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SS ANALYSIS OF PRESSURE VESSEL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等数学( XJD )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高等数学( XJD ) 求导法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求导方法 高阶导数 微分法则 导数与微分关系图导数与微分关系图.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七节 函数的微分 一 、微分 概念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 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 式与 微分运算法则 四 、小结.
1 热烈欢迎各位朋友使用该课件!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 工科高等数学 广州大学袁文俊、邓小成、尚亚东.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2 分子的热运动.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STRESS ANALYSIS OF PRESSURE VESSELS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 函数的四则运算的微分法则 二 反函数的微分法则 三 复合函数的微分法则及微分 形式不变性 四 微分法小结.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乒乓球回滚运动分析 交通902 靳思阳.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塑形力学 教师:朱林利,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作业、课件等相关信息网址(个人主页):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饱和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同步增长、体积压缩。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3.1 习 题(第三章)
看一看,想一想.
实数与向量的积.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1课时).
第 八 章 应力状态理论 (Analysis of the Stress-State)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任树棠 2019年4月19日.
2.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应力的概念 应力分析的目的 应力分析的方法.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第一部分:概率 产生随机样本:对分布采样 均匀分布 其他分布 伪随机数 很多统计软件包中都有此工具 如在Matlab中:rand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工程制图基础》 第五讲 投影变换.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第四节 第七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伯努利方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滤波减速器的体积优化 仵凡 Advanced Design Group.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φ=c1cosωt+c2sinωt=Asin(ωt+θ).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2.高斯定理(Gauss theorem) 一.电通量(electric flux) 1.定义:通过电场中某一个面的电力线条数。
海报题目 简介: 介绍此项仿真工作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添加合适的图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STRESS ANALYSIS OF PRESSURE VESSELS 第二章 压力容器应力分析 CHAPTER Ⅱ STRESS ANALYSIS OF PRESSURE VESSELS 第三节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若内外壁间的温差大,应考虑器壁中的热应力。 应力特征: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厚壁容器: 应考虑径向应力,是三向应力状态; 应力沿壁厚不均匀分布; 若内外壁间的温差大,应考虑器壁中的热应力。 应力特征: 静不定问题,需平衡、几何、物理等方程 联立求解 分析方法: 与薄壁容器比较,有何异同?

主要内容 2.3.1 弹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2.3.4 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过程设备设计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主要内容 2.3.1 弹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2.3.4 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教学重点: (1)厚壁圆筒中三向应力的公式表达 和应力分布图; (2)厚壁圆筒中的弹塑性区的应力分布; (3)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教学重点: (1)厚壁圆筒中三向应力的公式表达 和应力分布图; (2)厚壁圆筒中的弹塑性区的应力分布; (3)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教学难点: 厚壁圆筒中三向应力公式推导。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 p0 Di Do θ 图2-15 厚壁圆筒中的应力

对两端封闭的圆筒,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所以,假设轴向应力 沿壁厚方向均匀分布,得: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一、压力载荷引起的弹性应力 1. 轴向(经向)应力 对两端封闭的圆筒,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所以,假设轴向应力 沿壁厚方向均匀分布,得: (2-25) = A

应 力 2.3.1 弹性应力(续) 由于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应力分析时,必须从微元体着手,分析其应力和变形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2. 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 由于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应力分析时,必须从微元体着手,分析其应力和变形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a. 微元体 b. 平衡方程 c. 几何方程 :微元体位移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用位移法求解) d. 物理方程:弹性范围内,微元体的应变与应力的关系 e. 平衡、几何和物理方程综合—求解应力的微分方程 (求解微分方程,积分,边界条件定常数) 应 力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a. 微元体 如图2-15(c)、(d)所示,由圆柱面mn、m1n1和纵截面mm1、nn1组成,微元在轴线方向的长度为1单位。 b. 平衡方程 (2-26) 图2-15 微元体平衡方程 薄壁微元平衡方程。 拉普拉斯方程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c. 几何方程 (应力-应变) 图2-16 厚壁圆筒中微元体的位移

