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5 青少年的自我發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會計學 Chapter 1 基本概念 1-2 基本概念 第一節 單式簿記 第二節 會計學的定義與功用 第三節 會計學術與會計人員 第四節 企業組織 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第五節 會計學基本慣例 第六節 會計方程式 第七節 財務報表.
Advertisements

人的性别遗传 合肥市第四十九中学 丁 艳. 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 1 、男性和女性各 23 对染色体有何异同 ? 哪 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 2 、这两幅图中,哪幅 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 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 性染色体? 3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 Y 染色体?它与 X 染色体 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生 长 发 育. 教学内容 本课程讲述人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过程,人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 生理、心理特点 包括两大部分: 胚胎学:受精卵 → 胎儿娩出前 生长发育:出生 → 死亡.
爱情的缘起与定义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发明 爱情也是人性的一面镜子.
当代大学生的性别烦恼 沈奕斐.
「鬧鐘媽媽」vs.「教育媽媽」 談管教兒女的方法
第九講 一生的發展 (life-span development)
CHAPTER 2 行為的發展.
幼兒性發展 ■ 幼兒性心理發展 ■ 幼兒性別角色發展 ■ 幼兒性概念發展.
建構性別友善校園 及案例宣導 羅東高商教師研習 吳楷貴 諮商心理師.
小 王 子 組別:第五組 班級:財金二甲 組員:A 林安潔 A 陳思羽 A 許雅涵
1、一般地说,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和 都是成对存在的。
辨性别 A B. 辨性别 A B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昌邑市龙池初中 杨伟红 学习目标 1.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解读数据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
第十章 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建立健全经济利益协调机制 中共恩施州委党校 潘锦萬 标题 1.
人際關係新進界 ~人際與溝通~.
成員:4A20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台灣小學中年級綜合活動領域教科書融入品德教育之內容分析
性別影響評估理念與制度介紹 主講人: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王麗容 102 年 7 月 24日.
性心理異常(性別認同障礙與變性症) 組員: 莊晴媚 林佳諆 吳盈瑩 朱欣怡 王妤紘.
槍砲病菌與鋼鐵 第三組.
性別議題 從日常生活中看男女的差別 蔡武甫 台大醫學院眼科兼任教授.
社會學 – 社會化 10/8&10/9/2007.
关于在宝钢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 实施方案
戀愛與分手的藝術 性別平等的觀點 勵馨基金會中區辦事處 何振宇 97/05/28.
和 諧 的 性 別 關 係.
性別與教育 week 3 10/4 / 2011.
成為快樂父母、培養幸福小孩                                                                   主講者:徐澤佼.
初中语文总复习 说明文 阅读专题 西安市第六十七中学 潘敏.
初中语文总复习 说明文 阅读专题.
財務報表的內容 四種報表格式 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 會計師簽證的重要性 合併報表 財務報表分析 Chapter 2 財務報表的內容.
第一節 進入職場前的準備 第二節 培養求職能力 第三節 當前的就業趨勢 第四節 新世代工作地圖
Individual Difference and Multi-Development of Children
国家精品课程 青年心理学 宁维卫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 青年心理学 宁维卫 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
性別主流化參考教材 第六屆臺北市女性權益促進委員會.
休閒心理學 教學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學生明瞭休閒心理學的意義,藉此進入瞭解體驗經濟之內涵,以期衍生創意、規劃、行銷休閒產品之專業能力。
Bandura的 社會認知論.
1.1.2 四 种 命 题.
第5章 知覺.
学习适应及学业规划 一、前言 二、新生学习适应中常见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 四、学业规划.
色 弱 與 色 盲.
性別主流化暨相關法規介紹.
个案社会工作 张利增 社会工作系 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个案工作 赵继颖、肖大伟 马克思主义学院.
咨询心理学 卫 博.
第四章 社会 [本章内容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要素中的人口因素、环境因素。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宠物之家 我的宠物性别? 雌(♀) or 雄(♂) 第一阶段:我的宠物我做主 第二阶段:宠物“相亲记” 第三阶段:家族诞生
皮亞傑認知心理學 數位課程規劃與設計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師 班級:資訊傳播系 三A 學生:4970C001 陳亞琳
風險分析與財務結構 瞭解風險的定義與種類 衡量企業風險與財務風險 影響企業風險的因素 影響財務風險的因素 以現金流量衡量企業長期的財務狀況
國際行銷管理 林 建 煌 著.
92-90數學課程綱要比較 -- 不含數與計算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數學資訊教育系副教授 李源順.
高雄中學家長讀書會 遇見未知的自己 高雄中學輔導中心艾韻華老師 99年1月7日上午9:30 作者:張德芬 出版社:方智.
社會發展與教育 社會發展是指個體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歷程中,人格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個體從一個自然人,經由與社會環境中人、事、物之間的互動,學習合乎社會規範的態度、觀念與行為,而成為一個社會人的發展歷程。 教育在社會發展上的意義:配合兒童社會發展的心理原則,實施社會規範教學,培養兒童推己及人的德育、群育基本精神。
2 = ? 根號的近似值 … (不是整數,分數和有限的小數) 重點:
「家長親職教育」多元數位教材 第二階段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
Social Identity Self Identity
自我概念 自我(self) 自我概念(self concept) 人格的一部份,自己可覺察到 個人對自己的知覺與評估的總合 較統合的範圍狹隘
鄭斐升社工師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鄭斐升社工師 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碩士
歸因:解釋社會行為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05/10/7.
不夠注意社會與文化的影響的Piaget 維高夫斯基 兼具內在發展與環境動力 二元發展理論.
送給你 六個生活的啟示.
105學年度 暑期樂活講座 自我認同與高中生活 黃民凱心理師
教師專業與權益相關法令 報告人 劉亞平.
社會學習論 林靜琦.
歡迎來到生涯規劃的課堂 連約瑟 老師.
中学生常见的行为问题.
自慢 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 何飛鵬.
Chapter1 大師的視界,見證歷史的腳步
性別與教育 week 3 Sep/ 29 / 2009.
社會認知(Social Cogni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ter 5 青少年的自我發展

