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七章 多元函数微积分.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六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第 7 章 应力状态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  应力状态分析基本理论  应变状态分析基本理论  应力应变关系  应力电测的基本理论.
主讲老师:张恒文 工程力学(1) (6) 2017年3月7日 返回总目录.
材料力学 第九章 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
成才之路 ·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七(7)中队读书节 韩茜、蒋霁制作.
第四节 重积分的应用 一、平面区域的面积 二、立体体积 三、曲面的面积 四、物体的质量 五、物体的质心 六、物体的转动惯量 七、物体的引力
§7.7 二重积分.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第七章作业3: 7.29、7.31.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绘制圆与多边形 椭圆形 绘制椭圆形的方法是 drawOval(x ,y , width , height), 绘制实心椭圆形的方法是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赵沛,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复习: 什么叫做锐角三角函数(即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叫做锐角三角函数。
第八章 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陈彬,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7.2 直线的方程(1) 1、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斜率公式: 2、什么是直线的方程?什么是方程的直线?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3.1 习 题(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看一看,想一想.
第 10 章 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 §10-1 概 述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0-3 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
第三单元 第3课 实验 多元函数的积分 实验目的:掌握matlab计算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方法,提高应用重积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实数与向量的积.
正方形 ——计成保.
2.6 直角三角形(二).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第 八 章 应力状态理论 (Analysis of the Stress-State)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任树棠 2019年4月19日.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七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高中数学课件) 伯阳双语数学科组 张馥雅.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O x y i j O x y i j a A(x, y) y x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材料力学(乙) 第三章 应力与应变分析(2)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3月18日.
在发明中学习 线性代数概念引入 之四: 矩阵运算 李尚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课堂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高一(5)班 教师:王琦.
第八章 服務部門成本分攤.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材料力学(乙) 第三章 应力与应变分析(1)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3月12日.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生活中的几何体.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副教授, llzhu@zju.edu.cn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助教:邬开,838325268@qq.com 作业、课件等相关信息网址: http://mypage.zju.edu.cn/mmllzhu/ 目录

夏学期作业3: 7.19、7.21、7.25、7.28

材料力学 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 Mechanics of Materials Chapter7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知识要点回顾 平面应力的状态分析 最大正应力和方位 最大切应力和方位

平面应力的状态分析-图解法 xy o yx 应力圆(莫尔圆)  应力圆的画法 y D yx B  C A x x D′ y

xy o yx 单元体上任一 截面上的应力 D   x A y B D′ C 20 x y a x yx xy G1 n E 2 F e f 2 B1 1 A1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7-4 三向应力状态分析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一、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the maximum normal stress and shear stress in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3 1 2 已知受力物体内某一点处三个主应力 1、2、3 利用应力圆确定该点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7

首先研究与其中一个主平面 (例如主应力3 所在的平面)垂 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用截面法,沿求应力的 截面将单元体截为两部分, 2 用截面法,沿求应力的 截面将单元体截为两部分, 取左下部分为研究对象 1 3 1   2 1 2 8

主应力 3 所在的两平面上是一对 自相平衡的力, 因而该斜面上的 应力  ,  与 3 无关, 只由主应力 1 , 2 决定 1 , 2 决定 1 2 3 与 3 垂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可由 1 , 2 作出的应力圆上的点来表示   2 1 9

于与3 所在主平面垂直的所有斜截面上的应力  该应力圆上的点对应 于与3 所在主平面垂直的所有斜截面上的应力 与主应力 2 所在主平面垂 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 可 用由 1 ,3 作出的应力圆 上的点来表示  2 B A 1 O C 3 与主应力 1 所在主平面垂 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  可用 由 2 ,3作出的应力圆上的点 来表示 10

该截面上应力  和  对应的 D点必位于上述三个应力圆所围成 的阴影内 a b c 2 abc 截面表示与三个主平 面斜交的任意斜截面 1 1 该截面上应力  和  对应的 D点必位于上述三个应力圆所围成 的阴影内 3 2 11

结论 三个应力圆圆周上的点 及由它们围成的阴影部分 上的点的坐标代表了空间 应力状态下所有截面上的 应力 该点处的最大正应力  A 1  O 2 B C 3 三个应力圆圆周上的点 及由它们围成的阴影部分 上的点的坐标代表了空间 应力状态下所有截面上的 应力 该点处的最大正应力 (指代数值)应等于最大应 力圆上A点的横坐标 1

最大切应力则等于最大的 应力圆的半径 最大切应力所在的截 面与 2 所在的主平 面垂直,并与1和 3 所在的主平面成 450角。  A 1  O 2 B C 3 最大切应力则等于最大的 应力圆的半径 最大切应力所在的截 面与 2 所在的主平 面垂直,并与1和 3 所在的主平面成 450角。

