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 ) 氨基环醇 + 氨基糖,配糖键 天然: 1 )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新霉素 2 )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 霉素、阿司米星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Advertisements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 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出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 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 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 ,发现 6-APA ,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
抗结核病药. 3 月 24 日是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宣传主题为: “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
第16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主要致病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药学部 梁 俊.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肺炎的治疗 Quintessence11.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上王镇卫生院 董小利.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药学部 2014年3月.
呼吸道感染诊断及 抗生素规范化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病房 侯芳
2011年医院流行菌株 及耐药监测情况 检验科 微生物室.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Macrolides、Lincomycins and Vancomycins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时代的楷模 —超级细菌 郭志鹏 2010年11月.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张婴元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的统称化学治疗。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医用药理学基础 (林志彬主编 第6版) 王 丽.
肺结核.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平顶山市卫校 张磊.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检测与临床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艾彪
第三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 [概述] 按合成的年代及抗菌特点分为四代。 第一代(60 年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 基糖苷类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醇环和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包括两大类: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头孢菌素.
抗生素 Antibiotics 由微生物生物合成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作用的化学物质.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onglycosides.
青霉素G(Penicillin G)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喹诺酮类代表药物.
第三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杨立志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 [体内过程] 1、吸收 氨基糖苷类为强极性化合物,水溶性大而脂溶性小,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术前准备。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2、分布 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可渗入大多数体液,但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低。该类药物在肾皮层和内耳内淋巴液及外淋巴液有高浓度积聚,而且在内耳外淋巴液中其浓度下降很慢。药物还可通过胎盘,要特别注意对胎儿的毒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 3、代谢与排泄 药物在宿主体内并不代谢。以原形由肾小球滤过排泄,尿药浓度高,可用于泌尿道感染。

[作用] 氨基糖苷类是快速杀菌剂,对静止期细菌也有较强作用 。 抗菌谱: 1、对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结核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敏感 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

2、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等革兰阴性球菌作用差;对各型链球菌作用微弱,多数肠球菌、厌氧菌对其耐药。 3、革兰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菌株对某些药物敏感。 特点: 1、本类药物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 2、为静止期速效杀菌剂 3、存在抗生素后效应

[作用机制]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机制在于干扰细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环节: 对蛋白质合成的始动、延伸、终止三个阶段均有作用,可造成细菌体内核蛋白体耗竭及蛋白质受阻。 氨基糖苷类药物还可使细菌细胞膜缺损,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和加快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转运,更加速了细菌的死亡。

[耐药性] 机制: 1、细菌产生灭活酶 2、细菌细胞壁通透性降低 [不良反应] 1、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 (耳毒性) 前庭功能障碍 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耳蜗神经损害 表现:耳鸣、听力减退甚至耳聋 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

2、肾脏损害 (肾毒性) 表现:蛋白尿、管型尿、甚至可致氮质血症和无尿 发生率: 新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 3、变态反应 链霉素:过敏性休克

4、神经肌肉阻滞 原因: 药物与钙离子络合,使体液内的钙离子含量降低 药物能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抑制乙酰胆碱释放 降低突触后膜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 5、其他 面部、口唇发麻、周围神经炎等

二、常用药物特点与应用 庆大霉素 [作用] 抗菌范围广,抗菌活性强,有较强的抗生素后效应。 细菌对其易产生耐药性

[应用] 1、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3、与青霉素合用治疗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 4、原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5、口服作胃肠道术前消毒与治疗肠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

链 霉 素 [应用] 1、与其他抗菌药合用治疗鼠疫、布鲁菌病、鼠咬热 2、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治疗结核病

阿米卡星 抗菌谱最广,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 特点: 1、对耐药菌仍有抗菌作用 2、有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 应用: 对其他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感染

第二节 多肽类 一、多粘菌素类 [体内过程] 多粘菌素口服不吸收,也不经粘膜或创面组织吸收,肌注后血药浓度较低,在肝、肾、心、肺和肌肉组织有一定浓度。主要经肾脏排泄,t1/2约为6小时。肾功能不全者,t1/2会大大延长。

[作用] 多粘菌素类属窄谱杀菌剂。 只对某些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也高度敏感。 [应用] 主要用于局部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眼、耳、皮肤、粘膜感染及烧伤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口服用于肠道术前准备。

[不良反应] 1、肾脏毒性 2、神经系统毒性 3、变态反应

二、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体内过程] 口服不吸收,肌注可引起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故一般采用静脉滴注给药。药物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内,在体内很少代谢,血浆半衰期约为6小时。药物90%以上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可延长。 [作用] 抗菌谱窄,主要对革兰阳性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应用] 1、用于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2、口服治疗难辨梭状杆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2、肾毒性 3、偶见皮疹、药热 4、口服有胃肠道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