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synthesized antibacterial agents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磺胺类药 sulfonamides 其他合成抗菌药 甲氧苄啶,又称甲氧苄氨嘧啶 trimethoprim,TMP 硝基呋喃类 nitrofurans 硝基咪唑类 nitroazoles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化学结构 临床常用药物 第一代喹诺酮类:萘啶酸 第二代喹诺酮类:吡哌酸 第三代喹诺酮类:又称氟喹诺酮类 第四代喹诺酮类:新氟喹诺酮类 莫西沙星 (8-甲氧基) 吉米沙星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既保留了前三代抗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又明显增强了抗革兰阳性菌的活性,同时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尤其是提高了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其抗菌作用与疗效可与第三代头孢菌素媲美,有些产品的抗菌谱及抗菌力已达到或超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甚至达到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指标。
氟喹诺酮类 fluoroquinolone 氟喹诺酮类特点 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有良好的药动学过程;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临床常用药物 - 环丙沙星 - 诺氟沙星 - 培氟沙星 - 氧氟沙星 - 洛美沙星 - 氟罗沙星 - 依诺沙星 - 斯帕沙星 - 那氟沙星等
作用机制 喹诺酮类对DNA回旋酶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可阻碍DNA的复制,导致细菌死亡。
抗菌谱 G-菌作用强,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包括绿脓杆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G+球菌有显著作用,包括产酶金葡菌也有较强抗菌作用; 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良好作用
适应症 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包括单纯性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等。 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等。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包括单纯性和复杂性尿路感染、淋病、前列腺炎等。 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等。 肠道感染 腹泻、胃肠炎、痢疾,伤寒和其他沙门菌属感染。 G-菌引起的骨、关节、皮肤、软组织感染和眼、耳、鼻喉及创面感染等。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结核杆菌所致的传播性疾病治疗。
适应症 “五道”--- 呼吸道、泌尿道、生殖道、消化道、胆道 “难道”--- 骨、关节、皮肤、软组织 前列腺、难治 结核(渗透好) “五官”---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中枢神经毒性 眩晕、头痛、困倦、失眠。 变态反应 药疹、皮肤瘙痒、光敏反应 肝毒性 血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也升高 中枢神经毒性 眩晕、头痛、困倦、失眠。 变态反应 药疹、皮肤瘙痒、光敏反应 肝毒性 血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也升高 肾毒性 血浆肌酐轻度升高 影响软骨发育 含氟可致未成年动物软骨组织损害,故孕儿不宜使用。
第二节 磺胺类及甲氧苄啶 一、磺胺类 磺胺嘧啶 SD, Sulfadiazine 磺胺甲基异恶唑 SMZ, Sulfamethoxazole 第二节 磺胺类及甲氧苄啶 一、磺胺类 磺胺嘧啶 SD, Sulfadiazine 磺胺甲基异恶唑 SMZ, Sulfamethoxazole 柳氮磺吡啶 SASP, Salazosulfapyridine 磺胺嘧啶银 SD-Ag, Sulfadiazine Silver 磺胺米隆 SML, Sulfamylon 磺胺醋酰 SA, Sulfacetamide Sodium
药动学 磺胺类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同,从25%-95%,与蛋白结合率低的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如SD(磺胺嘧啶),可用于脑脊髓膜炎。 吸收后的磺胺在肝脏代谢,主要方式是游离氨基被乙酰化,乙酰化后的磺胺无抗菌活性。乙酰化物在尿中的溶解度一般都较低。 易吸收类磺胺主要由肾脏排泄,以原型排泄的药物适用于泌尿系感染。
磺胺类药——抗菌谱 细菌 少数真菌、沙眼衣原体、原虫也有效 值得注意:立克次氏体,磺胺不仅不能抑制,反而刺激其生长。 G+菌—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产气杆菌、肺炎球菌较敏感; G-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志贺菌属,大肠 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等,其中某些药物对绿脓杆菌也有效; 少数真菌、沙眼衣原体、原虫也有效 值得注意:立克次氏体,磺胺不仅不能抑制,反而刺激其生长。
磺胺类药——不良反应 泌尿系统损害 磺胺及其乙酰化物在尿中溶解度低,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损伤肾小管和输尿管,形成血尿、尿疼、尿闭等。解决的办法: 多喝水、增加药物的溶解量 同服等量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增加其溶解度。 避免长期用药 与TMP联合应用,可减少磺胺药用量 应定期检查,如查尿常规
磺胺类药——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造血系统反应 其它 皮疹、药疹等多见,偶有剥脱性皮炎及多型性红斑 大量长期服用引起粒细胞减少、再障、血小板减少 其它 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
常用磺胺类药 全身感染用磺胺药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 外用磺胺药 磺胺嘧啶SD 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首选药物 磺胺甲基异恶唑SMZ 常与TMP以5:1联合应用,药理学基础: 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药 柳氮磺吡啶 外用磺胺药 磺胺嘧啶银 磺胺米隆 磺胺醋酰 首选SD的原因: ① 抗脑膜炎球菌作用强 ②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③ 容易进入脑脊液 ⑤ 口服易吸收
第二节 磺胺类及甲氧苄啶 二、甲氧苄啶 TMP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四氢叶酸,阻止细菌核酸的合成。 第二节 磺胺类及甲氧苄啶 二、甲氧苄啶 TMP的抗菌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四氢叶酸,阻止细菌核酸的合成。 TMP常与SMZ或SD合用,与前者以1:5比例,后者以1:10比例。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和脑膜炎、败血症等。对伤寒、副伤寒也有效。TMP毒性较小。
SMZ、TMP联合应用的药理学基础 抗菌活性增加(10-几10倍) 抗菌谱扩大。 半衰期相似,血药浓度时程几乎一致SMZ(11h)和TMP(10h)。 延缓耐药性 不良反应少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 一、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 一、硝基呋喃类 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 口服吸收少,胃肠道浓度高,主要用于肠道感染,不良反应轻。但皮肤过敏难治。 呋喃妥因 血药浓度低,不适合全身感染。但尿中浓度较高,可用于尿路感染。 呋喃西林 毒性太大,只能外用。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 三、硝基咪唑类 药理作用及应用(三抗) 甲硝唑、替硝唑(tinidazole)、尼莫唑和奥硝唑等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 三、硝基咪唑类 甲硝唑、替硝唑(tinidazole)、尼莫唑和奥硝唑等 药理作用及应用(三抗) 抗滴虫作用 阴道毛滴虫感染的首选药 抗阿米巴作用 对肠内、肠外阿米巴滋养体有强大杀灭作用 抗厌氧菌 治疗盆腔炎、败血症和骨髓炎等 治疗贾第鞭毛虫病 里里外外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