2.3.1 弹性应力(续) c. 几何方程(续) 径向应变 (2-27) 周向应变 变形协调方程 (2-28) 过程设备设计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c. 几何方程(续) 径向应变 (2-27) 周向应变 变形协调方程 (2-28)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d. 物理方程 (2-29)

e. 平衡、几何和物理方程综合 求解应力的微分方程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e. 平衡、几何和物理方程综合 求解应力的微分方程 将式(2-28)中的应变换成应力 并整理得到: 解该微分方程,可得 的通解。将 再代入式(2-26)得 。 (2-33)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边界条件为:当 时, ; 当 时, 。 由此得积分常数A和B为: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周向应力 径向应力 轴向应力 称Lamè(拉美)公式 (2-34)

当仅有内压或外压作用时,拉美公式可以简化,此时,厚壁圆筒应力值和应力分布分别如表2-1和图2-17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当仅有内压或外压作用时,拉美公式可以简化,此时,厚壁圆筒应力值和应力分布分别如表2-1和图2-17 表2-1 厚壁圆筒的筒壁应力值

2.3.1 弹性应力(续) 图2-17 厚壁圆筒中各应力分量分布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 - (a)仅受内压 (b)仅受外压 图2-17 厚壁圆筒中各应力分量分布

①周向应力 及轴向应力 均为拉应力(正值), 径向应力 为压应力(负值)。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从图2-17中可见, 仅在内压作用下,筒壁中的应力分布规律: ①周向应力 及轴向应力 均为拉应力(正值), 径向应力 为压应力(负值)。

径向应力内壁处为 ,随着 增加, 径向应力绝对值 逐渐减小,在外壁处 =0; 轴向应力为一常量,沿壁厚均匀分布,且为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②在数值上有如下规律: 内壁周向应力 有最大值,其值为: 外壁处减至最小,其值为: 内外壁 之差为 ; 径向应力内壁处为 ,随着 增加, 径向应力绝对值 逐渐减小,在外壁处 =0; 轴向应力为一常量,沿壁厚均匀分布,且为周向应力与径向应力 和的一半,即

③除 外,其它应力沿壁厚的不均匀程度与径比K值有关。 以 为例,外壁与内壁处的 周向应力 之比为: K值愈大不均匀程度愈严重,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③除 外,其它应力沿壁厚的不均匀程度与径比K值有关。 以 为例,外壁与内壁处的 周向应力 之比为: K值愈大不均匀程度愈严重, 当内壁材料开始出现屈服时, 外壁材料则没有达到屈服, 因此筒体材料强度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3.1 弹性应力(续)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弹性热应力 1. 热应力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 3. 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引起的弹性应力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二、温度变化引起的弹性热应力 1. 热应力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 3. 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引起的弹性应力 4. 热应力的特点

2.3.1 弹性应力(续) 1. 热应力 (a)自由膨胀 图2-18热应变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1. 热应力 因温度变化引起的自由膨胀或收缩受到约束,在弹性体内所引起的应力,称为热应力。 (a)自由膨胀 图2-18热应变

2.3.1 弹性应力(续) (2-35) (b)单向约束 图2-18热应变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1. 热应力 单向约束: (2-35) (b)单向约束 图2-18热应变

2.3.1 弹性应力(续) (2-36) (c)双向约束 图2-18热应变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1. 热应力 双向约束: (2-36) (c)双向约束 图2-18热应变

在一维、二维、三维约束时,根据式(2-35)—式(2-37),图2-19给出了碳素钢在不同初始温度下,温度增加1 时的热应力值 :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1. 热应力 同理,可求得三向约束时的热应力: 三向约束: (2-37) 在一维、二维、三维约束时,根据式(2-35)—式(2-37),图2-19给出了碳素钢在不同初始温度下,温度增加1 时的热应力值 : 刚性约束下,热应力比值(μ=0.3) : 三维 / 二维 / 一维= 2.50 / 1.43 / 1.00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1. 热应力 图2-19 碳素钢的热应力值

