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三、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四、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整理至簡體版,作者不可考。內容為 參加國際健康會議所發表的心得。. 人應該活多久 有人告訴我五六十歲就差不多了。 我在醫院工作四十年了,絕大部分病死的人是 很痛苦的。 我在美國遇見張學良,一進門見到他就大吃ㄧ驚, 他眼不花,耳不聾,很多人問他:少帥,您怎 麼能活這麼久? 他回答:不是我活的久,是他們活的太短了。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玉田百姓. 1 、在 2 、 3 、 5 、 8 、 10 、 12 、 25 、 40 这几个数中, 40 的因数有几个? 5 的倍数有几个? 复习: 2 、在 6 、 10 、 12 、 15 、 18 、 20 这几个数中,哪些数 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第 2 节 自由组合定律. P × 黄色圆形 绿色皱形 × F1F1 F2F2 黄色 圆形 黄色 皱形 绿色 圆形 黄色 圆形 绿色 皱形 个体数 比数 9 ∶ 3 ∶ 3 ∶ 1 F 2 出现不同对性状之间的 自由组合,出现与亲本性 状不同的新类型。 现象: 单独分析每对相对性状.
平面构成 第六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第七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破规与变异构成的形式、有下列四类: 一、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其表现特征是,在普遍相同性质的事物 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事物,便会立即显现出来。
第五章 多 基 因 遗 传 病 第一节 多基因遗传特点 第二节 多基因遗传病.
联合国提出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 保健的三个里程碑 平衡饮食 有氧运动 心理状态.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平衡飲食保健強身.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九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学分析 第二节 分析数量性状的基本统计方法* 第三节 遗传变异和遗传率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陈纪藩.
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 的。
10.2 立方根.
法 师 带 观 修 互 动 答 题 法 师 答 疑. 法 师 带 观 修 互 动 答 题 法 师 答 疑.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第三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 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微分法则 二 反函数的微分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及微分 形式不变性 四 微分法小结.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三节 遗传力的估算及其应用 一、遗传力的概念
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八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本章要求 8.1 数量性状的概念与特点 8.2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8.3 数量性状遗传研究的基本统计方法
导数的基本运算.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第八章 数量性状遗传 重点:数量性状及其特性; 数量性状分析的基本统计方法; 遗传率的概念和计算。 难点:广义遗传率、狭义遗传率的计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选择(一) -影响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因素.
若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亿元,如果 ,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 每年平均增长 是2002年时的2倍? 解:设经过 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时的2倍, 根据题意有 , 即.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機械製造期末報告- 加工切削 組員:高德全4A 林威成4A 陳柏源4A
用计算器开方.
美麗的西子湖.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巴西 集農業 能源 環保 逆風而上的大經濟體 班級:在管三甲 學生:吳政儀 黃小綺 指導老師:江梓安 老師.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第一部分:概率 产生随机样本:对分布采样 均匀分布 其他分布 伪随机数 很多统计软件包中都有此工具 如在Matlab中:rand
2、5的倍数的特征 马郎小学 陈伟.
分数再认识三 真假带分数的练习课.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5月12日4时19分 / 4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1无理数2.
第二章 孟德尔规律.
第三章 从概率分布函数的抽样 (Sampling from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位似.
