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第一节 初二物理组. 感受运动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 画家用行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平面向量.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 南山双语学校 王恭训.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1.2 时间和位移 珠海市实验中学 李进辉.
重 力.
10.2 立方根.
声现象(一) 初二物理 主讲教师:崔凤霞.
运动的描述.
四种命题 2 垂直.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定积分习题课.
运动和力 复习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平抛运动.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本节内容 平行线的性质 4.3.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看一看,想一想.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实数与向量的积.
线段的有关计算.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瞬时性问题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瞬时性问题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第三节 快与慢 飞奔的猎豹 缓慢爬行的蜗牛.
2003/04下學期 六年級數學科 速率 關兆良.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 数 学 第 十 册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新野县城关镇南关小学:邹汉苗.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4课时 绝对值.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上杭二中 曾庆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九年级 下册 投影和视图 珠海市金海岸中学 杜家堡 电话:
总复习.
1.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提到力就一定可以找到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一为施力物体,一为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基于学案制作ppt 录屏工具使用 郑建彬.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列类型 2、列类型之数值类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 十 章 二 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 复习课件 知识网络 例题解析 问题梳理 识记巩固

知识网络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力的基本概念 力 平衡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惯性的概念 运动和力的关系 力 二力平衡 运动和力 平衡的概念 二力平衡的概念 二力平衡的条件 力的基本概念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知识网络 物体的简单运动 参照物 机械运动 运动的描述 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运动的分类 物理意义 实验探究 定义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的测量 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 机械运动 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运动的分类 实验探究 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公式 定义 单位 物理意义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

问题梳理 在选择参照物时,错把研究对象当作参照物;参照物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并不是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彼选为参照物;不会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来判断所选取的参照物。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况,合理利用公式 ;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精确测量时忘记估读;正确地估测物体的长度。 不会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的已知力求另一个力,不会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容易将平衡和相互作用力混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根本区别在受力物体的不同上。 t s v =

问题梳理 对于物体惯性的问题.下列给出的“经验”说法都是不恰当的: (1)“汽车向左转弯,车上的乘客就受到向右的推力,将乘客向右边推倒” 这是停留在“运动必须有力推动”的错误认识上。同样会错误的认为,行驶着的汽车突然刹车,有一个力把乘客向前推倒。怎么认识清楚这样的力是没有的。可以根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一定有受力者,还必须有施力者。乘客鞋底与车接触,车向左运动了,鞋底与车之间就“要发生运动”,摩擦力阻碍要发生的相对运动,使脚跟着向左转弯。这里的力有受力者,也有施力者。 (2)“ 乘客由于惯性的作用 ” 这个说法中,“作用”两个字使用不当,说明对惯性的理解不够清楚。惯性是物体自身的性质,说“作用”就容易误解成惯性是别的物体给出的,实际上是把物体本身的性质和施力者给出的作用力混淆了。 (3)“ 乘客由于受到惯性 ” 这个说法中,用“受到”两个字,毛病跟上面的说法类似。说“受到”惯性,还是没有明确惯性是物体自身所具有的性质。

识记巩固 1.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1.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时,被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叫做机械运动。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 ,则该物体是 的;物体的位置 ,则该物体是 的。 3.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是相对于 而言的。所以说运动是 的,而运动的描述是 相对的。 4.运动的分类:按轨迹分:A. B. 。直线运动分为: 直线运动和 直线运动 。 5.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探究方案:A. B. 。方法: 。 6.速度的物理意义: 。定义:物体在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叫做速度。 公式: 。变形公式: 、 。单位:国际单是 ;常用单位是 。1m/s= km/h。 选作标准 位置的改变 改变了 运动 不变 静止 参照物 绝对 曲线运动 直线运动 匀速 变速 一定时间比路程 一定路程比时间 控制变量法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 路程 v=s/t s=vt t=s/v m/s km/h 3.6

