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分娩 Normal Labor 编者:林俊 (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二章 分娩期并发症 第二节 产后出血 制作人:张兴平. 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指胎儿娩 出后 24 小时内失血量超过 500ml 。 – 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 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 2 %~ 3 % – 因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
Advertisements

妇产科护理教研室 《妇产科护理学》 第六章 高危妊娠管理 主讲人 : 张 巍 职 称 : 讲 师 Management of High Risk Pregnancy.
过 期 妊 娠 平凉医专妇产科教研室 目的要求  掌握过期妊娠的处理。  理解过期妊娠对母儿的影响、 诊断。
第 二 节 评估胎儿健康的技术. 一、胎儿监护 ( 一 ) 确定是否为高危儿 ( 1 )孕龄
孕期监护及保健 4 概述 概述 4 孕妇监护 孕妇监护 4 胎儿及其成熟度的监护 胎儿及其成熟度的监护 4 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END.
第六章 高危妊娠管理. 第一节 高危妊娠及监护管理 妇产科护理学 第六章 高危妊娠管理 【定义】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有某种并发症 或致病因素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 儿或导致难产者。 第一节 高危妊娠及监护措施.
正常分娩的护理 妇产科 张敏. 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 形态,被动的进行一系列的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 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临床上一般以左枕前为多见。  衔接  下降  俯屈  内旋转  仰伸  复位及外旋转  前肩娩出胎儿娩出 一、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识别急产征兆及急产的护理 产房 吴晓琳 范 荣  有规律的宫缩且逐渐增强的子宫肌收缩,持续 30 分钟或以 上,间歇 5--6 分左右,同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颈口 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知识回顾 何 谓 临 产.
正常分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建平. 正常分娩 分娩 —— 妊娠 28 周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由 母体产道娩出的过程 早产 —— 妊娠满 28 周至 36 周末之间分娩者 足月产 —— 妊娠满 37 周至 41 周末之间分娩者 过期产 —— 妊娠满 42 周及以后分娩者.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任务二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子任务 3 胎儿异常 子任务 3 胎儿异常.
第四节 早产 段淑红. 定义( premature labor )  妊娠满 28 周至不满 37 足周间终止者。  娩出的新生儿称早产儿( premature infant )。  出生体重不足 2500g ,各器官发育尚不够成熟。  早产占分娩总数的 10% 左右。
妇产科学 第十章正常分娩. 1 .掌握:分娩、早产、足月产等定义;决定分娩的因素; 临产及产程分期。 2 .熟悉:先兆临产;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各产程的临床经 过及处理。 3 .了解:分娩镇痛。 4 .能使用胎心监护仪;能正确观察产程及正常分娩接生。 5 .能与产妇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帮助和指导产妇顺利.
第七章 高危妊娠管理. 第一节 高危妊娠妇女的监护 妇产科护理学(第 5 版) 妇产科护理学(第 5 版) 妇产科护理学(第 5 版) 妇产科护理学(第 5 版) 【定义】 高危妊娠( high risk pregnancy )是指 妊娠期有个人或社会不良因素及有某种并发 症或合并症等,可能危害孕妇、胎儿与新生.
前 置 胎 盘 ( Placenta Praevia ) 前 置 胎 盘 ( Placenta Praevia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
异 常 分 娩 abnormal labor Dystocia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姜 桦. 异常分娩 abnormal labor 产 力产 力产 力产 力 产 道产 道产 道产 道 胎 儿 精神心理因素.
胎 位 异 常 ( abnormal fetal position ) 平凉医专妇产科教研室. 复习 按骨盆形态和狭窄程度分为  骨盆入口平面狭窄  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 骨盆三个平面狭窄  畸形骨盆.
异常分娩 pptdesign.blogbus.com. 场景一 :00 孕妇陆某及其爸妈、公婆、老公一行人, 急哄哄来到产房门口,呼叫: “ 医生,快点,我们肚子 痛见红了,要生了! ” 询问病史: 1. 陆某,女, 32 岁, G1P0 ,孕 39+2 周 2.18:00.
前 置 胎 盘 placenta previa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 假如你是大夫... 例 : 孕 37 周, 因腹痛胎 动消失 1 天来诊。 例 : 孕 28 周, 半夜醒来 发现自己已睡在血泊 之中,而入院。