求厚壁圆筒中的热应力,首先确定筒壁的温度分布,再由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求解。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 求厚壁圆筒中的热应力,首先确定筒壁的温度分布,再由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结合边界条件求解。 当厚壁圆筒处于对称于中心轴且沿轴向不变的温度场时,稳态传热状态下,三向热应力的表达式为: (详细推导见文献[11]附录)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续) (2-38)

2.3.1 弹性应力(续) K 筒体的外半径与内半径之比, Kr 筒体的外半径与任意半径之比,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续) 筒体内外壁的温差, K 筒体的外半径与内半径之比, Kr 筒体的外半径与任意半径之比, 上式中: ——内壁面温度 ——外壁面温度 厚壁圆筒各处的热应力见表2-2, 表中 厚壁圆筒中热应力分布如图2-20所示。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表2-2 厚壁圆筒中的热应力

2.3.1 弹性应力(续) 图2-20 厚壁圆筒中的热应力分布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a)内部加热; ( b )外部加热 图2-20 厚壁圆筒中的热应力分布

2.3.1 弹性应力(续)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续) 厚壁圆筒中热应力及其分布的规律为: ① 热应力大小与内外壁温差成正比 值也愈大。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2. 厚壁圆筒的热应力(续) 厚壁圆筒中热应力及其分布的规律为: ① 热应力大小与内外壁温差成正比 取决于壁厚,径比K值愈大 值也愈大,表2-2中的 值也愈大。 ②热应力沿壁厚方向是变化的

2.3.1 弹性应力(续) 3. 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引起的弹性应力 (2-39) 具体计算公式见表2-3,分布情况见图2-21。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3. 内压与温差同时作用引起的弹性应力 (2-39) 具体计算公式见表2-3,分布情况见图2-21。

å å å 总应力 筒体内壁处 筒体外壁处 ( ) ( ) ( ) ( ) R r = R r = p - s 2.3.1 弹性应力(续)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表2-3 厚壁圆筒在内压与温差作用下的总应力 总应力 筒体内壁处 i R r = 筒体外壁处 o R r = å r s p - å q s ( ) K P p t ln 1 2 - + ( ) K P p t ln 1 2 + - ( ) K P p t ln 2 1 - + å z s ( ) K P p t ln 1 2 + -

2.3.1 弹性应力(续) 内加热 内压 内壁应 力改善 外加热 外壁应 图2-21 厚壁筒内的综合应力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2.3.1 弹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内加热 内压 内壁应 力改善 外加热 外壁应 (a)内加热情况; ( b )外加热情况 图2-21 厚壁筒内的综合应力

(Self- balancing stress) 2.3 厚壁圆筒应力分析 过程设备设计 2.3.1 弹性应力(续) 4. 热应力的特点 a. 热应力随约束程度的增大而增大 b. 热应力与零外载相平衡,是自平衡应力 (Self- balancing stress) c. 热应力具有自限性,屈服流动或高温蠕变 可使热应力降低 d. 热应力在构件内是变化的

过程设备设计 主要内容 2.3.1 弹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2.3.4 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2.3.2 弹塑性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 2.3.2 弹塑性应力 一、弹塑性应力 图2-22 处于弹塑性状态的厚壁圆筒 内压 塑性区 弹性区

假设材料是的理想弹塑性,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2-23所示 2.3.2 弹塑性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 2.3.2 弹塑性应力(续) 描述弹塑性厚壁圆筒的 几何与载荷参数: 本小节的目的:求弹性区和塑性区里的应力 假设材料是的理想弹塑性,其应力-应变关系如图2-23所示 图2-23 理想弹-塑性材料的 应力-应变关系