识记巩固 7.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是 ,并且速度大小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运动轨迹是 ,并且速度大小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象: s-t图和v-t图。由s-t图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由v-t图可知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 直线 不变 大于 大于

识记巩固 8.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 或( )的运动快慢。公式: 。 8.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 或( )的运动快慢。公式: 。 9.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 或 ( ) 的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 或( )的运动快慢。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 的 运动情况,而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 或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10.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 。测量仪器: 和 等,分别用来测量 和 。 11.力是 的作用。力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牛顿(符号是N) 。 12.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使物体 ,也可以 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1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 、 和 。用力的 来表示力的三要素。 一段时间 一段路程 v=s/t 某时刻 某位置 某时刻 某位置 整个运动过程中 整体 某一时刻 v=s/t 刻度尺 停表 路程 时间 物体对物体 相互的 发生变形 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图示

识记巩固 14.物体保持 或 运动状态,叫做物体的平衡。平衡的物体所受力叫 。 14.物体保持 或 运动状态,叫做物体的平衡。平衡的物体所受力叫 。 15.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 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小相等, ,即合力为零。 16.物体保持 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 有关。 17.牛顿第一定律也称 ,它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 的时候,总保持 运动状态或 状态。 18. 是使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的原因。“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两者同时改变)。 静止 匀速直线 平衡力 平衡 同一个物体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运动状态不变 质量大小 惯性定律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匀速直线 静止 力 速度大小 速度方向

例题解析 解 析 答 案 例1 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 A.蜗牛:1.5毫米/秒 B.炮弹:1000米/秒 例1 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 )。 解 析 答 案 A.蜗牛:1.5毫米/秒 B.炮弹:1000米/秒 D.火车:360千米/时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 度:7.9千米/秒

例题解析 【解析】: 在物理学习中,遇到速度的不同单位时,最好都换算成 国际单位。当单位统一时,数值大的速度大。

例题解析 【答案】: 通过比较,显然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最大。 故答案C正确。

例题解析 例2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许多镜头是孙悟空驾 雾,翻山越岭.如果你是导演,如何实现上述逼真的效果? 解 析 答 案

例题解析 【解析】: 让扮演孙悟空的演员做好腾云驾雾的动作,使后面的 布景(山川)快速向下移动,这样以山川为参照物,孙悟 空会腾空而起,给观众以逼真的视觉效果。

例题解析 【答案】: 甲物体相对于乙物体运动,若以甲物体为参照物,则 乙物体是运动的。

例3 一同学开始跑步,在第1s内跑了2m,在第2s内跑了 3m,在第3s内跑了4m,则( ). 例题解析 例3 一同学开始跑步,在第1s内跑了2m,在第2s内跑了 3m,在第3s内跑了4m,则( ). 解 析 点 评 A. 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 B.在后2s内平均速度为1.4m/s C. 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D. 第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例题解析 【点评】: 对于不同时间和路程范围来说平均速度的值是不同的, 所以在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搞清楚是那一段路的总路程, 和该路程所需时间,包括运行中休息的时间。

例题解析 【答案】: S =2m+3m=5m,根据v=s/t=2.5 m/s。在后2s内的平均 前2s内的平均速度为前2s内跑的路程除以2s,路程 S =2m+3m=5m,根据v=s/t=2.5 m/s。在后2s内的平均 速度为后2s内跑的路程除以2s,路程s=3m+4m=7m,根 据v=s/t=3.5m/s,3s内跑了9m,平均速度为3m/s,计算 第3s内的平均速度,时间应为1s,平均建度为4m/s。 所以答案是C。

例题解析 例4.下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 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均选填“a”、或“b”) 解 析 点 评 (a) (b)

例题解析 【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为: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和方向) 发生改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所以a图为改变运动状态, b图是发生形变。

例题解析 【点评】: 此题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现象,形象的考查了学生 对力作用效果的把握情况。这也将是今后中考命题常用的 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