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函数、基本初等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Advertisements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6.2 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 (1) 1 、函数 y = x 2 的图像是什么样子呢 ? 2 、如何画 y=x 2 的图象呢 ?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第3讲 二次函数、基本初等函 数及函数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专题.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十四节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二).
一次函数的图象复习课 南华实验学校 初二(10)班 教师:朱中萍.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4).
数形结合.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高中函数知识精要 第一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制作:广西田林中学 梁万鹏 2018年12月3日星期一.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各位老师好! X.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的图形 函数y=Asin( wx+y)的图象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第2讲 对数式与对数函数 考纲要求 考纲研读 1.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 知道用换底公式能将一般对数转 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了解对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祝 辉.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学期 第一章第四节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2)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第二章 第六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二次函数(一) 讲师:韩春成 学而思初中数学教研主任 中考研究中心专家成员 学而思培优“卓越教师”.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4课时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误 解 分 析.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三角函数 内蒙古五原一中 党国强 复 习 课.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3.3.2《导数在研究函数 中的应用-极值》.
(3.3.2) 函数的极值与导数.
§3.7函数的单调性 y x.
欢迎各位领导同仁 莅临指导!.
§3.1函数的单调性 y x.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幂 函 数.
人教A版 必修一 3.1·函数与方程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幂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1.4.2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的性质.
第七节 函数的图象.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反比例函数(复习课) y o x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 高兴林.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3.1 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的 图象和性质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杨爱青.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函数与方程 更多模板请关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三 函数、基本初等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基本初等函数 的图象与性质 主 干 知 识 梳 理 热 点 分 类 突 破 真 题 与 押 题

1.高考对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表示方法等内容的考查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中等偏下. 2.函数图象和性质是历年高考的重要内容,也是热点内容,对图象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识图,二是用图,即利用函数的图象,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对函数性质的考查,则主要是将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综合一起考查,既有具体函数也有抽象函数.常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且常与新定义问题相结合,难度较大. 考 情 解 读

主干知识梳理 1.函数的三要素 定义域、值域及对应关系 两个函数当且仅当它们的三要素完全相同时才表示同一函数,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 2.函数的性质 (1)单调性:单调性是函数在其定义域上的局部性质.利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时,规范步骤为取值、作差、判断符号、下结论.复合函数的单调性遵循“同增异减”的原则.

(2)奇偶性: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 (2)奇偶性:奇偶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在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定义域区间上具有相反的单调性;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在关于坐标原点对称的定义域区间上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3)周期性:周期性是函数在定义域上的整体性质.若函数在其定义域上满足f(a+x)=f(x)(a不等于0),则其一个周期T=|a|.

3.函数的图象 对于函数的图象要会作图、识图、用图. 作函数图象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描点法,二是图象变换法,其中图象变换有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

4.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指数函数y=ax(a>0,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a≠1)的图象和性质,分0<a<1,a>1两种情况,着重关注两函数图象中的两种情况的公共性质. (2)幂函数y=xα的图象和性质,分幂指数α>0,α<0两种情况.

热点分类突破 热点一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热点二 函数的图象 热点三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例1 (1)(2014·课标全国Ⅱ)已知偶函数f(x)在[0, 热点一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例1 (1)(2014·课标全国Ⅱ)已知偶函数f(x)在[0, +∞)单调递减,f(2)=0.若f(x-1)>0,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思维启迪 利用数形结合,通过函数的性质解不等式; 解析 ∵f(x)是偶函数, ∴图象关于y轴对称. 又f(2)=0,且f(x)在[0,+∞)单调递减,

则f(x)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由f(x-1)>0,得-2<x-1<2,即-1<x<3. 答案 (-1,3)

解析 根据对任意t∈R都有f(t)=f(1-t)可得f(-t) =f(1+t), 即f(t+1)=-f(t),进而得到 思维启迪 利用f(x)的性质和x∈[0,]时的解析式探求f(3)和f(- )的值. 解析 根据对任意t∈R都有f(t)=f(1-t)可得f(-t) =f(1+t), 即f(t+1)=-f(t),进而得到

f(t+2)=-f(t+1)=-[-f(t)]=f(t), 得函数y=f(x)的一个周期为2,

函数的性质主要是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和周期性以及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在解题中根据问题的条件通过变换函数的解析式或者已知的函数关系,推证函数的性质,根据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思 维 升 华

变式训练1 (1)(2013·重庆)已知函数f(x)=ax3+bsin x+4(a,b∈R),f(lg(log210))=5,则f(lg(lg 2))等于(  ) A.-5 B.-1 C.3 D.4 C 解析 lg(log210)=lg =-lg(lg 2), 由f(lg(log210))=5, 得a[lg(lg 2)]3+bsin(lg(lg 2))=4-5=-1, 则f(lg(lg 2))=a(lg(lg 2))3+bsin(lg(lg 2))+4=-1+4=3.

