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履带车辆行驶理论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1-2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1-3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和心域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平面向量.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一、驱动力 车辆总体动力学主要研究车辆总体的受力情况及力的转移变化、平衡规律。 车辆的行驶方程为: 汽车的驱动力为:
汽车动力学.
第2章 汽车行驶理论.
道路勘测设计 冯晓新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
第一章 地面-轮胎力学. 第一章 地面-轮胎力学 问题回顾 汽车六大性能: 1.计算汽车的通过性时,满载还是空载? 2.发动机与轮胎的受力是什么关系?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小组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汽车底盘维修(行驶、转向、制动系统) 检查转向器的润滑油情况 建议学时:0.25 学时.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3.1 习 题(第三章)
看一看,想一想.
直流無刷馬達的選擇.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线 性 代 数 厦门大学线性代数教学组 2019年4月24日6时8分 / 45.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注意:这里的F合为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
§8.3 不变因子 一、行列式因子 二、不变因子.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摩 擦 (Friction).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第十章 机械的摩擦、效率与力分析 Mf = F21r =fvQr F21=fN21=fQ/sinθ=fvQ
四 电动机.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小型旋挖钻机YG80-15H.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l1 // l2 l1 ⊥ l2 k1与k2 满足什么关系?
Sssss.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履带车辆行驶理论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1-2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1-3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和心域 §1-4履带车轮的行驶阻力 §1-5履带车辆的附着性能

§1-1履带车辆行驶原理 一、驱动力距与传动系效率 二、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ηm=PK÷Pe=( MK×ωK )÷( Me×ωe )=(MK÷Me) ×im 一、驱动力距与传动系效率 驱动力矩MK:发动机通过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上的力矩称。  传动系效率ηm : ηm=PK÷Pe=( MK×ωK )÷( Me×ωe )=(MK÷Me) ×im 式中:ωK——驱动的角速度;    ωe——发动机曲轴的角速度;    Me——发动机的有效力矩。    im——传动系总传动比,它是变速箱、中央传动和最终传动     各部分传动比的乘积。 当车辆在水平地段上作等速直线行驶时,其驱动力矩MK可由下式求得: MK=ηm×Me×im 发动机的功率经过传动系传往驱动轮时,有一定的损失,这一功率损失主要由齿轮啮合的摩擦阻力、轴承间摩擦阻力、油封和轴间摩阻阻力以及齿轮搅油阻力等原因所造成

二、履带车辆的行驶原理 切线牵引力产生 驱动段效率

切线牵引力产生 为了便于说明行驶原理,参看图1-1所示 图1-1履带式拖拉机行驶原理图 履带式车辆是靠履带卷绕时地面对履带接地段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车辆前进的。 可将履带分成几个区段。1~3为驱动段,4~5为上方区段,6~8为前方区段,8~1为接地段或称支承段。

车辆行驶时,在驱动力矩MK作用下,驱动段内产生拉力Ft即: Ft=MK÷rK。 对车辆来说,拉力Ft是内力,它力图把接地段从支重轮下拉出,致使土壤对接地段产生水平反作用力。这些反作用力的合力FK叫做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其方向与行驶方向相同。 参看图1-2所示 履带式车辆就是在FK作用下行驶的。 所谓动力半径是切线牵引力线到轮心的距离。

取驱动轮为研究对象(不及损失),如下图所示: 则有:Ft=F’t cosΨ    MK= F’t × rK

取支重轮为研究对象(不计损失),如下图所示: 则有:FK=Ft     FΣ水平= FK-Ft×cosΨ

如果不计损失,推动机体前进的力应该是水平方向受力之和,即:     Ft +FΣ水平= F’t cosΨ +FK-Ft’×cosΨ =FK

FK=ηr ×Ft=(ηr×MK) ÷rK =(ηr×ηm×im×Me) ÷rK 驱动段效率 由于动力从驱动轮经履带驱动段传到接地段时,中间有动力损失,如果此损失用履带驱动段效率ηr表示,则履带式车辆的驱动力FK(以下称为切线牵引力)可表示为: FK=ηr ×Ft=(ηr×MK) ÷rK =(ηr×ηm×im×Me) ÷rK 此式也适用于轮式车辆,不过此时ηr=1。

§1-2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 一、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 二、履带行走机构的动力学

一、履带行走机构的运动学 理论速度 实际速度 滑转率

理论速度 参看图1-3

卷绕履带最大速度值 当履带处于图中1所示的位置时,履带速度达最大值,并等于: V1=ro×ωk (m/s ) 式中:r0—驱动链轮的节圆半径m ; ωk—驱动链轮的角速度l/s 。

