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tical Liberalism John Rawl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經歷護法運動的挫折,孫中山如何調整 反軍閥的策略? 要對抗軍閥,就先 要擴大革命的力量! 國民黨被袁世凱解散 (1912 年 ) 中華革命黨 (1914 年 ) 中國國民黨 (1919 年 )
Advertisements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红色的起点—— 北大红楼 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 報告人:海巡署政風處 王筱妮.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和构建和谐社会 —关于民生问题的思考
網路鄉民的正義 之 正義、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中州資管 黃昭義 2013/10/24.
讀書報告: 正義 一場思辨之旅 行政院衛生署胸腔病院 家庭醫學科 陳照臨.
第 4 章 民初政局與社會變遷 一、袁世凱與洪憲帝制 二、軍閥統治與南北分裂 三、清末民初的社會與經濟 四、新文化運動 五、五四運動.
“初中历史课堂有效讨论” 课例展示 执教者 95中江涛.
羅爾斯正義論背景.
公德與和諧社會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第四課 1 公共利益 彰化高中
西方哲學人文經典選讀 課程網頁:
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 组员:黄心雨、蔡浩然、彭春皓、孙昱.
行政學概論報告-第八章 第九組 指導老師:蕭宏金老師 A許惠鈞 A蔡亞庭 A陳筱勤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1915年) ——标志新文化运 动的开始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政治 politics.
形势 任务 要求 园区二中2014秋季开学工作.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色彩性格 -----发挥你的最佳本色 我相信生命是最富有情趣的旅程。 他可以成为你梦想不到、更美妙的旅程;
職場倫理 課程網頁:
我們最常去的地方還是我的故鄉苗栗, 您知道春天的樟樹是什麼香味嗎?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
回顾与交流 2013年10月15日.
陈独秀与《新青年》 “德先生”与“赛先生” “打倒孔家店” 鲁迅与《狂人日记》 胡适与白话文 文化平民化
老師的啟示.
无锡教育网网友座谈 – 愿教育回归 蔡蕾.
学习世界史的要求: 1、认真听课,认真记笔记 2、注意联系时事来学习 3、注意与中国史之间的联系.
使徒行传罗马书小测验 一、 保罗写罗马书时曾经去过罗马几次? 1.一次 2.三次 3.四次 4.零次 5.两次 二、罗马书是在哪里写成的?
小组社会工作 —过程 1.
公民行動課程與教學 陳俊宏 12/18/2013.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羅爾斯正義論 第1週 課程導論.
閱讀書香 生涯飛揚 職涯好書導讀活動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 林育諄助理教授
宜蘭縣衛生及社會福利施政藍圖 創意生活 綠色生活 健康生活 友善生活 主 軸 面 向 安心社會 生活安心 照護安心 醫療安心 施政綱領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研究倫理審查說明 顧長欣博士 教育部大專院校研究倫理審查組織查核辦公室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回顾近代化的历程: 1840年,帝国主义的炮声, 惊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不屈不挠的中国人, 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但是,
政治哲學 劉俊麟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第十五講:羅爾斯「正義論」(一)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第7週:John Rawls The Case for Equality
道德思考與應用 課程網頁: 第十一週::羅爾斯的正義理論 正義的社會為什麼應該照顧弱勢族群?
第四节 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本节内容: 一、泰勒 ( Taylor ) 级数 二、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第十二章 两类问题: 在收敛域内 求 和
倫理傳統簡介 婆羅門-印度教 佛教 早期中國傳統 猶太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羅爾斯的正義論.
道德推理 課程網頁: 第十二、十三講: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第14章 總體經濟政策之爭論:法則與權衡性.
課題一 學術思想的發展 認識中國學術思想的發展概況: 1)先秦學術百家爭鳴(主要認識 儒、墨、道、法四派的學說概要) 2)漢武帝的尊儒
第12週 LectureⅥ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1-5
第十六講:羅爾斯「正義論」(二) 台大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
感受历史,肩负未来.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研究倫理審查說明 顧長欣博士 教育部大專院校研究倫理審查組織查核辦公室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知識正義-資訊落差 林能山 編輯-國際合作組, 國家圖書館.
C2 多元文化教育 的理論基礎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文化。.
自由主義第十二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II) By John Rawls.
第 13 單元:威爾‧金里卡<公民教育>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By Will Kymlicka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第17週 Lecture Ⅷ The Basic Liberties and Their Priority §10-12
職場倫理 課程網頁: 第五週 道德理論Ⅰ: 效益主義.
主題四: 教育發展與大學學群 報告人: 張明敏老師.
自由主義(liberalism) 課程網頁:
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 課程網站:
罗尔斯的正义论.
同學意見---快樂是: 自由 考試成績好 得到讚賞:例如老師、父母、朋友 有書看 有錢用,有東西吃 目標達到:例如比賽勝利.
第10週 LectureⅤ The Priority of Right and Ideas of the Good §1-5
雲端架構對企業外部管理與內部管理的改變.
A Theory of Justice (2) John Rawls.
自由主義第十講 課程網頁: A 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I) By John Rawl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olitical Liberalism John Rawls

