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子路.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 《論語.公冶長》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 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 《 論語.雍也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1. 明确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 了解教育原理的发展概况。 3. 明确学习教育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4. 初步了解常用的教育原理的研究方法。
Advertisements

家中蟲蟲大作戰 !!- 果蠅篇 傳播二 賴梵于. 為什麼會想要做果蠅 ??? 消滅蟲蟲 …… 1. 甲基丁香油 ( 一種專門誘殺果蠅的藥 ) 2. 明星花露水 3. 稀釋醋酸加上洗碗精.
南台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班級 : 車輛三甲 學號 : 學生 : 黃郁鈞.  BMI 值的計算就是 :  體重 / 身高 x 身高  身高需換算成公尺單位計算.
論語精選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論語」之 部. 前言﹕ 「論語」是孔子門人與其再傳弟子集成, 書中輯錄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 行。這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就其內容 而言,應列入子部﹔但後世逐漸重視,至唐 文宗時,被列入經書﹔宋朱熹又把它與「大 學」「中庸」 ( 禮記中的兩篇 ) 「孟子」合為 「四書」,甚至為其作注,成為官定的讀.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子罕篇. 1. 顏淵感嘆:「仰之彌高,鑽之彌 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當中的 「之」指的是?這段話在讚嘆誰有 何表現? 2.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中的 「彌」意思是? ( 等同於「日久彌 新」的「彌」 )
The Fifth Period   1. 祈 使  句   2. 名 詞 子 句.
資優教育 人文課程 孔子/四科十哲/論語.
第十課 論語選.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儒家宗师-孔子.
《论语》精选.
論語 孔子的為人 (100上,康熙版).
公冶長第五 子謂公冶長, ﹁可妻也, 雖在縲絏之中, 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一.
第六課 論語選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長沮、桀溺」章
☆論教育篇☆ PART 2 第三組 組員:王子苓(1).宣艾儒(8).陳思羽(15).陳軒蓉(16).潘亭伊(27).鄧欣柔(28)
诲人不倦 倦.
Nickname(s).
美洲華語第六冊第七課 學生最喜歡的米夫子.
中國的教育.
論語‧衛靈公篇 國一乙 s 楊毓芸.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論語選 盍各言爾志賞析.
學思達教學法 ── 具體操作說明 中山女高 張輝誠.
高山仰止.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一个人的成就,各有专长,全才很少 ——怀念故旧之情.
學思達教學法 ── 具體操作說明 中山女高 張輝誠.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第十六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教學目的】
《東亞儒家人文精神》 黃俊傑 台灣大學特聘教授 教育部國家講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吴昌晖.
夫子之道.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形1) 第 七 課 論ㄌㄨㄣ語選 1 ˊ 文體:論說文 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形音義 1.
第六課論語選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徐玉梅 中正大樓C401-3
走下圣坛的孔子 (三) 四四审美阅读课题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論語 論學 (100上,康熙版).
第二讲 至圣先师孔子.
101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妳不可不了解的指標 Nan.
聖誕主日崇拜 CHRISTMAS SERVICE 2016
課程說明 什麼是歷史? 為何而歷史? 如何而歷史?. 課程說明 什麼是歷史? 為何而歷史? 如何而歷史?
認識反義詞.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小六專題研習 種水晶(紫色).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我 會 數 數.
Men Women and the Loss of Faith in “young Goodman Brown”
陳 情 表.
P.A.(會計)簡報 What are “assets”” What is “capital” What are “liabilities”
S.1D(5,29,35,36).ppt 神創造的世界 S.1D 游浩軍 王惠成 陳惠雁 丁衍光.
You will see a very spectacular picture 你將看到一幅蔚為奇觀的圖片
要將一切獻與神 要放一切在死的祭壇上面 火才在這裡顯現
討論.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北一女中 資訊選手培訓營 妳不可不了解的指標 Nan.
孔子的一生 許思詠 小五丙 (15)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
13194: DPA Number II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行在地上的天國子民(II) 經文:太13:24-30,36-43 廖德漢牧師.
Zotero_搞定中文、英文格式 中臺圖書館.
居家問題小偵探.
第八講-我有耐心不會煩 資料來源:慈濟大愛電視台「當我們童在一起」兒童節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論語》中的子路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又聞。 《論語.公冶長》