§4.5 最大公因式的矩阵求法( Ⅱ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一、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三、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四、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1)可度量性 (2)连续性变异 (3)易受环境影响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数量性状的一般特征 (1)可度量性 (2)连续性变异 (3)易受环境影响 (4)多基因系统控制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多基因假说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1)多基因假说 数量性状是由大量的、效应微小而类似的、并且可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在世代相传中服从孟德尔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及连锁交换规律,这些基因件间一般无显隐性区别。数量性状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的作用,且数量性状对环境影响很敏感。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数量性状的各个基因的效应是累加的。但是,基因除具有加性效应外,还有非加性效应。 由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产生的效应叫做显性效应。 由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叫做上位效应或互作效应。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原因: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2)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原因: ①基因仅仅是性状表现的遗传基础,它与性状的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基因作用往往是多效的,而控制一个性状的基因数目也很多,因此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的; ②基因作用实际上除了加性效应外,还有非加性效应,这些非加性效应的存在,使的基因型间的差异更加难以区分; ③数量性状的表现不仅仅取决于基因型,而且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效应的影响。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通径系数概念: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通径系数概念: 是标准标准化的编回归系数。偏回归系数由于单位不同,不能相互比较,但一经标准化,取消了单位,就可相互比较。 通径系数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借图解之助简明地阐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育种工作中,可利用通径分析来剖析相关性状的直接分析与间接分析,从而揭露性状间的真实关系。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方向是由因到果;用双箭头代表平等的相关关系。 X1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单箭头表示因果关系,方向是由因到果;用双箭头代表平等的相关关系。 X1 Y 3 X2 有关变量间关系图解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X3代表饲养条件,是X1与X2的共同原因,把它省略了就用一条双箭头代替两条单箭头线。单箭头线叫做通径,双箭头线叫做相关线。 X1 Y X3 X2 原因间相关的实质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一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 3、通径系数理论    为了便于运算,需要用一个数字表明每条红的相对重要性,这种数字叫做系数。相关线的系数就是相关系数,通径的系数叫做通径系数。    通径系数就是标准化回归系数。在多变量情况下,就是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所谓标准化,即每个变数减去均数,然后除以标准差。 退径系数等于原回归系数乘以被除的两两常数之比。标准化的回归系数(Sby·x)即通径系数(Py·x)等于回归系数(或偏回归系数)乘以两标准差之比(自变量的标准差依变量的标准差之比). Sby·x =Py·x = by·xδx/δy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1、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必须采用统计方法 2、表型参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1、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必须采用统计方法 2、表型参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3、遗传参数:为了估计个体的育种值和进 行育种工作必须用到的统计常量(参 数)。常用的参数有叁个:遗传力、重 复率和遗传相关。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一、遗传力的概念 1、形状的表现型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 用的结果。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一、遗传力的概念 1、形状的表现型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 用的结果。 P(表现型) = G(基因值) + E(环境偏差) A (加性值、育种值) + D(显性偏差) + I(互作偏差) 能真实遗传 其中 R(剩余) = D+I+E 不能真实遗传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一、遗传力的概念 2、环境偏差 = 固定环境值 + 随机环境偏差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一、遗传力的概念 2、环境偏差 = 固定环境值 + 随机环境偏差 在一个大群体中:固定环境值方差=0 随机环境偏差总和=0 即:P = G + E = A + D + I = A 表型方差 Vp= Vg + Ve H2(广义遗传力)= VD/Vp h2 (狭义遗传力) = VA/Vp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二、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1、亲子回归法:h2=2bop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二、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1、亲子回归法:h2=2bop bop = Covop /δ2p ; Covop = Σ(O-O)(P-P)/ N δ2p = Σ(P-P)2 / N 2、半同胞相关法 h2 = 4rHS rHS = MSs-MSw/MSs+(n-1)MSw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二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力 二、遗传力的估算方法 3、利用“全同胞-半同胞”混合家系计算 h2 = rI / rA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一、重复力的概念 re = 个体间方差/(个体间方差+个体内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一、重复力的概念 re = 个体间方差/(个体间方差+个体内 度量间方差 ) = б2B/ б2B+ б2W re = VG + VEg / Vp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二、重复率的计算 re = MSB – MSW/ MSB+(n-1)MSW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三节 数量性状的重复力 二、重复率的计算 re = MSB – MSW/ MSB+(n-1)MSW 三、重复率的应用 1、验证遗传力估计的正确性 2、确定性状需要度量的次数 3、估计畜禽个体最大生产能力(p79) 4、评定动物的育种值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一、遗传相关的概念 动物所表现的各种性状之间必然存在着的内在联系程度称为性状间的相关,用相关系数表示。 表型相关 = 遗传相关 + 环境相关 二、遗传相关系数的估计 1、亲子两代资料估计(比较复杂) 2、利用同胞资料估计(p81公式)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二、遗传相关系数的估计 rA(xy) = COVB(xy)/√δ2B(x)δ2B(y)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第四节 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 二、遗传相关系数的估计 生长速度 rA(xy) = COVB(xy)/√δ2B(x)δ2B(y) 饲料利用率

第四章 数量性状的遗传 三、遗传相关的应用 1、进行间接选择 2、比较不同条件下的选择效果 3、用于制定综合选择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