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数 据 处 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六章 回归分析.
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PowerPoint 统计学.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一、能线性化的多元非线性回归 二、多元多项式回归(线性化)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预测与决策分析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 Analysis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一次函数的图象复习课 南华实验学校 初二(10)班 教师:朱中萍.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曲线拟合 Curve fitting 2002级研究生《医学统计学》.
第12章 回归直线.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第二章 回归模型 法、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式及相关性质、对模型的经济意 义检验和统计检验,能应用Eviews软件进行最小二乘估计与统
第2章 一元线性回归 2 .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2 .2 参数 的估计 2 .3 最小二乘估计的性质 2 .4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第十章 方差分析.
统 计 学 (第三版) 2008 作者 贾俊平 统计学.
第七章 参数估计 7.3 参数的区间估计.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习题 一、概率论 1.已知随机事件A,B,C满足 在下列三种情况下,计算 (1)A,B,C相互独立 (2)A,B独立,A,C互不相容
数列.
抽样和抽样分布 基本计算 Sampling & Sampling distribution
9.1 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9.2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9.3 多元线性回归与复相关分析 9.4 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回归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模型分类问题 Presented by 刘婷婷 苏琬琳.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第4章 Excel电子表格制作软件 4.4 函数(一).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3.1.2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1.了解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三章 两变量线性回归.
第四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第一部分:概率 产生随机样本:对分布采样 均匀分布 其他分布 伪随机数 很多统计软件包中都有此工具 如在Matlab中:rand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例题2-15讲解 主讲人 束美其.
§5.2 抽样分布   确定统计量的分布——抽样分布,是数理统计的基本问题之一.采用求随机向量的函数的分布的方法可得到抽样分布.由于样本容量一般不止2或 3(甚至还可能是随机的),故计算往往很复杂,有时还需要特殊技巧或特殊工具.   由于正态总体是最常见的总体,故本节介绍的几个抽样分布均对正态总体而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回归分析实验课程 (实验三) 多项式回归和定性变量的处理.
*第十节 最小二乘法 第九章 问题的提出: 已知一组实验数据 求它们的近似函数关系 y=f (x) . 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四) 高二数学 选修2-3 第三章 统计案例.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数学模型实验课(二) 最小二乘法与直线拟合.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3章 数 据 处 理

1.列表法 2.作图法 3.逐差法 4.最小二乘法

一、列表法 例: 通过测量温度t和在温度t下铜的电阻Rt来测量铜的电阻温度系数,得到t与Rt的数据列表如下: 表中数据均为有效数字

一、列表法 要求: 要把原始数据和必要的 运算过程中的中间结果 引入表中。 必须标明个符号所代表 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 明单位。 必须标明个符号所代表 的物理量的意义,并写 明单位。 表中的数据要正确地反 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

作图法

1.作图规则 ①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测量数据中的可靠数字在图上也应是可靠的,即图纸上一小格对应数据中可靠数字的最后一位,而误差位在小格之间估计。

1.作图规则 ②标明坐标轴和图名

1.作图规则 ③标点

2.作图规则 ④连线

3.作图举例 直角坐标举例。测得铜电阻与温度对应的一组数据如表所示,试用直角坐标作图表示出电阻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例:

在图中任选两点 和 , 将两点代入式中可得: 由于有x=0的坐标点,故 最后,得到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2.用电势差计校准量程为1mV的毫伏表,测量数据如下(表中单位均为mV)。在如图所示的坐标中画出毫伏表的校准曲线,并对毫伏表定级别。 毫伏表读数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电势差计读数 0.1050 0.2150 0.3130 0.4070 0.5100 修正值△U 0.005 0.015 0.013 0.007 0.010 毫伏表读数 电势差计读数 修正值△U 0.600 0.700 0.800 0.900 1.000 0.6030 0.6970 0.7850 0.8920 1.0070 0.003 -0.003 -0.015 -0.008 0.007

毫伏表的级别为: 为1.5级表

三、逐差法 1.逐差法的含义 把实验测量数量(因变量)进行逐项相减或依顺序分为两组实行对应项测量数据相减之差作因变量的多次测量值。然后求出最佳值——算术平均值的处理数据的方法。

例: 伏安法测电阻,试用逐差法求出电流I的最佳值并算出电阻R

解: 根据伏安公式 ①.若按逐项相减,则有

②.若按顺序分为两组(1~5为一组,6~10为一组) 实行对应项相减,其结果如表: 可以利用这种分组法计算因变量 的平均值 根据欧姆定律得

2.有关逐差法的几点说明 ①作用: ②优点: ③使用条件: 自变量等间隔变化(对一次逐差必须 是线性关系,否则先进行曲线改直) 验证函数是否线性关系(一次逐差) 用数据进行直线拟合(一次逐差) ②优点: 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取平均的效果) ③使用条件: 自变量等间隔变化(对一次逐差必须 是线性关系,否则先进行曲线改直)

四、最小二乘法 近性计算法比较: 作图法: 直观、简便。但主观随意性大(粗略) 逐差法: 粗略的近似计算方法(要满足一定条件) 作图法: 直观、简便。但主观随意性大(粗略) 逐差法: 粗略的近似计算方法(要满足一定条件) 回归分析法: 最准确的计算方法

1.回归分析法定义: 步骤: 由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数据,通过计算确定其函数关系的方法。 1.推断函数形式(回归方程) 如 y=a+bx (线性关系) y=aebx+c (指数关系) 2.由实验数据确定参数a、b、 c等的最佳值。 3.根据实验数据检验函数关系 是否合理。

2.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 (1)最小二乘法原理 给定函数关系为 y = a + bx

(2)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拟合) …... 函数形式 实验数据为 由于x和y的测量存在误差,将 代入(1)式,等式两边并不相等。 等式两端的差值用 表示,则 …...

