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模块 微积分学的应用 第十三节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一、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二、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三、应用举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5.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 : 本节主要讨论 (5.33) 的基解矩阵的求法.
第三节 二阶线形微分方程 二阶线形齐次微分方程4.3.1 二阶线形齐次微分方程 二阶线形非齐次微分方程4.3.2 二阶线形非齐次微分方程.
积 分 的 应 用 不定积分的应用 定积分的应用 第四章 微分方程 不定积分的应用 第 一 节第 一 节 学习重点 微分方程的概念 一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一、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学习要求: 二、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5.4 微 分 一、微分概念 二、微分的运算法则与公式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 引例 一块正方形金属片受热后其边长 x 由 x 0 变到 x 0  x  考查此薄片的面积 A 的改变情况  因为 A  x 2  所以金属片面 积的改变量为  A  (x 0 
4.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案例 二、概念和公式的引出 三、进一步的练习 四、实训. 一、案例 [ 溶液的混合 ] 一容器内盛有 50L 的盐水溶液,其中含有 10g 的盐.现将每升含盐 2g 的溶液以每分钟 5L 的速度注 入容器,并不断进行搅拌,使混合液迅速达到均匀, 同时混合液以 3L/min.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一、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 解法 为微分方程的解. 分离变量法 §2 一阶常微分方程.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高等数学 重庆交通学院 (下册总复习) 冯春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第九章 重 积 分 第十 章 曲线与曲面积分 第十一章 无穷级数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 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 目 录.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1.非线性振动和线性振动的根本区别 §4-2 一维非线性振动及其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 方程
代数方程总复习 五十四中学 苗 伟.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18.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公式法).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5.3 二阶微分方程 主要内容 1.可降阶的二阶微分方程 2.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第七节 第七章 常系数 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基本思路: 求解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转化 求特征方程(代数方程)之根.
第六章 微分方程 — 积分问题 推广 — 微分方程问题.
复习 齐次方程 齐次方程的解法 化为可分离变量的方程然后求解. 可化为齐次方程的方程 其它情况, 令 化为齐次方程;
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 — 积分问题 推广 — 微分方程问题.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五节 Cramer定理 设含有n 个未知量的n个方程构成的线性方程组为 (Ⅰ) 由未知数的系数组成的n阶行列式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第四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4.3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微积分基本公式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5 广义积分
一阶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一阶微分方程的对称形式是 一阶微分方程的显式形式是 或. 一阶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是 一阶微分方程的对称形式是 一阶微分方程的显式形式是 或.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2 换元积分法 §4.3 分部积分法 §4.4 有理函数的积分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高等院校非数学类本科数学课程 大 学 数 学(一) —— 一元微积分学 第三十五讲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4.3 常系数线性方程组.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九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简介 §9.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9.2 一阶微分方程 §9.3 高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第五模块 微积分学的应用 第四节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第四模块 函数的积分学 第三节 第二类换元积分法.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2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6.4不等式的解法举例(1) 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第五模块 微分方程 第三节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一、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二、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第四节 第七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伯努利方程.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5.2.1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形如 的微分方程成为变量可 分离的微分方程. 解法 分离变量法 5.2 一阶微分方程(80)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模块 微积分学的应用 第十三节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一、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二、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三、应用举例

一、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 二阶微分方程的如下形式 y + p(x)y + q(x)y = f (x) f (x) 称为自由项,当 f (x) 0 时,称为二阶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 称为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简称二阶线性方程.             当 f (x) 恒为 0 时,称为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 简称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 简称二阶线性齐次方程. 方程中 p(x)、 q(x) 和 f (x) 都是自变量的已知连续函数. 这类方程的特点是:右边是已知函数或零,左边每一项含 y 或 y 或 y, 且每项均为 y 或 y 或 y 的一次项, 例如 y + xy + y = x2 就是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 而 y + x(y)2 + y = x2 就不是二阶线性方程.

  定理 1 如果函数 y1 与 y2 是线性齐次方程的两个解, 则函数 y = C1 y1 + C2 y2 仍为该方程的解, 其中 C1, C2 是任意常数.   证 因为 y1 与 y2 是方程 y + p(x)y + q(x)y = 0 的两个解, 所以有 与

于是有 y + p(x)y + q(x)y = 0 所以 y = C1y1 + C2y2 是 y + p(x)y + q(x)y = 0 的解.