(2)已知函数f(x)=x3+x,对任意的m∈[-2,2],f(mx-2)+f(x)<0恒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又f(x)为奇函数,由f(mx-2)+f(x)<0知, f(mx-2)<f(-x). ∴mx-2<-x,即mx+x-2<0, 令g(m)=mx+x-2,由m∈[-2,2]知g(m)<0恒成立,

热点二 函数的图象 思维启迪 可以利用函数的性质或特殊点,利用排除法确定图象.

答案 C

A.c>a>b B.c>b>a C.a>c>b D.b>a>c (2)已知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关于y轴对称,当x2>x1>1时,[f(x2)-f(x1)](x2-x1)<0恒成立,设a=f(- ),b=f(2),c=f(3),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 A.c>a>b B.c>b>a C.a>c>b D.b>a>c 思维启迪 考虑函数f(x)的单调性.

解析 由于函数f(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 故函数y=f(x)的图象本身关于直线x=1对称, 当x2>x1>1时,[f(x2)-f(x1)](x2-x1)<0恒成立,等价于函数f(x)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b>a>c.选D. 答案 D

(2)识图:从图象与轴的交点及左、右、上、下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找准解析式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1)作图:常用描点法和图象变换法.图象变换法常用的有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和对称变换.尤其注意y=f(x)与y=f(-x)、y=-f(x)、y=-f(-x)、y=f(|x|)、y=|f(x)|及y=af(x)+b的相互关系. (2)识图:从图象与轴的交点及左、右、上、下分布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找准解析式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思 维 升 华

(3)用图: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因此,函数性质的确定与应用及一些方程、不等式的求解常与图象数形结合研究. 思 维 升 华

(1)函数f(x)=1+log2x与g(x)=21-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变式训练2 (1)函数f(x)=1+log2x与g(x)=21-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 f(x)=1+log2x的图象过定点(1,1),g(x)=21-x的图象过定点(0,2). f(x)=1+log2x的图象由y=log2x的图象向上平移一个单位而得到,且f(x)=1+log2x为单调增函数, g(x)=21-x=2×( )x的图象由y=( )x的图象伸缩变换得到,且g(x)=21-x为单调减函数.

A中,f(x)的图象单调递增,但过点(1,0),不满足; B中,g(x)的图象单调递减,但过点(0,1),不满足; D中,两个函数都是单调增函数,也不满足.选C. 答案 C

(2)(2013·课标全国Ⅰ)已知函数f(x)= 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 B.(-∞,1] C.[-2,1] D.[-2,0] 解析 函数y=|f(x)|的图象如图. ①当a=0时,|f(x)|≥ax显然成立. ②当a>0时,只需在x>0时, ln(x+1)≥ax成立.

比较对数函数与一次函数y=ax的增长速度. 显然不存在a>0使ln(x+1)≥ax在x>0上恒成立. ③当a<0时,只需在x<0时,x2-2x≥ax成立. 即a≥x-2成立,∴a≥-2. 综上所述:-2≤a≤0.故选D. 答案 D

例3 (1)若函数f(x)= 若f(a)>f(-a),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0)∪(0,1) 热点三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例3 (1)若函数f(x)= 若f(a)>f(-a),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1,0)∪(0,1) B.(-∞,-1)∪(1,+∞) C.(-1,0)∪(1,+∞) D.(-∞,-1)∪(0,1) 思维启迪 可利用函数图象或分类讨论确定a的范围;

解析 方法一 由题意作出y=f(x)的图象如图. 显然当a>1或-1<a<0时,满足f(a)>f(-a).故选C.

方法二 对a分类讨论: 当a>0时,log2a>log a,即log2a>0,∴a>1. 当a<0时,log (-a)>log2(-a),即log2(-a)<0, ∴-1<a<0,故选C. 答案 C

(2)已知α,β∈[- , ]且αsin α-βsin β>0,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α>β B.α+β>0 C.α<β D.α2>β2 思维启迪 构造函数f(x)=xsin x,利用f(x)的单调性. 解析 设f(x)=xsin x,x∈[- , ], ∴y′=xcos x+sin x=cos x(x+tan x), 当x∈[- ,0]时,y′<0,∴f(x)为减函数,

当x∈[0, ]时,y′>0,∴f(x)为增函数, 且函数f(x)为偶函数,又αsin α-βsin β>0, ∴αsin α>βsin β,∴|α|>|β|,∴α2>β2. 答案 D