病例 产妇停经 42 周,规律宫缩 6 小时 查体: T36.7 ℃, Bp130 / 80mmHg , P82 次/ min , R20 次/ min ,宫缩 45 秒 /3 ~ 4min, 胎心 110 次/ min 内诊:宫颈消,宫口开大 2cm ,先露头 S -2 ,骨产 道未见异常。 请问: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肖小敏教授主讲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
学习情境三 分娩护理 任务五 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的护理 子任务2 胎儿窘迫的护理.
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与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组员:万违、刘俊奇、高莉、宋梦凡、李丽娜、王宛雯、余文娟
第三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异常分娩的识别及处理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 邹 丽
实验三 妊娠期妇女护理.
产 前 出 血 Antepartum Hemorrhage.
第九章 第四节 胎位异常 护理系 向罗珺 本模板来源于网络,由第一课件网整理发布,免费分享给大家使用。
发生在病房的… 初产妇,妊娠38周,阴道流液并掉出 一绳状物,伴有不规律性腹痛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胎膜早破 子宫破裂 羊水栓塞
复习 宫缩异常分类 宫缩异常 继发性 不协调性(高张性) 宫缩过强 协调性 (急产) 不协调性 强直性宫缩 子宫痉挛性狭环
妇产科总结 09级涉外护理 第二组.
复习产程 1st产程:规律宫缩—宫口开全 2nd产程:宫口开全—胎儿娩出 3rd产程: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如果2nd、3rd产程倒置.
妊娠诊断 中山二院妇产科 陈勍.
第四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Nursing Care in the Prenatal Period 王爱华(副教授) 外科与妇产科护理学教研室.
第九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护理系 向罗珺.
Xi’an Jiao Tong University First Hospital Ob&Gy Dept
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
第八章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Nursing care during abnormal childbirth
产力异常和胎儿 异常产妇护理.
正常分娩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张建平.
Postpartum hemorrhage
胎 儿 窘 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栾南南.
Obstetric and Gynecological Nursing 妇产科护理学
早 产 (premature birth) 1.
自 然 流 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妇产科教研室.
学习情境二 妊娠护理 任务二 异常妊娠期孕妇的护理 子任务3 早产.
产力异常 Abnormal Labor Force
第七单元 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产力异常 母婴护理教研室 张凤云.
胎盘早剥.
前置胎盘的护理.
胎 盘 早 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宋薇薇.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曙光医院妇科 齐聪主任.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即女阴 后述.
前置胎盘 Placenta previa.
病例 why 孕妇30岁,G4P0孕29周,阴道流血半小时就诊。追问病史无明显腹痛、否认外伤及性生活史。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钳与胎吸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 祁文瑾.
妊娠生理与诊断 主讲:廖俊雅.
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三产程的临床经过。  2.掌握三个产程的处理。  3.掌握新生儿Apgar评分法。
第三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吉大二院 殷艳玲.
2015 FIGO 产时胎心监护指南共识 胎心监护 2015 FIGO 产时胎心监护指南共识.
子宫破裂 广西医科大学妇产科教研室.
复习旧课 预 产 期 推 算 四 步 触 诊 的 目 的 骨盆外测量径线及正常值 妊 娠 期 护 理 宣 教 正常分娩妇女护理.
第三单元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影响分娩的因素 母婴护理教研室 张凤云.
产后出血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妇产科.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产 道 异 常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 魏 军.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正常分娩 Normal Labor 编者:林俊 (浙江大学妇产科医院)

