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教案 一、教材 二、学生 三、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资中二中 李霞
一、教材分析 ㈠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版)第二册 (上)(即高二上学期)第八章第五节的内容。该节共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为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二课时为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应 用。 本节课是《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的第一课时,抛物线是继椭 圆、双曲线之后的第三种圆锥曲线,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学生在初中 已学过 “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 ” ,在物理上也研究过 “ 抛物线是抛 体的轨迹 ” ,这些足以说明抛物线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在 这节内容里,我们将更深入的研究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㈡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和 07 、 08 年的考纲以及上述教材结构和内 容分析,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抛物线的定义及抛物线标准方程。 2 、能力目标: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等手段,培养学生观察、 抽象比较、归纳等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给学生以成功的体 验,以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4 、德育目标:根据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可以对学生进行运动、变 化、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㈢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关键的确定 根据大纲、考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本节课教学重点、难 点、关键如下: 1 、重点:抛物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通过实例引入、直 观演示的方法来突出重点) 2 、难点: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建系,推导。(通过联系旧知,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等手段来突破难点) 3 、关键:利用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类比椭圆、双曲线的研 究方法来研究抛物线。(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及归纳来研 究抛物线)
二、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基础中上,学习依赖性重,缺乏学习主 动性;缺乏主动归纳、类比知识的能力;缺乏分析、 抽象和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 学的信心和毅力;所以教师要起到的是穿针引线、 衔接过渡、点拨启发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 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探索、寻求、发现、研究、 讨论、对比、联想等活动中感知数学,建构数学, 使数学知识真正成为他们的心中之物。
三、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手段 ㈠教法选择 抛物线是继椭圆及双曲线后的第三种圆锥曲线, 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 思维基础, 故主要采用以启发引导式为主,反馈练习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㈡学法指导 运用类比的方法,从椭圆、双曲线入手,逐步建立完善的学习圆锥曲 线的统一方法。 ㈢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以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 官的刺激,从而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大了一堂课的信息容量, 使教学目标体现得更完美。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和安排,主要从 “ 创设 情景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范例分析,反馈练习, 归 纳小结 ” 五个环节进行讲解。
Ⅰ、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 ⑴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⑵ 与一个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等于 常数 e 的动点的轨迹, 当 0<e<1 时是 ; 当 e>1 时是 ; 当 e = 1 时它又是什么曲线呢? 教学意图:以问题为出发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好奇心。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 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Ⅱ、讲授新课 1 、抛物线定义的引出 ⑴电脑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观察实验 并思考回答如下问题: ①如图示,动点 M 在运动过程中满足 什么几何条件? ②点 M 的轨迹是否为椭圆或一支双曲 线?为什么? ⑵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对问题的讨论回 答,教师指出: ①动点 M 在运动过程中,满足的几何 条件是到定点 F 的距离和它到定直线 L 的距离相等,即︱ MF ︱ = ︱ MC ︱ ②点 M 的轨迹既不是椭圆,也不是双 曲线的一支,而是抛物线
⑶让学生自行议论给抛物线下定义 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相等的 点的轨迹为抛物线,定点叫做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 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教学意图;让学生从所熟悉的已学知识入手,通过实 物演示,引入提问,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
2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 1 )教师指出:定点 F 到定直线 L 的距离是常数, 可设为 P ( P ﹥ 0 ),要求学生自己建立适当的坐标 系,求出抛物线的方程。 ( 2 )课件投影三种建系法:
以 L 所在直线为 y 轴,过 F 作 L 的 垂线为 X 轴建立 直角坐标系。 以 F 为原点,过 F 与 L 垂直的直 线为 X 轴,建 立直角坐标系。 以过 F 且垂直与 L 的直线为 X 轴, 以 F 到 L 的垂线段 的中点为原点, 建立直角坐标系 x L F x y L F y x y L 建系方式建系方式 图象图象
( 3 )教师提问,让学生讨论 以上建系方式中,哪种形式 得到的方程最简单,应选择哪种 建系方式作为抛物线标准方程的 建系方式,还可以选择别的方式 吗?
⑷ 教师指出; ①联系以前所学的抛物线形式有 y=x 2 , y=a ( x-k ) 2 +h ( a≠0 )由两种函数所对应的图象可知,应选择以抛 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时,形式最简单。所以,选择 第三种建系方式。 以下为抛物线标准方程的推导:
标准方程的推导: x y o · · F M l N K 设︱ KF ︱ = p 则 F ( , 0 ), l : x = - p 2 p 2 设点 M 的坐标为( x , y ), 由定义可知, 化简得 y 2 = 2px ( p > 0 )
②依据不同的建 系方式, 我将采用 互换 X 轴,Y 轴的位 置及旋转坐标系 等方式, 可以得出 以下四种标准方 程形式 ?
y x o ﹒ ﹒ y x o y x o ﹒ y x o ﹒ 图 形 焦 点 准 线 标准方程
对比 相同点不同点 1 、顶点为原点 ; 2. 对称轴为坐标轴 ; 3. 顶点到焦点的距离等 于顶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p/2 1. 一次项变量为 x(y), 则 对称轴为 x(y) 轴 ; 2. 焦点在 x(y) 轴的正半 轴上, 开口向右 ( 向上 ), 焦 点在 x(y) 轴的负半轴上, 开口向左 ( 向下 )
③求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关键是确定形式,求 出参数 P 教学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得出抛 物线的标准方程,并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它 四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增 强学生类比分析的能力。
Ⅲ、范例分析 例 1 、( 1 )已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y 2 = 6x , 则焦点坐标为 准 线方程为 ; ( 2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F ( 0 , -2 ),求它的标准方程。 例 1 的变式;①已知抛物线为 y=2x 2 , y=ax 2 ,( a≠0 )求其焦点坐 标和准线方程? ②求标准方程:⑴准线为 x=2 ⑵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2 ③若抛物线 y 2 =2px 上一点( 4 , m ),到准线的距离为 6 ,求 m 的 值 教学意图; 对教材中例 1 进行讲解补充,通过填空题, 变式题等 形式, 让学生掌握抛物线标准方程基本求法及已知抛物线方程如何求 解其准线、焦点,巩固对抛物线的理解;讲解顺序为由例 1 ①讲变 式①,由例 1 ②讲解变式②,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有利于学 生接受与掌握。
Ⅳ、反馈练习 P132 课后练习第 3.4 题 补充练习题: 1 、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抛物线的方程: ①焦点是 F ( 0 , 3 ) ②准线方程是 ③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3 2 、求下列形式的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① y 2 =20x ② x 2 +8y=0 ③ 2y 2 +5x=0 教学意图: 通过随堂练习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 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⑴ 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抛物线的定义、 焦点、准线、标准方程等基本知识及其 相互联系; ⑵ 理解 p 的几何意义,即焦点到准线的 距离, p>0 ; ⑶ 掌握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方法,要 注意恰当选好坐标系。
五、课后作业 P133 页 2 、 3 、 4 题 六、板书设计 §8.5.1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一 ) 抛物线定义 例题 标准方程推导 练习题 课堂小结 教学意图: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 不仅使学生了解知识发展的 “ 序 ” ,而且能准确地 把握 知识的重难点及关键。
结束语 :以上我仅从 “ 教材、学生、教学法、 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 等六方面说 明了 “ 教什么 ” 和 “ 怎么教 ” ,阐明了 “ 为什么这么 教 ” 。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 贵意见。
谢谢,请多指教!谢谢,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