章節介紹 第一節 青少年性別發展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性別發展的可能因素與理論 第三節 青少年性別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問題 第一節 青少年性別發展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性別發展的可能因素與理論 第三節 青少年性別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問題 第四節 對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之可能協助

第一節 青少年性別發展的主要特徵

性別發展相關概念的釐清 性(sex)與性別(gender) 「性」是以生物學為基礎的類別詞 「性別」除了生理上的性特徵,還包括性別角色上的不同,即個人或社會所認同的性別 社會性別受後天社會規範及期待的影響 在心理學上所指的性別,是由生理與環境交互作用後的結果 過去所引用的「兩性」概念,已無法對所有不同性格或行為表現的人歸類,因此已逐漸被「性別」一詞所取代

性別差異(gender difference) 性別角色(sex role or gender role) 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差異 性別角色(sex role or gender role) 個體為因應社會或文化的不成文規範,扮演出符合其生理性別的一套行為或特徵

性別識別(gender identity)與性別角色認同(gender role identity) 性別識別:認為自己或別人是男或女的認定 性別角色認同: 將自己歸屬在自己所認定的社會性別當中的一類,進而表現出符合該社會所要求的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認同的性別,不必然與生理性別一致 性別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 一種將性別角色僵化、過度簡化及類化的看法

性別間是否存在著差異 許多探討性別差異的研究中,很容易犯了確認性誤差的問題 確認性誤差(confirmation bias):由於研究者本身既存的偏見,使研究過程容易只注意符合自己立場、而忽略不符合自己立場的訊息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性別發展的可能因素與 理論 第二節 影響青少年性別發展的可能因素與 理論

就發展心理學來說,遺傳和環境如何交互作用來影響個人的發展,是目前較為關注的課題 天生(nature) vs. 養育(nurture)的論戰 在性別差異原因的研究中,性別角色發展與性別角色認同的理論,是目前最受重視的研究趨勢

精神分析理論 (psychoanalytic theory) Freud最早對性別發展提出系統性的理論 3-6歲的性器期(phallic stage),才是決定的關鍵 青春期是生殖期(genital stage)開始發展的階段,而性器官的成熟會伴隨一股強烈的性渴望,其中最明顯的轉變是性本能驅力的增加 性本能的衝動會直接衝擊青少年的理性與良心力量,也反映了自我、本我及超我之間的衝突 此衝突的張力需要外在的媒介來緩解,因此青少年變得容易去尋找異性這個「對象」來紓解性張力