例题9 单元体的应力如图所示 ,作应力圆, 并求出主应力和最大 切应力值及其作用面方位. 例题9 单元体的应力如图所示 ,作应力圆, 并求出主应力和最大 切应力值及其作用面方位. 40MPa x y z 20MPa 解: 该单元体有一个已知主应力 因此与该主平面正交的各截面上的应力与主应力 z 无关, 依据 x 截面和 y 截面上的应力画出应力圆. 求另外两个主应力 14

由 x , xy 定出 D 点 由 y , yx 定出 D′ 点 以 DD′为直径作应力圆 A1,A2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 O  由 x , xy 定出 D 点 由 y , yx 定出 D′ 点 以 DD′为直径作应力圆 D′ A1,A2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 表另外两个主应力  1 和  3 C A1 A2  3 =-26MPa 1 3 D  1 =46MPa 该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  1 =46MPa  2 =20MPa  3 =-26MPa 根据上述主应力,作出三个应力圆 15

(Analysis of plane strain-state) § 7-5 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Analysis of plane strain-state) 平面应力状态下,已知一点的应变分量x 、y 、 γxy ,欲求方向 上的线应变α和切应变 ,可根据弹性小变形的几何条件,分别找 出微单元体(长方形)由于已知应变分量x 、y 、 γxy在此方向上 引起的线应变及切应变,再利用叠加原理. 一、任意方向的应变(The strain of any direction) 在所研究的 O 点处, Oxy 坐标系 内的线应变 x , y , xy 为已知. 求该点沿任意方向的线应变  . y x O

将Oxy 坐标绕O点旋转一个 角,得到一个新 Ox' y'坐标系. 并规定  角以逆时针转动时 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y' x'  为 O 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 为直角  x‘Oy’的改变量 ,即切应变.  假设: (1)O点处沿任意方向的微段内, 应变是均匀的; (2)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都是微小的, 叠加原理成立; 分别计算  x ,y ,xy 单独存在时的线应变  和切应变  ,然 后叠加得这些应变分量同时存在时的 和  .

1、推导线应变  ( Derive the linear strain) 从O点沿 x′方向取出一微 段 OP = dx′, 并以它作为 矩形 OAPB 的对角线. x y O  y' x' P A B 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dx 和 dy dx' dx dy

(1)只有正值 x 存在 假设 OB 边不动,矩形 OAPB 变形后成为 OA'P'B 的伸长量 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1 为 y O (1)只有正值 x 存在 y' x' 假设 OB 边不动,矩形 OAPB 变形后成为 OA'P'B A B dx dy A' P' P  D  xdx 的伸长量 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1 为

(2)只有正值 y存在 假设 OA 边不动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的伸长量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2 为 y ydy 假设 OA 边不动  D' x' A B dx dy P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 的伸长量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2 为

(3)只有正值 切应变γxy存在 使直角减小的  为正 假设 OA 边不动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的伸长为 γxydy x' 假设 OA 边不动 B P''' B'' P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 D'' dy γxy  O dx A x 的伸长为 O 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为

根据叠加原理,x , y 和 xy 同时存在时,O点沿 x´方向的线应 变为 2、切应变  (Shearing strain) 以上两式利用三角函数化简得到

二、主应变数值及其方位 (The principal strains and it’s direction)

(Generalized Hooke’s law ) §7-6 广义虎克定律 (Generalized Hooke’s law ) 一、各向同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 (Generalized Hooke’s law for isotropic materials) 1、符号规定 (Sign convention) x x y z y xy yx z (1) 正应力:拉应力为正, 压应力为负 (2) 切应力:对单元体内任一点取矩,若产生的矩为顺时针,则τ为正;反之为负 (3) 线应变:以伸长为正, 缩短为负; (4) 切应变:使直角减者为正, 增大者为负.

(Generalized Hooke’s law for isotropic materials) 2、各向同性材料的广义胡克定律 (Generalized Hooke’s law for isotropic materials) 用叠加原理,分别计算出 x , y , z 分别单独存在时, x ,y, z方向的线应变 x , y, z,然后代数相加. x 方向的线应变 x y z z y 单独存在时 x 单独存在时 单独存在时

在 x 、y 、 z同时存在时, x 方向的线应变x为 同理,在 x 、y 、z同时存在时, y , z 方向的线应变为 在 xy,yz,zx 三个面内的切应变为

—— 沿x、y、z轴的线应变 —— 在xy、yz、zx面上的角应变 上式称为广义胡克定律(Generalized Hooke’s law)

对于平面应力状态(In plane stress-state) (假设 z = 0,xz= 0,yz= 0 ) xy x y yx x y xy yx

3、主应力-主应变的关系 (Principal stress-principal strain relation) 已知 1、 2、 3;1、2 、3 为主应变 二向应力状态下(In plane stress-state) 设  3 = 0

本次课完! 祝大家学习愉快!

皇家学会的双眼和双手——胡克   罗伯特.胡克(Hooke Robert 1635-1703)是17世纪英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所设计和发明的科学仪器在当时是无与伦比的。他本人被誉为是英国皇家学会的“双眼和双手”。 胡克(1635-1703) 牛顿(1643-1727) 波义耳(1627-1691) 惠更斯(1629-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