一、羅爾斯的挑戰 (一)社群論(communitarianism)的批評 1・社群論的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1・社群論的主要人物及代表作:  Michael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1982)  Alasdair MacIntyre, After Virtue (1981)  Charles Taylor, Philosophical Papers (1985)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1983) Sandel批評的對象就是羅爾斯,而其他三人批評的重點是針對自由主義本身。

一、羅爾斯的挑戰 2・Sandel的主要論點:羅爾斯建立在一個錯誤的人觀(conception of person)  (1)原初立場的立約者是一個完全抽離的主體(radically disembodies subject),自我先於目的。  (2)自我認同是由社群文化塑造的,自我認同是發現(discover),而不是選擇。

一、羅爾斯的挑戰 (二)多元文化論(multiculturalism):  1・Iris M. Young的差異政治(politics of difference):自由主義的平等只是形式,是一種同化論(assimilation),要求差別對待弱勢族群,才是真正的平等。

一、羅爾斯的挑戰 2・Charles Taylor的肯認政治(politics of recognition):承認文化和族群的特殊性、肯認不同文化和族族的平等價值。

二、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一)幾個轉變 1・正義理論的目的:羅爾斯將其正義原則的適用對象,侷限在當代憲政民主社會,而不是適用於所有的社會。  1・正義理論的目的:羅爾斯將其正義原則的適用對象,侷限在當代憲政民主社會,而不是適用於所有的社會。  2・論證的前提是當代民主社會的兩個直觀概念:不預設任何形上學主張,所以是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   (1)社會是自由平等公民之間的公平合作體系;   (2)人是自由平等公民。  3・社會基本必需品:以作為一個自由平等公民所必備的能力為依據。

二、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二)構成政治性格的元素  1・原初立場是 a device of representation:呈現自由、平等、理性的公民。  2・強調公民道德:容忍、相互尊重、公平感和公民性(civility)。  3・區別全面性(comprehensive)學說和政治性學說。  4・區別簡單多元(simple pluralism)和合理多元(reasonable pluralism)。  5・強調其理論是一個政治性的正義觀,是合理的全面學說所達成的重疊共識(overlapping consensus)。 

二、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 (三)公共理性(public reason)和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1・政治證成的核心是公共推理。  2・互惠性:提出的理由是公民共享的,論理各方以公共理由論辯,展現公民性,也表示對他人的尊敬。  3・公共理性是多不是一,民主決策是合理的最後手段。

三、對多元文化論的回應 (一)羅爾斯並沒有對多元文化論的挑戰提出任何回應,他似乎認為以集體為單位的團體或族群,都是屬於個人自由結社的結果,因此自由主義政府不必保障特殊群體的存活。

三、對多元文化論的回應 (二)Will Kymlicka是處理多元文化論挑戰最具代表的自由主義者,他站在羅爾斯基礎上,調和自由主義和多元文化論:  1・將文化當成一個重要的社會基本必需品;  2・區別內在限制(internal restrictions)和外在保障(external prot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