,b}}. |A|=2,则|P(A)|=4

给定一个有限集, 要保证不重复和不遗漏地写出它的全部子集, 办法之一就是将子集按基数由小到大地分类, 相同基数类的子集再按字母数字顺序逐个地写出。 例:求出集合S = {a, b, c}的所有子集。n=3 Solution: 0元子集, 只有一个C30个: ; 1元子集, 有C31个: {a}, {b}, {c}; 2元子集, 有C32个: {a, b}, {a, c}, {b, c}; 3元子集, 有C33个: {a, b, c} 。 共有子集数: C30+C31+C32+C33= (1+1)3 = 23 = 8

子集与二进制数 通过建立子集与二进制数的关系,求出集合的所有子集。 A={a1, a2, …, an}, |A|=n a1 a2 a3 … 0/1 1 B1010…01 = {a1, a3 , an} B0110…00 = {a2, a3} A的子集与n位二进制数一一对应

子集与二进制数(举例) a b c 子集 B 1 {c} {b} {b,c} {a} {a,c} {a,b} {a,b,c}  例:设A = {a, b, c}, |A| = 3, P(A) = { B0= B000 = , B1= B001 ={c}, B2= B010 ={b}, B3= B011 ={b,c}, B4= B100 ={a} , B5= B101 ={a,c} B6= B110 ={a,b} , B7= B111 = a,b,c} } a b c 子集 B  1 {c} {b} {b,c} {a} {a,c} {a,b} {a,b,c}

若|A|=n,A的任一子集都可用n位二进制数中的某个数来表示;反之, 若给出2n -1中的任何一个值, 就能够确定A相应的子集。 我们只用下标来确定子集的各元素, 而字母B则是无关紧要的。 若使用十进制数作为子集的下标, 则转换为A的基数位数的二进制数后同样处理。

例 : 设S = {a1, a2,. , a8}, 由B17 和B31所表示的S的子集各是什么 例 : 设S = {a1, a2, ..., a8}, 由B17 和B31所表示的S的子集各是什么? 应如何表示子集{a1, a8}和{a3, a8, a7}? 解 S有28 = 256个不同的子集, 可表示为B0, B1, B2, B3, … , B255, 二进制下标有8位. B17 = B00010001 = {a4, a8} B31 = B00011111 = {a4, a5, a6, a7 , a8} {a1, a8} = B10000001 = B129 {a3, a8, a7} = B00100011 = B35。

空集的幂集举例 1. ||=0,|P()|=20=1; P() = 。 2. |{}|=1,|P({})|=21=2; 解释:  {}, 但   {},   {}。  表示空集, 其中没有任何元素; {} 表示集合族, 它有唯一的一个集合元素

幂集的性质 A  B成立当且仅当P(A)  P(B) (2) P(A∩B) = P(A)∩P(B) (4) P(A’)  (P(A))’

重点掌握 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子集、真子集、空集、全集、幂集等概念

子集与二进制数(练习) 设A = {a, b, c,d},利用子集与二进制数的关系,求P(A).

练习题

作业 P 5:3、6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什么是罗素悖论?罗素悖论对集合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