  定义 设函数 y1(x) 和 y2(x) 是定义在某区间 I 上的两个函数, 如果存在两个不全为 0 的常数 k1和 k2, 使 k1 y1(x) + k2 y2(x) = 0          则称函数 y1(x) 与 y2(x) 在区间 上是线性相关的,否则称为线性无关. 在区间 I 上恒成立. 我们往往采用另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即看它们的比是否为常数, 考察两个函数是否线性相关, 事实上,当 y1(x) 与 y2(x) 线性相关时,有 k1 y1 + k2 y2 = 0, 其中 k1, k2 不全为 0, 不失一般性,

即 y1 与 y2 之比为常数. 反之,若y1 与 y2 之比为常数, 所以 y1 与 y2 线性相关. 则 y1 = l y2,即 y1 - l y2 = 0. 因此,如果两个函数的比是常数,则它们线性相关;                     例如函数 y1 = ex,y2 = e -x, 如果不是常数,则它们线性无关.                 所以,它们是线性无关的.

  定理 2 如果函数 y1 与 y2 是二阶线性齐次方程 y + p(x)y + q(x)y = 0 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 则 y = C1 y1 + C2 y2 是该方程的通解, 其中 C1, C2为任意常数.   证 因为 y1 与 y2 是方程 y + p(x)y + q(x)y = 0 的解, 所以,由定理 1 知 y = C1 y1 + C2 y2 也是该方程的解. 又因为 y1 与 y2 线性无关,即 y1 与 y2 之比不为常数, 所以它们中任一个都不能用另一个 ( 形如 y1 = ky2 或 y2 = k1 y) 来表示. 故C1 与C2不能合并为一个任意常数, 因此 y = C1 y1 + C2 y2 是二阶线性齐次方程的通解.

  定理 3 如果函数 y* 是线性非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则 y = Y + y*, 是线性非齐次方程的通解.   证 因为 y*与 Y 分别是线性非齐次方程 y + p(x)y + q(x)y = f (x) 和线性齐次方程 y + p(x)y + q(x)y = 0 的解, 所以有 y* + p(x)y* + q(x)y* = f (x), Y + p(x)Y + q(x)Y = 0 .

又因为 y = Y + y*, y = Y + y*, 所以 y + p(x)y + q(x)y = (Y + y* ) + p(x)(Y + y* ) + q(x)(Y + y*) = (Y + p(x) Y + q(x)Y) + ( y*  + p(x) y*+ q(x)y*) = f (x).

这说明函数 y = Y + y* 是线性非齐次方程的解, 即 y = Y + y* 是线性非齐次方程 y + p(x)y + q(x)y = f (x) 的通解. 故 y = Y + y* 中含有两个任意常数. 求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通解的一般步骤为:   (1) 求线性齐次方程 y + p(x)y + q(x)y = 0 的线性无关的两个特解 y1 与 y2, 得该方程的通解 Y=C1 y1 + C2 y2.   (2) 求线性非齐次方程 y + p(x)y + q(x)y = f (x) 的一个特解 y*. 那么,线性非齐次方程的通解为 y = Y + y*.

定理 4 设二阶线性非齐次方程为 y + p(x)y + q(x)y = f1 (x) + f2 (x), ① y + p(x)y + q(x)y = f1 (x), ② 和 y + p(x)y + q(x)y = f2 (x) ③ 的特解, 则 是方程 ① 的特解.

证 因为 y1* 与 y2* 分别是② 与 ③ 的特解, 所以有 y1* + p(x)y1* + q(x)y1* = f 1(x), 与 y2* + p(x)y2* + q(x)y2* = f 2(x) . 于是有 = [y1* + p(x)y1* + q(x)y1*] + [y2* + p(x)y2* + q(x)y2*] = f 1(x) + f 2(x) , 即 y1* + y2* 满足方程 ①,

二、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如果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为 y + py + qy = f(x) , 则称该方程为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其中 p、 q 均为常数,

1.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的解法 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为 y + py + qy = 0 . ④ 考虑到左边 p,q 均为常数, 我们可以猜想该方程具有 y = erx 形式的解,其中 r 为待定常数.  将 y = rerx, y = r2erx 及 y = erx 代入上式, 得 erx (r2 + pr + q) = 0 . 由于erx  0,因此,只要 r 满足方程 r2 + pr + q = 0, ⑤                  y = erx 就是④式的解. 即 r 是上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                   特征方程根称为特征根. 方程⑤称为方程④的特征方程.