正常分娩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妊娠满28周(196天)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早产:28~ 36周末 足月产:37周 ~ 41周末 过期产:满42周及以上

分娩动因 机械性理论 内分泌控制理论 神经介质理论 分娩发动原因复杂,公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孕妇方面:前列腺素、缩宫素、雌激素与孕激素、内皮素 胎儿方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胎盘、羊膜和蜕膜的内分泌活动 神经介质理论 分娩 动因 机械性 内分泌 控制

决定分娩的因素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产道:胎儿娩出的通道 胎儿: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形 精神心理因素:分娩是持续而强烈的应激 决定分娩的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

产 力 产力: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 包括: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 肛提肌收缩力

产 力 子宫收缩力:临产后的主要产力,贯穿于分娩全过程,特点为: 节律性:不随意、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 对称性:两侧宫角(起搏点)-宫底中线-宫体-宫颈 极性:宫底2倍强度于子宫下段 缩复作用:宫腔缩小,宫颈管消失

产 力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 肛提肌收缩力: 第二产程重要辅助力量,第三产程可迫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第二产程协助胎头内旋转、仰伸及娩出,第三产程协助胎盘娩出

子宫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的节律性: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间(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

子宫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受起搏点控制),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以2cm/s速度向子宫下段扩散,约需15秒均匀协调地扩展整个子宫

产 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 骨产道(真骨盆) 软产道两部分

骨产道 骨产道的大小、形态和分娩直接相关,分娩过程中几乎无变化,重要标志包括: 骨盆入口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骨盆出口平面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软产道 软产道是子宫下段、宫颈、阴道和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通道 子宫下段形成 宫颈的变化 骨盆底、阴道和会阴的变化

骨盆入口平面 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入口横径: 入口斜径: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点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中骨盆平面 中骨盆前后径: 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图7-4

骨盆出口平面 出口前后径: 出口横径(坐骨结节间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图7-5

骨盆出口平面 出口前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6cm

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骨盆轴(pelvic axis): 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 连接骨盆各平面中点的假想曲线。此轴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分娩时,胎儿沿此轴完成一系列分娩机制 骨盆倾斜度(inclination of pelvis): 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

子宫下段形成 非孕时长约1cm临产后长达7~10cm

宫颈的变化 宫颈管消失: 宫口扩张: 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短缩消失,宫口后扩张 经产妇多是宫颈管短缩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临产前,初产妇的宫颈外口仅容一指尖,经产妇能容一指 宫口开全时达10cm

胎儿因素 胎儿大小: 胎头颅骨: 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两块顶骨、额骨、颞骨及一块枕骨构成。颅骨间缝 隙为颅缝,包括矢状缝、冠状缝、人字缝、颞缝、额缝。颅缝交界处较大空隙为囟门,有前囟(大囟门),及后囟(小囟门)

胎头径线 双顶径: 两侧顶骨隆突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3cm 枕额径: 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1.3cm

胎头径线 枕下前囟径: 枕颏径: 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9.5cm

胎儿因素 纵产式(头先露或臀先露),胎体纵轴与骨盆轴相一致,容易通过产道 头先露 臀先露 横产式:足月活胎不能通过产道 肩先露

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是生理现象,又是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产妇情绪改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 产妇体力消耗过多,神经内分泌发生变化→胎儿窘迫 耐心安慰,鼓励孕妇进食 教会孕妇掌握分娩时必要的呼吸技术和躯体放松技术 开展陪伴分娩(Doula制度)

分娩机制 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衔 接 下 降 俯 屈 内旋转 仰 伸 复位及外旋转 胎身娩出

枕先露分娩机制 衔接 (engagement) 下降 (descent) 俯屈 (flexion) 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 仰伸 (extention) 复位(restitution)及外旋转(external rotation) 胎儿娩出 必须指出:分娩机制各动作虽分别介绍,却是连续进行,下降动作始终贯穿于分娩全过程。

先兆临产 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 假临产 (false labor) 胎儿下降感(lightening) 见红(show)

临产的诊断 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同时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总产程及产程分期 总产程(total stage of labor)即分娩全过程。 第一产程 (first stage of labor): 宫颈扩张期。初产妇11~12小时,经产妇6~8小时。 第二产程 (second stage of labor): 胎儿娩出期。初产妇不超过2小时,经产妇不超过1小时。 第三产程 (third stage of labor): 胎盘娩出期。不超过30分钟。

第一产程临床表现 规律宫缩: 产程开始时,出现伴有疼痛的子宫收缩,习称“阵痛” 宫口扩张: 临产后规律宫缩的结果

第一产程临床表现 胎头下降程度: 胎膜破裂: 决定能否经阴道分娩的重要观察项目 羊膜腔内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前羊水囊胎膜自然破裂,多发生在宫口近开全时