Anne Freud形容青少年期是一段內在衝突、心靈失衡且行為不穩定的時期 精神分析理論所假定的性發展理論及性格三層面理論,常受到許多的質疑與批判 尤其是Freud以天生的性驅力為一切行為發展之動力這一論點,更受到許多後續研究者的挑戰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主要由Mischel (1966)及Bandura (1986)所提出,認為性別認同主要透過兩種歷程: (1)兒童早期藉由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或模 仿(modeling)成人,來形塑自己的性別角色 (2)藉由強化(reinforcement)歷程與外界給予的不同 獎懲方式,增強其性別合宜行為(gender­appropriate behaviors) 觀察學習與強化歷程,是個人社會化的重要歷程,能使個人合宜於社會的習慣與反應型態得以形成和發展。

社會學習論者可以說是徹底的環境論者,認為個體的行為與特質完全是由於環境的型塑 社會學習理論最受批評的部分,就是其預設小孩是被動的接受者(passive pawns),而不是能夠自主選擇環境或自行判斷好壞的自我決定者 此觀點常受到認知發展理論的挑戰

認知發展理論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Kohlberg (1969)主張個體性別角色的發展,是奠基於兒童早期對性別做自我分類(self-categorization)的結果 透過自我分類,小孩會為自己貼上男孩或女孩的標籤,然後依照社會對不同性別的行為規範,表現自己認為合宜的行為 兒童對性別活動的偏好,是因兒童本身先對性別作了判斷與認定後所致 兒童對外在世界的分類與認同,決定了其性別角色的發展與學習方向;他們是主動地選擇社會化,而不是如環境論者所述「被動地由社會所塑造」

與社會學習論的主要差異: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體會先觀察與模仿同性父母,而後發展出性別類型的認定 認知發展理論認為當兒童了解到自己是男生或女生時,會開始注意到環境中與男(女)性化有關的特質,並根據自己所認同的性別,表現出社會認為適當的性別角色行為 即使父母不希望子女太過於注重性別分化,但子女卻不一定會遵從 這是一種自主認知而後社會化的結果

社會角色理論 (social role theory) Eagly和Steffen(1984)認為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影響力,仍占較重要的地位,個人很難去抵抗或突破 由於傳統社會文化「假定」男、女內在的特質與能力是有差異的,於是促使兩性從事不同的工作與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導致他們發展出不同的信念與技巧,最後所表現出的社會行為也因而不同 這些不同的行為表現,又會進一步強化人們對於男、女內在特質與能力差異的設定,使得性別間的行為差異,就變成了一套不易改變的循環

社會角色理論強調性別角色形成,既非單純來自父母所給予的增強作用,也不是單純地由於個體自己對性別的分類所造成,而主要是來自於整體社會、文化的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中,父母對於不同性別之子女,常會有不同的期望;社會角色理論認為父母這些期望的形成,是受社會文化所塑造的 於是,當子女表現出符合特質之行為,父母會給予口語上或實質上的獎勵,反之則是責罰

生物社會理論 (biosocial theory) 生物社會理論認為,胎兒所具有的特殊基因型態(XY或XX)會影響其對環境刺激的感受及學習,進而激發大腦的成熟與發展,並且進一步刺激個體去選擇環境刺激;而被選擇的環境則會更進一步地刺激個體的大腦,使其對環境刺激更加熟悉或喜愛,形成了一個循環的回饋系統

性別基模理論 (gender schema theory) 性別基模:個體所建構的性別概念,是一種經過動態歷程而逐漸形成的認知結構 性別基模理論認為2-4歲的小孩已經可以用性別去分類並解釋外界的訊息,且將之應用在自己身上 藉由性別區分內、外團體,促使兒童產生男女內、外團體的認同,而建立起自我性別基模,進而引導兒童扮演好性別相符的角色與行為 當個體產生性別基模後,對於有關性別方面的訊息,其花費的注意力、記憶的程度皆會依其所認定的性別類型,而有所選擇及偏重