(2)比较数式大小问题,往往利用函数图象或者函数的单调性. (1)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和三角函数是中学阶段所学的基本初等函数,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重点考查图象、性质及其应用,同时考查分类讨论、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及其运算能力. (2)比较数式大小问题,往往利用函数图象或者函数的单调性. 思 维 升 华

所以0< <1. 所以y=ax,y=bx,y=( )x在(-∞,+∞)上都是递减函数, 从而ab<aa,( )a<1得ba>aa, 故ab<aa<ba, 答案选B. 答案 B

解析 当x≥0时,g(x)=f(x)=2x- 为单调增函数,所以g(x)≥g(0)=0; 当x<0时,g(x)=f(-x)=2-x- 为单调减函数,所以g(x)>g(0)=0, 所以函数g(x)的最小值是0.

本讲规律总结 1.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常用方法 (1)能画出图象的一般用数形结合法去观察. (2)由基本初等函数通过加、减运算或复合而成的函数,常转化为基本初等函数单调性的判断问题. (3)对于解析式较复杂的一般用导数法. (4)对于抽象函数一般用定义法.

2.函数奇偶性的应用 函数的奇偶性反映了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是函数的整体特性.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可以把研究整个函数具有的性质问题转化到只研究部分(一半)区间上,是简化问题的一种途径.尤其注意偶函数f(x)的性质:f(|x|)=f(x).

3.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1)若函数y=f(x)满足f(a+x)=f(a-x),即f(x)=f(2a-x),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提醒:函数y=f(a+x)与y=f(a-x)的图象对称轴为x=0,并非直线x=a. (2)若f(x)满足f(a+x)=f(b-x),则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对称.

(3)若函数y=f(x)满足f(x)=2b-f(2a-x),则该函数图象关于点(a,b)成中心对称. 4.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思想来研究与“三个二次”有关的问题,高考对“三个二次”知识的考查往往渗透在其他知识之中,并且大都出现在解答题中.

5.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受底数a的影响,解决与指、对数函数特别是与单调性有关的问题时,首先要看底数a的范围. 比较两个对数的大小或解对数不等式或解对数方程时,一般是构造同底的对数函数,若底数不同,可运用换底公式化为同底的对数,三数比较大小时,注意与0比较或与1比较.

6.解决与本讲有关的问题应注意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思想的运用.

真题与押题 真题感悟 押题精练

真题感悟 1 2

∵当1<x≤2时,f(x)=sin πx, 真题感悟 1 2 解析 ∵f(x)是以4为周期的奇函数, ∵当0≤x≤1时,f(x)=x(1-x), ∵当1<x≤2时,f(x)=sin πx,

真题感悟 1 2 又∵f(x)是奇函数,

2.(2014·福建)若函数y=logax(a>0,且 a≠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给函数图 象正确的是( ) 真题感悟 1 2 2.(2014·福建)若函数y=logax(a>0,且 a≠1)的图象如图所示,则所给函数图 象正确的是(  )

真题感悟 解析 由题意得y=logax(a>0,且a≠1)的图象过(3,1)点,可解得a=3. 2 解析 由题意得y=logax(a>0,且a≠1)的图象过(3,1)点,可解得a=3. 选项A中,y=3-x=( )x,显然图象错误; 选项B中,y=x3,由幂函数图象可知正确; 选项C中,y=(-x)3=-x3,显然与所画图象不符; 选项D中,y=log3(-x)的图象与y=log3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显然不符,故选B. 答案 B

押题精练 1 2 3

作出其图象然后将其向左平移1个单位即得函数y=f(x+1)的图象. 押题精练 1 2 3 解析 据已知关系式可得 作出其图象然后将其向左平移1个单位即得函数y=f(x+1)的图象. 答案 A

押题精练 1 2 3

解析 ∵f(x)=|log x|,若m<n,有f(m)=f(n), 押题精练 1 2 3 解析 ∵f(x)=|log x|,若m<n,有f(m)=f(n), ∴mn=1,∴0<m<1,n>1, ∴m+3n=m+ 在m∈(0,1)上单调递减, 当m=1时,m+3n=4,∴m+3n>4. 答案 D

押题精练 1 2 3 3.已知f(x)=2x-1,g(x)=1-x2,规定:当|f(x)|≥g(x)时,h(x)=|f(x)|;当|f(x)|<g(x)时,h(x)=-g(x),则h(x)(  ) A.有最小值-1,最大值1 B.有最大值1,无最小值 C.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 D.有最大值-1,无最小值

识画出函数|f(x)|,g(x)的图象如图, 押题精练 1 2 3 解析 由题意得,利用平移变化的知 识画出函数|f(x)|,g(x)的图象如图, 故h(x)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