1 特征方程具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r1 与 r2, 即 r1  r2. 都是 ④的解, 那么,这时函数 所以 y1 与 y2 线性无关, 因而它的通解为 即 2 特征方程具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这时,由特征根可得到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的一个特解 y1 = erx. 还需再找一个与 y1 线性无关的特解 y2, 将 y2 及其一阶、二阶导数 y2 = (uerx) = erx(u(x) + ru(x)), 为此,设 y2 = u(x)y1, 其中 u(x)为待定函数. y2 = erx (u(x) + 2ru(x) + r2u(x)), 代入方程 y+ py + qy = 0 中,得

注意到 是特征方程的重根, 所以有 r2 + pr + q = 0 及 2r + p = 0. 且 erx  0, 因此只要 u(x) 满足 则 y2 = uerx就是 ④式的解, 为简便起见,取方程 u(x) = 0 的一个解 u = x, 于是得到方程 ④且与 y1 = erx 线性无关的解 y2 = xerx.  因此,④式的通解为

  3 特征方程具有一对共轭复根 r1 = a + ib 与 r2 = a – ib . 这时有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 y1 = e(a + ib )x 与 y2 = e(a - ib )x. 为了便于在实数范围内讨论问题, 这是两个复数解, 我们再找两个线性无关的实数解. 由欧拉公式 (这公式我们将在无穷级数章中补证),可得

于是有 由定理 1 知,以上两个函数 eax cosbx 与 eax sinbx 均为 ④ 式的解,  因此,这时方程的通解为 且它们线性无关.

上述求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通解的方法称为特征根法,其步骤是: (1) 写出所给方程的特征方程; (2) 求出特征根;   (3) 根据特征根的三种不同情况,写出对应的特解,并写出其通解.

例 1 求方程 y - 2y - 3y = 0 的通解.   解 该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r2 - 2r – 3 = 0, 它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r1 = - 1, r2 = 3,   其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为 y1 = e- x 与 y2 = e3x, 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例 2 求方程 y - 4y + 4y = 0 的满足初始条件 y(0) = 1, y(0) = 4 的特解. 它有重根 r = 2.   解 该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r2 - 4r + 4 = 0, 其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解为 y1 = e2x 与 y2 = xe2x, 所以通解为 求得 将 y(0) = 1,y(0) = 4 代入上两式,得 C1 = 1,C2 = 2, 因此,所求特解为 y = (1 + 2x)e2x.

例 3 求方程 2y + 2y + 3y = 0 的通解.   解 该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2r2 + 2r + 3 = 0,它有共轭复根 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的解为 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例 4 求方程 y + 4y = 0 的通解.   解 该方程的特征方程为 r2 + 4 = 0,它有共轭复根 r1,2 =  2i. 即a = 0,b = 2.  对应的两个线性无关的解 y1 = cos 2x. y2 = sin 2x. 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2.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的解法 1 自由项 f (x) 为多项式 Pn(x). 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为 y + py + qy = Pn(x), ⑥ 其中 Pn(x) 为 x 的 n 次多项式. 因为方程中 p、q 均为常数且多项式的导数仍为多项式, 所以可设 ⑥ 式的特解为 其中 Qn(x) 与 Pn(x) 是同次多项式, 当原方程 ⑥ 中 y 项的系数 q  0 时, k 取 0; 当 q = 0,但 p  0 时, k 取 1; 当 p = 0, q = 0 时,k 取 2.

例 5 求方程 y - 2y + y = x2 的一个特解. 解 因为自由项 f (x) = x2 是 x 的二次多项式, 且 y 的系数 q = 1  0,取 k = 0 . 所以设特解为 则 代入原方程后,有

比较两端 x 同次幂的系数,有 解得 A = 1,B = 4,C = 6. 故所求特解为

例 6 求方程 y + y = x3 – x + 1 的一个特解.   解 因为自由项 f (x) = x3 – x + 1 是一个 x 的三次多项式, 且 y 的系数 q = 0, p = 1  0,取 k = 1. 所以设方程的特解为 则 代入原方程后,有

比较两端 x 同次幂的系数: 解得 故所求特解为

2 自由项 f (x) 为 Aeax 型 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为 y + py + qy = Aeax, ⑦ 其中 a,A 均为常数.   由于 p,q 为常数,且指数函数的导数仍为指数函数, 因此,我们可以设 ⑦ 的特解 其中 B 为待定常数, 当 a 不是 ⑦ 式所对应的线性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 r2 + pr + q = 0 的根时,取 k = 0; 当 a 是其特征方程单根时,取 k = 1; 当  是其特征方程重根时,取 k = 2.