若個體經常用性別來同化及調適訊息時,往往就會將特定的特質或行為與特定的性別相互連結,於是就會認為某些特質比較屬於女性、另外某些則是較屬於男性 性別基模理論同時包含了社會學習理論與認知發展理論的部分觀點,並強調了社會角色理論中文化的重要性 個體既無法完全主動操控其對性別角色的分類,卻也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外界的操弄 大部分的性別角色類型化(gender typing),是過度使用性別基模來處理訊息所產生的

整合理論 (integration theory) 整合理論認為各家理論的論述均能描繪性別角色發展的歷程,但似乎各有其最適當的應用時期 社會生物理論:適用於胎兒與嬰兒時期,因為該時期的發展較受基因與荷爾蒙的影響 在胎兒出生後,環境、社會等各種外在因素的介入,透過性別的標籤化,傳遞社會對兩性不同的期待,使得大人以性別相符的方式來教導小孩(社會學習理論與社會角色理論) 當小孩逐漸成長,有了自己的體認與選擇及習慣化的訊息處理模式後,其特定的性別角色認同及認知結構,便逐漸穩固(認知發展理論與性別基模理論)

第三節 青少年性別發展中可能面臨的問題

刻板印象的形成 刻板印象:對人事物所持的觀念或態度有著僵固不變的傾向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男女兩性行為所做刻板區分的心理傾向 通常不是以親身經驗或事實資料為根據,而單憑一些人云亦云的間接資料或偏見,即對某人事物做武斷的評定 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對男女兩性行為所做刻板區分的心理傾向 認為男性就應該如何、女性又應該要如何的一種態度或想法。

依性別基模理論的推論,當性別角色形成時,個體也可能間接地產生性別刻板印象 當性別基模越來越穩固,就越來越會依賴此基模來運作同化相關訊息 基模往往會讓個體容易忽略一些與原本認定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訊息,甚至會讓產生固著效應(perseverance effect) 即使原先的基模不足以解釋新的訊息,或者即便知道原本基模有誤時,個體仍會堅持保有原來的基模,將事物本貌解釋得與其原有基模或期望一致

性別刻板印象可能產生的影響 自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目前對青少年性別刻板印象所關注的現象有二: 如果個體已經對性別角色存在某些既定的態度和想法,那麼在扮演這個角色時,必然會增強先前已存在的態度和想法 和社會角色理論呼應: 個體越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產生性別角色刻板化之行為的可能性就越會提升 目前對青少年性別刻板印象所關注的現象有二: 青少年的能力(尤其是學業能力),是否有性別差異 面臨生涯選擇的青少年,他們的選擇是否有性別差異

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三大分類科系及性別分(百分比)

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自身所處內團體的負向刻板印象,會讓個體產生壓力與困境,擔心自己的表現會被用來證實其內團體的負向刻板印象,因而影響個體在此事件上的行為表現,而這些較差的行為表現,又會一次又一次地加深自己的刻板印象 類似自我設限(self­handicapping)以及「自驗預言」 當誘發個體刻板印象的作用突顯時,被負向期待團體之個體,其能力表現就會變差;而當誘發此個體刻板印象的作用消失時,其能力表現較差的結果就會消失

第四節 對青少年性別角色發展之 可能協助

性別強化:青少年早期時,個體在性別分化的概念有忽然加劇的趨勢。原因包括: 第二性徵的出現,促發了性別意識的突顯 自我認同的發展需求 相同性別之同儕的影響

兩性化特質的培養 發展本性,珍重自身特質 超越性別角色 Bem以性別角色量表(Sex­Role Inventory)對青少年進行施測,發現所謂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特質,其實是兩個互相獨立的向度 發展本性,珍重自身特質 Gilligan不認為所有的女孩,都會樂於往兩性化特質的方向發展;即使形成了兩性化的特質,也不一定對青少女及整體社會是有利的 超越性別角色 超越性別角色(gender­role transcendence)的主張 打破性別的疆界,不要去顧忌男、女必須區分的界定,每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或貢獻,不應該因為他是男性或女性,而獲得較多的尊重或貶抑;尊重每一個個體就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