产程观察及处理 可采用产程图(partogram)观察产程

1.子宫收缩 产程中必须连续定时观察并记录宫缩规律性、持续时间、间歇时间,强度。胎儿监护仪描记宫缩曲线是反映宫缩的客观指标 外监护(extern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内监护(intern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2.胎 心 胎心监测是产程中极重要的观察指标 听诊器 胎儿监护仪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 宫口扩张曲线(将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胎头下降曲线: 潜伏期: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平均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 活跃期:宫口扩张3cm~10cm。需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活跃期又分为3期: 加速期:宫口扩张3cm至4cm,约需1小时30分钟; 最大加速期:宫口扩张4cm至9cm,约需2小时; 减速期:宫口扩张9cm至10cm,约需30分钟。 胎头下降曲线: 以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关系标明胎头下降程度

4.其他 胎膜破裂: 精神安慰 血压: 饮食与活动: 立即听胎心,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同时记录破膜时间 产程中每隔4~6小时测量一次 鼓励孕妇少量多次进食摄入足够水分

4.其他 排尿与排便: 肛门检查 阴道检查: 鼓励每2~4小时排尿一次 适用于肛查不清、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程度不明、疑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轻度头盆不称经试产4小时产程进展缓慢者

第二产程临床表现 未破膜者人工破膜 产妇有排便感,不自主地向下屏气 胎头拨露 胎头着冠 胎头、肩和胎体相继娩出

产程观察及处理 密切监测胎心: 指导产妇屏气: 接产准备: 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发现胎心减慢,立即行阴道检查,尽快结束分娩 产妇正确反复的屏气动作,能加速产程进展 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作好接产准备

接 产 会阴撕裂诱因: 接产要领: 接产步骤 会阴水肿、会阴过紧缺乏弹性、耻骨弓过低、胎儿过大、胎儿娩出过快 保护会阴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线(枕下前囟径)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口 接产步骤

会阴切开 会阴切开指征: 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 会阴切开术包括: 会阴后-侧切开术 会阴正中切开术

脐带绕颈 若脐带绕颈过紧或绕颈2周及以上,应快速松解脐带

第三产程临床表现 胎盘剥离征象: 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 阴道口外露的脐带自行延长 阴道少量流血 接产者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第三产程临床表现 根据剥离开始部位及排出方式分两种: 胎儿面娩出式(Schultze mechanism):多见,胎盘胎儿面先排出,随后见少量阴道流血。 母体面娩出式(Duncan mechanism):少见,胎盘母体面先排出,胎盘排出前先有较多量阴道流血。

产程观察及处理(新生儿处理 ) 清理呼吸道 处理脐带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及其意义: 一分钟评分反映在宫内的情况;5分钟及以后评分是反映复苏效果,与预后关系密切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以呼吸为基础,皮肤颜色最灵敏,心率是最终消失的指标 临床恶化顺序为皮肤颜色→呼吸→肌张力→反射→心率。复苏有效顺序为心率→反射→皮肤颜色→呼吸→肌张力。肌张力恢复越快,预后越好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体征 0分 1分 2分 每分钟心率 呼吸 肌张力 喉反射 皮肤颜色 松弛 无反射 全身苍白 <100次 浅慢,不规则 松弛 无反射 全身苍白 <100次 浅慢,不规则 四肢稍屈曲 有些动作 躯干红,四肢青紫 ≥100次 佳 四肢屈曲,活动好 咳嗽,恶心 全身粉红 以出生后一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 。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青紫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苍白窒息),缺氧严重需紧急抢救。对缺氧较严重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时再次评分,直至连续两次评分均≥8分。

产程观察及处理 协助胎盘娩出 检查胎盘胎膜: 检查软产道 预防产后出血: 若有残留可行徒手入宫腔取出残留组织或大号刮匙清宫 若仅有少许胎膜残留,可给予子宫收缩剂待其自然排出 检查软产道 预防产后出血: 正常分娩出血量多不超过3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