卷绕履带最低速度值 当履带处于图中2所示的位置时,履带速度最低,等于: V2=ro×ωK×cosβ÷2=V1×cosβ÷2 (m/s ) 式中:β—驱动链轮的分度角 β=360°÷Zk; ZK—驱动链轮的有效啮合齿数。

将车辆履带在地面上没有任何滑移时,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称为理论行驶速度VT,它在数值上应等于履带卷绕运动的平均速度,亦即: VT=(Zk×lt×ωk)÷( 2 π )=(Zk×lt×nk)÷60(m/s ) 式中:lt—链轨节矩,m; ωk—驱动轮角速度,l/s; nk—驱动轮转速,r/min。 由此可见,即使驱动轮作等角速旋转(ωK=常数),台车架的相对运动也将呈现周期性的 变化,从而使车辆的行驶速度也带有周期变化的性质。

实际速度 当车辆在实际工作时,履带挤压土壤并使履带在水平方向有向后运动的趋向。在履带存在向后运动的情况下,车辆的行驶速度称为实际行驶速度v,它显然应该是履带的向后速度和台车架对接地链轨的相对速度的合成速度,亦即: v=(vT-vj) (m/s ) 式中:vj—履带在地面上的向后运动速度(m/s ) 。 实际行驶速度v可以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实际行驶距离来表示。

滑转速度 履带在地面上的向后运动速度称为滑转速度vj则可用单位时间内的滑转距离来表示: vj=lj÷t 或vj=lj÷t=(lT-l) ÷t lT—在同一时间t内,车辆的理论行驶距离,它可通过下式计算: lT=rk×ωk×t=(Zk×lt×ωk×t) ÷2 π。

滑转率 履带相对地面向后运动的程度通常用滑转率δ来表示,它表明了由于履带向后运动而引起的车辆行程或速度的损失,并可由下式计算: δ=(lT-l)÷lT=1-(l÷lT) 或δ =(vT-v)÷vT=1-(v÷vT)。

二、履带行走机构的动力学 假设履带车辆在水平地面上作等速直线行驶 把车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 对履带单独进行考察 履带行走机构内部阻力分析

车辆整体受力分析 参看(图1-5)

此时作用在履带车辆上的各种外部阻力应与切线牵引力相平衡,亦即: ΣF=FK ΣF—各种外部阻力的总和; FK—切线牵引力。

对履带进行受力分析 参看(图1-6)

根据履带等速运转的平衡条件,在驱动力矩MK与切线牵引力之 间显然存在着以下的平衡关系: MK×rK=Ft=FK

履带行走机构内部阻力分析 1)各链轨节铰链中的摩擦; 2)驱动轮与链轨啮合时的摩擦; 3)导向轮和拖链轮轴承的摩擦; 4)支重轮轴承中的摩擦和支重轮在链轨上的滚动摩擦。

1)由不变的法向压力(例如由履带的预加张紧力F0和机器质量G造成的法向压力)所产生。这部分摩擦力矩与驱动力的大小无关,相关于拖动行驶时行走机构内部摩擦力矩,它可用Mr2来表示。 2)由履带的附加张紧力Ft所引起,这部分摩擦力矩Mr1近似地与驱动力矩成正比,并可方便地用一效率系数来表示。

§1-3履带接地比压和履带接地平面和心域 一、履带的接地比压 二、履带接地平面核心域 三、履带接地比压与沉陷深度的关系

一、履带的接地比压 履带的接地比压的定义 影响履带的接地比压的因素

履带的接地比压的定义 履带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垂直载荷。它直接决定机器的通过性和工作稳定性。 Pa=G÷(2×b×L) L—履带接地区段长度 ; 1.履带的接地比压的最大值受限制于工作环境,也就是土壤所容许的最大压力。 2.履带是一柔性体,其本身不能直接承受垂直载荷,垂直载荷是通过支重轮作用在履带上的,因此履带的接地比压的变化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只是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简化呈直线变化。

影响履带的接地比压的因素 机器重力与垂直外载荷所构成的合力G; 履带接地区段长度L ; 履带宽度b; 由于横向偏心距C ; 为机器纵向偏心距e ; 履带轨距B 。 1.我们忽略了,支重轮大小个数结构及履带结构履带的接地比压的影响。 2.计算过程及结论参看教材P10~P15。

二、履带接地平面核心域 定义:是履带装置两条履带接地区段几何中心周围的一个区域。只要机器重心作用在这个区域以内,履带接地区段沿长度都能承受一定的载荷;但当机器重心越出这个区域时,则履带接地区段沿长度方向只有一部分接地面积承受载荷在此情况下,最大接地比压必然大幅度增加。 参看P16图1—11