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 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 《 論語.雍也 》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 「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衹。』」子 曰:「丘之禱久矣。」 《 論語.述而 》 《論語》述而篇 『 7.35 』 孔子病重,子路請求祈禱。孔子道: “ 有這回事 嗎? ” 子路答道: “ 有的;〈誄文〉說過: ‘ 替你向 天神地祇祈禱。 ’” 孔子道: “ 我早就祈禱過了。 ” 【注釋】 ①疾病:病重。②禱(d ǎ o):祈禱。 向神祈福。③有諸:有之乎,有這麼一回事嗎? 諸: “ 之乎 ” 的合音字。④《誄》(l è i):向鬼 神祈禱的一種文體。哀悼死者的祭文也叫誄,不 要混同。⑤上下神祗 ( q í): 天神和地神。祗:神。 ⑥丘:孔子自稱。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 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終 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論語. 子罕 》 北方冬天,普通人穿縕袍禦寒,富貴人家則穿 皮衣。縕袍,古注有說是亂絲作的,有說是亂 麻作的,不必詳考。狐貉是兩種野獸,貉與狐 相似,有好睡的習性,毛有花紋。用狐皮作的 皮衣,又暖又輕,非常名貴,貉皮更貴。 穿破舊的縕袍,與穿狐貉皮衣的人站在一起, 而不感覺羞恥,能夠這樣的,只有仲由。 普通人穿了破衣服,與人一比,總覺得可恥。 修道的人要把心放在道上,不恥惡衣惡食。但 要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子路做到了,所 以孔子稱贊他。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 也,何足以臧。 這裡還是講子路的事情,古注本與前合為一章,劉寶楠 正義採取孔廣森經學卮言的意見,另作一章。這樣比較 好講。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是詩經衛風雄雉篇裡的兩句詩。 忮是害的意思,臧是善的意思。馬融注,不忮害,不貪 求,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善呢?鄭康成詩箋說,不疾害他 人,不求備於一人,這樣的行為何以是不善呢?劉寶楠 引韓詩外傳說,利是害的根本,福來以後便是禍,只要 不求利,便無害;不求福,便無禍。這三種講法可以並 存。 子路經常諷誦這兩句詩。諷誦就是要照此學習。 做人固然要不忮不求,但如終日只守持這一道,算是一 個好人而已,尚不能解決大問題。孔子期望子路不要停 在這小道上,要由此進修大道,所以說,不忮不求這個 道,何足以為善。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 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 不得其死然。」 《論語.先進 》 " 先進第十三 " 閔子騫隨侍在孔子身旁,個性從容不迫,又擁有 恭敬的內涵;子路個性急躁,但剛強率直;冉有、 子貢說話謙卑、平易近人。 孔子很欣慰,但是也很擔心的說:『個性如果急 躁、剛強,很容易有不好的下場。』 孔子暗指子路的個性要改。結果子路之後,還是 在衛國的蒯聵之亂殉難,死後被剁成肉醬。

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 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 也。」 《論語.先進》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 之。」 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 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 之。」 《論語.先進》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 因之以飢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 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 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 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 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 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為國以 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 「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 語.先進》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 益。曰:「無倦。」 《論語.子路》 先之勞之:先,引導,先導,即教化。之, 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使老百姓勤 勞。 益:請求增加一些。 無倦:不厭倦,不鬆懈。 子路問怎樣管理政事。孔子說: “ 做在老百 姓之前,使老百姓勤勞。 ” 子路請求多講一 點。孔子說: “ 不要懈怠。 ”

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 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