按最小二乘法原理,a、b最佳值应满足: (2) (2)式对a和b求偏导应为0。 由于 最小, 整理后得 (3)

由于 代入(3)式有:

(3)相关系数r 相关系数:定量描述x、y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好坏 式中 r>0 拟合曲线斜率为正 r<0 斜率为负

(4)举例 还是以铜电阻~温度关系为例,测得的一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Rt和t的函数关系为Rt=a+bt,试用最小二乘法求出a、b。

如果把数据代入计算γ的公式中就可得到γ的值为0.999。说明它们的线性关系良好。 解: 如果把数据代入计算γ的公式中就可得到γ的值为0.999。说明它们的线性关系良好。

3. 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 因此,必须对回归方程的拟合情况或效果作显著性检验。 其理论基础就是总平方和的分解,即

表示n个y1、y2、…、yn与 之间的差异,当 各个yi已知时,它是一个定值,称为总平方 和,记作SST。

通过回归已经达到了最小值,称为剩余平 方和,记作SSE。 称为回归平方和,记作SSR。

因此,SST=SSE+SSR。 如果SSR的数值较大,SSE的数值便比较 小,说明回归的效果好;如果SSR的数值 较小,SSE的数值便比较大,说明回归的 效果差。

可以推出:r>0时b>0,x增加时Y的观测值 值呈减少的趋势。因此r>0时称x与Y正相关, r<0时称x与Y负相关。 综上所述,如果设H0为β=0,也就是假设 x与Y不是线性关系,则可以用以下三种实质 相同的方法检验线性回归方程的显著性,且 当检验的结果显著时x与Y的线性关系显著, 回归方程可供应用;当检验的结果不显著时 x与Y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回归方程不可应用。

⑴ F检验法: 当H0为真时, 且SSR与SSE相互独立;因此,当H0为真时, 当F≥F1-α(1,n-2)时应该放弃原假设H0。

(2)t检验法: 当H0为真时, 当|t|≥t1-0.5α(n-2)时应该放弃原假设H0。

(3)r检验法: 根据x与Y的观测值的相关系数 可以推出 当H0为真时,

当F≥F1-α(1,n-2)或|r|≥rα(n-2)时应该放 弃原假设H0,式中的 可由r检验用表中查出。 因此,r常常用来表示x与Y的线性关系在x 与Y的全部关系中所占的百分比,又称为x 与Y的观测值的决定系数。

4.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点预测和区间预测 若线性回归作显著性检验的结果是放弃H0, 也就是放弃回归系数β=0的假设,便可以 利用回归方程进行点预测和区间预测,这是 人们关注线性回归的主要原因之一。 ⑴ 当x=x0时, Y0的观测值y0的点预测是无偏的。

⑵ 当x=x0时,用适合不等式P{Y0∈(G,H)}≥ 1-α的统计量G和H所确定的随机区间(G,H) 预测Y0的取值范围称为区间预测,而(G,H)称 为Y0的1-α预测区间。 若Y0与样本中的各Yi相互独立,则根据 Z=Y0-(a+bx0)服从正态分布,E(Z)=0, Z与SSE相互独立,

可以导出 因此,Y0的1-α预测区间为 a+bx0±Δ(x0),

第5 可化为线性的非线性回归   一、回归方程的建立     对有些模型,如:

等,y对自变量x都不是线性的,但y对参数 和 而言是线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需把ex、㏑x、x2等视作变量,用简单的代换就可将上述模型化为线性模型 对于另外一些模型,如

等,虽然y对x和参数        都不是线性的,但也可通过适当变换化为线性模型。对于上述这些可化为线性模型的回归问题,一般先将其化为线性模型,然后再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的估计值,最后再经过适当的变换,得到所求回归曲线。

等,虽然y对x和参数        都不是线性的,但也可通过适当变换化为线性模型。对于上述这些可化为线性模型的回归问题,一般先将其化为线性模型,然后再用最小二乘法求出参数的估计值,最后再经过适当的变换,得到所求回归曲线。

在熟练掌握最小二乘法的情况下,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曲线类型和怎样将其转化为线性模型。确定曲线类型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根据专业知识,从理论上推导或凭经验推测、二是在专业知识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通过绘制和观测散点图确定曲线大体类型。  常用的可变换为线性的曲线主要有六种,其曲线图形参见图2-4-1,其变换式列于表2-4-1,,供读者使用时参考。

表2-4-1各种非线性回归模型                                                                                                                

本章小结 列表法 作图法 逐差法 最小二乘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