解 a = 2 它不是特征方程 r2 + r + 1 = 0 的根,取 k = 0, 所以,设特解为 例 7 求方程 y + y + y = 2e2x 的通解.   解 a = 2 它不是特征方程 r2 + r + 1 = 0 的根,取 k = 0, 所以,设特解为 则 . B 7 2 = 代入方程,得 故原方程的特解为

解 a = 1 是特征方程 r2 + 2r - 3 = 0 的单根,取 k = 1, 例 8 求方程 y + 2y - 3y = ex 的特解.   解 a = 1 是特征方程 r2 + 2r - 3 = 0 的单根,取 k = 1, 所以,设特解为 则 , 4 1 = B 代入方程,得 故原方程的特解为

3 自由项 f (x) 为 eax (Acos wx + Bsin wx)型 设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方程为 y + py + qy = eax (Acos wx + Bsin wx), ⑧ 其中 a,A ,B 均为常数.   由于 p,q 为常数,且指数函数的各阶导数仍为指数函数,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导数也总是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 因此, 我们可以设 ⑧有特解 其中 C,D 为待定常数. 当 a + wi 不是 ⑧ 式所对应的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的根时, 取 k = 0, 是根时, 取 k = 1, 代入 ⑧ 式,求得 C 及 D.

例 9 求方程 y + 3y - y = ex cos 2x 的一个特解.   解 自由项 f (x) = ex cos 2x 为 eax(Acoswx + Bsinwx) 型的函数, 且 a + wi = 1 + 2i,它不是对应的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的特征方程 r2 + 3r – 1 = 0 的根, 取 k = 0,所以设特解为 则

代入原方程,得 比较两端 cos 2x 与 sin 2x 的系数,得 解此方程组,得 故所求特解为

例 10 求方程 y + y = sin x 的一个特解.   解 自由项 f (x) = sin x 为 eax(Acoswx + Bsinwx) 型的函数,且 a = 0,w = 1, 且 a + wi = i 是特征方程 r2 + 1 = 0 的根, 取 k = 1,所以,设特解为 则 代入原方程,得

比较两端 sinx 与 cosx 的系数,得 故原方程的特解为 而对应齐次方程 y + y = 0 的通解为 Y = C1cosx + C2sinx. 故原方程的通解为

例 11 方程 y + 4y = x +1 + sinx 的通解.   解 自由项 f (x) = x +1 + sinx可以看成 f1 (x) = x +1 和 f2 (x) = sin x 之和, 所以分别求方程 y + 4y = x +1, ⑨ 和 y + 4y = sin x . ⑩ 的特解. 方程 ⑨ 的特解易求得, 设方程 ⑩ 的特解为

代入⑩,得 3Asin x = sin x. 所以 得原方程的特解

  原方程所对应的线性齐次方程为 y + 4y = 0,其通解为 Y = C1cos 2x + C2sin 2x, 故原方程的通解为

三、应用举例 例 12 弹簧振动问题 设有一个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着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例 12 弹簧振动问题   设有一个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着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     当弹簧处于平衡位置时,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弹性恢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O 设给物体一个初始位移 x0 初速度 v0, 则物体便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上下振动. 已知阻力与其速度成正比, 试求振动过程中位移 x 的变化规律.

  解 建立坐标系,平衡位置为原点, 铅垂方向为 x 轴的正向,则物体位移 x 是时间 t 的函数 x = x(t). 弹性恢复力 f1 与阻力 f2, 物体在振动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其中 k 为弹性系数大于 0, 由胡克定律知, f1= - kx, 负号表示弹性恢复力与位移 x 方向相反; 其中 m 为比例系数大于 0 ( 或称阻尼系数 ), 阻力 f2 与速度 v 成正比, f2= - mv, 负号表示阻力 f2 与速度 v 方向相反,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 ma,知 ma = - kx – mv, 其中 a 为加速度, v 为速度,

那么,上式变为                     则上式方程可表示为 这里 n,w 为正常数, 是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方程, 称为振动的微分方程, 其根为 它的特征方程为 r2 + 2nr + w2 = 0,

由题意列出初始条件 于是,上述问题化为初值问题:

下面分三种情况来讨论 1 大阻尼情形,即 n > w . 是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2 临界阻尼情形,即 n = w. 这时,特征根 r1 = r2 = - n,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3 小阻尼情形,即 n < w . 这时,特征根为共轭复数 所以方程的通解为 上式也可写成

对于 1, 2 情形,x(t) 都不是振荡函数, 即物体随时间 t 的增大而趋于平衡位置. 且当 t  +  时, x(t)  0,  对于 3 的情形,虽然物体的运动是振荡的,  但它仍随时间 t 的增大而趋于平衡位置,  总之,这一类振动问题均会因阻尼的作用而停止,            称为弹簧的阻尼自由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