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非均相系统热力学性质计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等数学( XJD )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高等数学( XJD ) 求导法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求导方法 高阶导数 微分法则 导数与微分关系图导数与微分关系图.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手动换页 域外风情系列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 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 3 岁了。 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 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 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
99學年度第1學期導師輔導工作座談會 全校性共同必修服務學習課程 報告單位:學務處領導知能與服務學習中心.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一、能线性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 二、多元多项式回归(线性化)
6.9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加减消元法 上虹中学 陶家骏.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系統分析與設計 系級:資管三B 姓名:朱秋儒 學號:
第六章 相平衡.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学时: 8 ( 共 4 讲,第 2-5 讲 )
一言之辩强于九鼎之宝 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师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实验三 二元系统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第七章 第七章 相平衡 相平衡.
分 离 工 程 第2章 传质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重点:单级平衡过程 ?.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余角、补角.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肇庆市睦岗镇大龙学校 彭素冉.
2.3 闪蒸过程的计算 冷凝器 顶部产物 V,y 节流阀 加热器 底部产物 L,x 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
1.2 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 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过程是自发的,混乱 度或熵增加的过程。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3.8 克拉佩龙(Clapeyron)方程 1. 克拉佩龙方程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第二章 流体的P-V-T关系.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第 九 章 蒸 馏.
第四章 均相敞开系统热力学及相平衡准则.
第五章 相平衡 (第二部分).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物理化学 Thermodynamics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2019/4/22
選擇勞退新制,終身免煩惱 勞工退休金新制 說明會.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物理化学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Thermodynamics of Multicomponent Systems 2019/5/7.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設計者:台中市重慶國小 張祐榕.楊晟汶.張儷齡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 (第三部分).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 (第一部分).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第三章 单元系的相变 热动平衡判据 开系热力学基本方程 单元系的复相平衡 气液相变和临界点 组元 组成物质系统的化学成分 相
第一篇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气 体 §1.2 气体混合物 *§1.3 气体分子动理论(无内容) §1.4 真实气体
教学大纲(甲型,54学时 ) 教学大纲(乙型, 36学时 )
Volterra-Lotka方程 1925年, A. Lotka(美)和V. Volterra(意)给出了第一个两物种间的捕食模型。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績優教師分享 美容保健科 林品瑄 教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章 非均相系统热力学性质计算

本章主要内容: (1)混合物的相图和相平衡计算; (2)汽液平衡数据的一致性检验; (3)热力学性质的推算和预测。 重点:相平衡计算

§5.1 混合物的汽液平衡 2N个 V相 L相 N个组分汽液平衡系统的基本强度性质是: 系统的自由度数 汽液平衡计算任务:由N个已知强度性质确定其余N个基本 强度性质,进而求出其它热力学性质。

一、混合物的汽-液相图 二元汽液平衡系统的自由度数 单相系统的自由度数 等压二元系统的相图

理想气体 泡点线 等温二元系统的相图

一般 负偏差 一般 正偏差 最低压力 共沸点 最高压力 共沸点 P-x-y T-x-y

◆ 一般正偏差系统:泡点线位于理想气体泡点线上方,但不产生极值。 ◆ 一般负偏差系统:泡点线位于理想气体泡点线下方,但不产生极小值。 ◆ 共沸点:泡点线上产生极值点。 共沸点的特点为: 泡点线与露点线相切,汽、液相组成相等,并称为共沸组成。

汽-液-液三相平衡(VLLE) 二元部分互溶系统的等压相图

二、汽液平衡准则和计算方法 1、平衡准则: 2、计算方法: (1)EOS法: (2)EOS+γ法: 采用对称归一化活度系数 采用不对称归一化活度系数

(3)平衡常数法: 三、汽液平衡计算类型 1、泡点计算 由N个已知量,通过解N+1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N+1个 未知量

2、露点计算 由N个已知量,通过解N+1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N+1个 未知量 3、闪点计算:

四、EOS法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以泡点计算为例) 通过解2N+1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2N+1个 未知量 四、EOS法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以泡点计算为例) 1、主要步骤: (1)选择能适用于汽、液两相的状态方程,并推导出组分逸度系数的表达式;

(2)由迭代法求解汽液平衡准则方程。 2、p,yi初值的选取:由理想汽、液平衡关系来估算:

3、 p,yi 的迭代: yi迭代采用最新计算值,P用下式迭代:

Yes Yes

例5-1 一个总组成分别是的苯(1)-甲苯(2)-乙苯(3)的混合液,在373. 15K和0 例5-1 一个总组成分别是的苯(1)-甲苯(2)-乙苯(3)的混合液,在373.15K和0.09521MPa下闪蒸,求闪蒸后的气相分数和汽、液组成。 五、EOS+γ法计算混合物的汽液平衡 1、平衡准则: ◎ Poynting因子

平衡准则为: ◎ 中等压力下, ◎ 若气相作为理想气体,液相作为非理想溶液处理,则 ◎ 若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理想溶液,则 2、计算过程(以等压泡点计算为例)

Yes

例5-4 现有总组成分别是的丙酮(1)-醋酸乙酯(2)-甲醇(3)的混合液在50℃时进入某设备进行分离,问设备的最小操作压力为多少才能保持液相进料?已知50℃时纯组分的蒸汽压分别是,有关二元系统Wilson模型参数为:

例表5-6 正丙醇(1)-水(2)系统在87.8℃时的汽-液平衡 六、活度系数模型参数的估计 1、用共沸点的汽、液平衡数据 例5-6 根据汽-液平衡原理,填充例表5-6中缺少的数据。假设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是非理想溶液并符合van Laar方程。 例表5-6 正丙醇(1)-水(2)系统在87.8℃时的汽-液平衡 x1 y1 p/kPa 0.0 0.3 0.432 64.39 101.325 0.7 1.0 69.86

例表5-6 正丙醇(1)-水(2)系统在87.8℃时的汽-液平衡 x1 y1 p/kPa 0.0 0.3 0.432 0.4152 64.39 100.96 101.325 0.7 1.0 0.476 95.57 69.86 2、无限稀的活度系数数据 (1)对van Laar方程求极限

例5-7 由A-B组成的汽-液平衡系统,若气相为理想气体,液相的超额吉氏函数符合 ,测定了80℃时的两组分的无限稀时活度系数是 ,两个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是 。试问该系统80℃时是否存在共沸点?若有,请计算共沸组成和共沸压力。

§5.2 其它类型的相平衡计算 一、液液平衡 1、液液平衡准则: (1)EOS法: (2)对称归一化活度系数法: 对于二元液液平衡:

2、液液相图(略)

(1)定义:将不同液体混合时的不互溶现象称为相分裂。 3、相分裂的热力学条件 (1)定义:将不同液体混合时的不互溶现象称为相分裂。 两个液相混合时: 若△G<0,完全互溶 若△G>0,完全不互溶 部分完全互溶 ◆特点:有一个极大值和两个极小值。在数学上: 1 x1 G1 G2 G 完全不互溶 部分互溶 完全互溶 <0

<0 相分裂的热力学条件

例题5-11 试问符合 的二元混合液体在300K是否有液液分层现象存在?若有,两相区的范围怎样

二、汽液液平衡 平衡准则: 对于二元液液平衡: 三、固液平衡 平衡准则:

液体溶剂为1、固体溶质为2。因固相中溶剂的含量约为0 所以

§5.3 混合物热力学性质的相互推算 一、EOS法 一个优秀的状态方程+的信息,可计算几乎所有的热力学性质。

一、活度系数法 对于二元的Wilson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