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6.2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 (1) 1 、函数 y = x 2 的图像是什么样子呢 ? 2 、如何画 y=x 2 的图象呢 ?
Advertisements

平面向量.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圆复习.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莆田一中 林清利.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福慧学校 执教者 :和兆星.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一次函数的图象复习课 南华实验学校 初二(10)班 教师:朱中萍.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课前探究: 给定一个角 , 角 的终边与角 的终边有什么关系?它们的三角函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 制作:范先明 X.
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各位老师好! X.
2.9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授课教师: 李毅重.
复习: 什么叫做锐角三角函数(即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叫做锐角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形 函数y=Asin( wx+y)的图象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28.1 锐角三角函数(2) ——余弦、正切.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1.1空间直角坐标系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 坐标原点; 坐标轴; 坐标平面。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实数与向量的积.
正方形 ——计成保.
19.2 证明举例(2) —— 米 英.
2.6 直角三角形(二).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         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祝 辉.
3.4 圆心角(1).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学期 第一章第四节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认识几分之几 gjq.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9.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中学 纪迎春.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课堂 §3.1.1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高一(5)班 教师:王琦.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1.4.2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的性质.
锐角三角函数(1) ——正 弦.
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y o x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高兴林.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位似.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授课者:章咏梅.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 07/16/ 天津市第七十四中学 李家利 *.
第一章 三 角 函 数 1.5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9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2.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 3.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解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并掌握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的方法. 2.理解并熟练掌握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简图的方法. 3.理解并掌握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解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和工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作正弦函数的图象. (二)教学难点:用单位圆中的余弦线作余弦函数的图象. (三)教学疑点:作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自变量x要用弧度制来度量. 三、课时安排 本课题安排1课时. 四、教与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正弦线、余弦线 师: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函数线,现在请一位同学来讲一下什么叫做正弦线、余弦线(师画图2-29).

生:设任意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P(x1,y),过P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M,则有向线段MP叫做角α的正弦线,有向线段OM叫做角α的余弦线. 师:完全正确,现在我们就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来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二)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2-30.

师:今天我们要研究怎样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作三角函数图象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描点法;(2)几何法(利用三角函数线).但描点法的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不易描出对应点的精确位置,因此作出的图象不够准确.几何法则比较准确. 师:(边画图边讲)现在我们用几何法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首先在单位圆中画出正弦线和余弦线.在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任取一点O1,以O1为圆心作单位圆,从这个圆与x轴的交点A起把圆分成几等份,过 …,2π的正弦线及余弦线.这等价于描点法中的列表,这是第一步.

师:第二步是描点.首先说明,为了作三角函数的图象,三角函数的自变量要用弧度制来度量,使自变量与函数值都为实数.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坐标轴上所取的单位长度应该相同,否则所作曲线的形状各不相同,从而影响初学者对曲线形状的正确认识. 我们把x轴上从0到2π这一段分成几等份,把角x的正弦线向右平行移动,使得正弦线的起点与x轴上相应的点x重合,则正弦线的终点就是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 第三步是连线,用光滑曲线把这些正弦线的终点连结起来,就得到正弦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 师:刚才我们作出了正弦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现在来作余弦函数y=cosx,x∈[0,2π]的图象.第一步是列表,表在哪里? 生:表就是单位圆中的余弦线. 师:第二步是描点.怎样描?

线,又过余弦线O1A的终点A作x轴的垂线,它与前面所作的直线交于A′,那么O1A与AA′长度相等且方向同时为正,我们就把余弦线O1A“竖立”起来成为AA′,用同样的方法,将其它的余弦线也都“竖立”起来.再将它们平移,使起点与x轴上相应的点x重合,则终点就是余弦函数图象上的点. 师:完全正确.第三步是连线.用光滑曲线把这些竖立起来的线段的终点连结起来,就得到余弦函数y=cosx,x∈[0,2π]的图象. 师:刚才我们作出了y=sinx,x∈[0,2π]和y=cosx,x∈[0,2π]的图象,现在把上述图象沿着x轴向右和向左连续地平行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为2π,就得到y=sinx,x∈R和y=cosx,x∈R的图象,分别叫做正弦曲线和余弦曲线. (三)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 师:刚才画正弦函数y=sinx,x∈[0,2π]的图象时,哪些点是最关键的?

是最关键的. 师:完全正确.余弦函数y=cosx,x∈[0,2π]的图象,哪些点是最关键的? 师:完全正确.我们发现,有五个点在确定图形形状时起着关键的作用,只要这五个点描出后,图象的形状就基本确定了.因此在精确度不太高时,常采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要求熟练掌握. 例1  作下列函数的简图 (1)y=sinx,x∈[0,2π],    (2)y=cosx,x∈[0,2π], (3)y=1+sinx,x∈[0,2π],  (4)y=-cosx,x∈[0,2π], 解:(1)列表

解  (3)列表        (4)列表

(四)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解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 例2  利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求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集合:

(五)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余弦线作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简图,并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解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 五、作业 P.169中练习;P.177中1、2;P.192中9. 六、板书设计

七、参考资料 《高级中学代数上册》(必修)教学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