三、履带接地比压与沉陷深度的关系 M.G.Bekker经验 式 地面土壤特性及机器有关参数对履带沉陷深度的综合影响 履带沉陷深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M.G.Bekker经验 式 式中: P—试验压板接地比压,KPa; Z—试验压板沉陷深度,m; KC—土壤粘性成分所决定的变形模量,kN/m n+1; Kφ—土壤摩擦性成分所决定的变形模量,kN/m n+2; b—试验压板宽度,m; n—土壤变形指数。

§1-4履带车轮的行驶阻力 一、行驶阻力 二、行驶阻力系数 三、影响行驶阻力的因素

一、行驶阻力 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行驶阻力,一般包括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两部分。 一、机器重心位于履带行驶装置几何中心之前的行驶阻力 二、机械重心位于履带行驶装置几何中心重合时的行驶阻力 三、机器重心位于履带行驶装置几何中心之后的行驶阻力 1.所谓内部阻力,系指驱动轮、导轮、支重轮和托键轮转动时轴承内部产生的摩擦力;上述各轮与履带轨链接触和卷绕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卷绕履带时轨链销轴和销套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等。由于机器内部各运动元件相互摩擦而产生的阻力与地面土壤性质无关,在履带式工程机械的设计中,为简化计算过程,一般取内摩擦阻力系数为0.07。 2.所谓外部阻力,主要是指地面土壤由于受到履带挤压而产生的变形阻力。这是履带式机器行驶阻力的主要部分。

二、行驶阻力系数 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车辆行驶阻力与车辆的使用重量成正比,即: F’R—土壤水平变形阻力,kN; Gs—车辆使用重量,kN;

三、影响行驶阻力的因素 土壤的性质与状态; 车辆使用重量; 履带接地区段长度L ; 履带宽度b; 履带张紧度的影响; 各轮轴承、铰链的密封和润滑情况; 支重轮在连轨上滚动的损失等。

§1-5履带车辆的附着性能 一、土壤的剪切应力与位移的关系 二、切线牵引力与土壤剪切应力的关系 三、切线牵引力与滑转率的关系 四、牵引力、试验滑转曲线

一、土壤的剪切应力与位移的关系 土壤的抗剪强度 库伦剪切强度公式 剪切应力—位移曲线

土壤的抗剪强度 土壤抗剪强度:土壤在剪切力的作用下,有使土粒与土粒间,一部分土壤与另一部分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的趋势,这种相对位移受土壤抗剪强度的制约。当土壤受到剪切力时,就会在剪切表面出现抗剪应力τ。当土壤因受剪切而失效时,抗剪应力达最大值τm。 土壤抗剪强度是决定车辆在野外工作时发挥多大牵引力的主要因素。土壤抗剪强度是土壤物理机械性质的函数。同一种土壤,当含水量不同或密实程度不同时,抗剪强度也随之变化。

库伦剪切强度公式 库伦根据平面直剪试验结果,把土壤抗剪强度表示为土壤粒子间的粘着和摩擦两项组成的半经验公式,即: σ—剪切面上的垂直压强; 式中: τm—土壤抗剪强度; σ—剪切面上的垂直压强; φ—土壤内摩擦角; C—土壤内聚力。

剪切应力—位移曲线 参看图1-25

在脆性土壤上(未经搅动的紧密土壤,如坚实的砂、粉土、壤土和冻结的雪等)抗剪应力出现“驼峰”后,再降低到恒定的值,即为剩余剪切应力τr。在塑性土壤上(松散的土壤,如干砂、饱和粘土;大多数搅动过的土壤以及干雪等),则剪应力达到一定值后,基本上不变。对于这类土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的关系Janosi公式为: 式中: j—土壤的剪切位移; K—土壤的水平剪切变形模量。 培克指出,由于脆性土壤剪切曲线的驼峰对于预测正常行驶时车辆的土壤推力意义不大,故建议可把有“驼峰”的曲线圆滑化。当τm与τr相比不算过大时,可用janosi公式表示脆性土壤剪切应力—位移曲线的关系。

二、切线牵引力与土壤剪切应力的关系 参看图1—27

三、切线牵引力与滑转率的关系 滑转曲线; 附着重量; 附着力。 参看图1—28

四、牵引力、试验滑转曲线 牵引力:车辆能够发挥的或地面可以提供的推力,不是进行工作的有效力。 试验滑转曲线,参看图1—30。 切线牵引力减去行驶阻力后才是对外工作的有效力,称为牵引力FKP 。

五、影响附着性能的因素 土壤的性质与状态; 履带行驶装置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