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 ) 氨基环醇 + 氨基糖,配糖键 天然: 1 )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新霉素 2 )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 霉素、阿司米星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 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出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 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 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 ,发现 6-APA ,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抗结核病药. 3 月 24 日是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宣传主题为: “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
第16章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主要致病菌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属 军团菌属 嗜肺军团菌.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上王镇卫生院 董小利.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呼吸道感染诊断及 抗生素规范化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病房 侯芳
2011年医院流行菌株 及耐药监测情况 检验科 微生物室.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的统称化学治疗。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医用药理学基础 (林志彬主编 第6版) 王 丽.
肺结核.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平顶山市卫校 张磊.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检测与临床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艾彪
第四十一章 氨基苷类抗生素 The Aminoglycosides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 基糖苷类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醇环和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包括两大类: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头孢菌素.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onglycosides.
第三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杨立志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第十六章 抗生素 Chapter 16 Antibiotics 授课教师:艾永兴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氨基苷类抗生素 药学院.
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40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细菌的耐药与对策 温州医学院育英儿童医院 呼吸科 罗运春.
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s)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化学结构:含氨基醇环和氨基糖分子 氨基醇环 配糖键-连接成苷 氨基糖

分 类 天然来源(链霉菌和小单孢菌): 半合成品: 卡那霉素 (kanamycin)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链霉素 (streptomycin)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卡那霉素 (kanamycin)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西索米星 (sisomicin) 新霉素 (neomycin) 小诺米星 (micronomicin) 大观霉素 (spectinomycin) 半合成品: 阿米卡星 (amikacin) 奈替米星 (netilmicin)

抗菌作用和机制 抗菌谱:主要抗G-杆菌,为静止期快速杀菌药 抗菌机制: ① 多环节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 ② 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 A. 抑制核蛋白体70S始动复合物的形成,使菌体蛋白质在生物合成的早期阶段中止;抑制核糖体70S亚基解离,核糖体循环受阻; B. 在肽链延伸阶段,选择性与30S亚基上的靶蛋白结合,形成无用或异常蛋白质; C. 在终止阶段,阻碍肽链释放因子,使多肽链无法释放,导致核糖体的耗竭。 ② 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

抗菌作用特点 杀菌速度和杀菌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 仅对需氧菌有效,且抗菌活性显著强于其他类药物,对厌氧菌无效; PAE长,且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该特性或许可以说明氨基糖苷类一天给药一次的疗法与每天分次给药同样有效; 具有初次接触效应;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② 磷酸转移酶(APH) ,使游离羟基磷酸化; ① 乙酰基转移酶(AAC),使游离氨基乙酰化 耐药机制 1. 产生钝化酶 ② 磷酸转移酶(APH) ,使游离羟基磷酸化; ① 乙酰基转移酶(AAC),使游离氨基乙酰化 ③核苷转移酶(AAD或ANT),使游离羟基核苷化 使其破坏抗生素的不同和作用点,从而耐药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可分为3类: ①使游离氨基乙酰化的乙酰转移酶 ②使游离羟基磷酸化的磷酸转移酶 ③使游离羟基腺苷化的腺苷转移酶 机制:这些酶通过磷酸化、乙酰化和腺苷酸化等途径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修饰使不易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从而失去抗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钝化酶修饰 抗菌药物

耐药机制 2. 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膜蛋白结构。 3. 作用靶位改变:例细菌核糖体30S亚基靶蛋白上S12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代,对链霉素亲和力降低而耐药。

体内过程 1 口服难吸收(极性大、解离度大)---肌肉注射; 2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10%),主要分布细胞外液,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3 易透过胎盘屏障、易进入肾皮质、易进入内耳内外淋巴液; 4 体内不易代谢、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 ——原形尿排

不良反应 1 耳毒性 前庭功能损害: 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 ——多见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耳蜗功能损害: 1 耳毒性 前庭功能损害: 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 ——多见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耳蜗功能损害: 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 严重者可致耳聋 ——多见于阿米卡星和卡那霉素

2 肾毒性 ——与用量疗程密切相关 是药物在肾皮质部蓄积及对近曲小管高亲合性所致,一般可逆。 易发生人群: 老年、休克、脱水、原有肾病的患者; 合用多粘菌素、头孢第一、二代等肾毒性药物的患者

——骨骼肌收缩无力 3 神经肌肉麻痹—大剂量腹膜内或胸膜内给药或静脉滴注过快 4 过敏反应 ----机制: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抑制神经末梢Ach释放,造成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阻断。 一旦发生可用新斯的明或葡萄糖酸钙抢救。 4 过敏反应 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各种皮疹、药热等,甚至过敏性休克; 接触性皮炎:局部应用新霉素; 尤以链霉素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高(仅次于青霉素)。

常用氨基苷类药物

链霉素 streptomycin 1944年从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 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氨基糖苷类 ; 第一个治疗结核病药物:容易渗入胸腔、腹腔、结核性脓腔和干酪化脓腔 常用其硫酸盐

【抗菌活性】 对鼠疫、土拉菌病(有特效); 结核杆菌(有效,包括脓腔和干酪化脓腔) 首选联用四环素 对G-杆菌(活性低); 对鼠疫、土拉菌病(有特效); 结核杆菌(有效,包括脓腔和干酪化脓腔) 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联合青霉素) 首选

【不良反应】 最易引起过敏反应; 耳毒性常见; 其次为神经肌肉麻痹; 肾毒性发生率较低。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从小单胞菌的培养液中分离获得,口服吸收少,肾皮质中集聚药物浓度高 【抗菌特点】 铜绿假单胞菌所致严重感染(联合羧苄西林); G+:肠球菌、葡萄球菌或草绿色链球菌所致严重感染(联合青霉素或其它抗生素) 首选

【不良反应】 耳毒性 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滞 过敏反应(偶见)

卡那霉素 (kanamycin) 从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有A、B、C三种成分,以A为主。 口服吸收差,胸腔及腹腔中分布高,肾脏排泄。 【抗菌特点】 常见G-菌和 结核杆菌; 不良反应多,疗效不突出,现已被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等取代; 仅用于抗结核病的第二线药,用于对一线药物耐药的病人。

妥布霉素 (tobramycin) 从链霉菌培养液中分离获得,也可由卡那霉 素B脱氧获得。 口服难吸收,可渗入胸腔、腹腔和滑膜腔,肾脏排出。 【抗菌特点】 抗肺炎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等G-杆 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庆大霉素 但抗其它G-杆菌﹤庆大霉素 葡萄球菌有效 对耐庆大霉素菌株有效

阿米卡星(amikacin, 丁胺卡那霉素) 是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 【抗菌特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抗生素 抗菌作用﹤庆大霉素 优点:对肠道G-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多种钝化酶稳定 常用于对其它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感染 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