2.3.2 弹塑性应力(续) 1. 塑性区应力 平衡方程: Mises屈服 失效判据: 联立 积分 内壁边界条件, 求出A后带回上式 2.3.2 弹塑性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 2.3.2 弹塑性应力(续) 1. 塑性区应力 平衡方程: 联立 (2-26) (2-41) Mises屈服 失效判据: 积分 (2-40) 内壁边界条件, 求出A后带回上式 带入 (2-42) (2-40) (2-43) (2-44) (2-45)

导出弹性区与塑性区交界面的pi与Rc的关系 2.3.2 弹塑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2. 弹性区应力 弹性区内壁处于屈服状态: 表2-1拉美公式 (2-46) Kc=Ro/Rc 导出弹性区与塑性区交界面的pi与Rc的关系 与2-45联立 (2-47) (2-34)

2.3.2 弹塑性应力(续) 2. 弹性区应力 表2-4 厚壁圆筒塑弹性区的应力(p0=0时) 应 力 Mises Tresca 2.3.2 弹塑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2. 弹性区应力 表2-4 厚壁圆筒塑弹性区的应力(p0=0时) Mises Tresca 应 力 屈服失效判据

当厚壁圆筒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卸除内压力pi 残余应力 思考:残余应力是如何产生的? 卸载时应力改变量 和应变的改变量 之间存在着弹性关系 。 2.3.2 弹塑性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 2.3.2 弹塑性应力(续) 二、残余应力 当厚壁圆筒进入弹塑性状态后,卸除内压力pi 残余应力 思考:残余应力是如何产生的? 卸载时应力改变量 和应变的改变量 之间存在着弹性关系 。 卸载定理  o     ε’ ε 思考: 残余应力该如何计算? 图2-24 卸载过程的应力和应变

将表2-4中基于Mises屈服失效判据的塑性区中的应力减去内压引起的弹性应力,得塑性区(Ri≤r≤Rc)中残余应力为 2.3.2 弹塑性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 2.3.2 弹塑性应力(续) 将表2-4中基于Mises屈服失效判据的塑性区中的应力减去内压引起的弹性应力,得塑性区(Ri≤r≤Rc)中残余应力为 (2-49)

将表2-4中基于Mises屈服失效判据的弹性区中的应力减去内压引起的弹性应力,得弹性区( Rc ≤r≤Ro)中残余应力为 2.3.2 弹塑性应力 过程设备设计 2.3.2 弹塑性应力(续) 将表2-4中基于Mises屈服失效判据的弹性区中的应力减去内压引起的弹性应力,得弹性区( Rc ≤r≤Ro)中残余应力为

2.3.2 弹塑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图2-25 弹-塑性区的应力分布

从图2-25中可以看出,在内压作用下,弹塑性区的应力 和卸除内压后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在分布上有明显的不同。 不难发现,残余应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2.3.2 弹塑性应力 2.3.2 弹塑性应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从图2-25中可以看出,在内压作用下,弹塑性区的应力 和卸除内压后所产生的残余应力在分布上有明显的不同。 不难发现,残余应力与以下因素有关: a.应力应变关系简化模型 b.屈服失效判据 c.弹塑性交界面的半径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1)爆破过程 OA:弹性变形阶段 AC:弹塑性变形阶段(壁厚减薄+材料强化) 过程设备设计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1)爆破过程 OA:弹性变形阶段 AC:弹塑性变形阶段(壁厚减薄+材料强化) C: 塑性垮塌压力(Plastic Collapse Pressure)——容器所能承 受的最大压力 图2-26 厚壁圆筒中压力 与容积变化量的关系 D: 爆破压力(Bursting Pressure)

令 ,得基于mises屈服失效判据的圆筒初始屈服压力 。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2)屈服压力 a.初始屈服压力 令 ,得基于mises屈服失效判据的圆筒初始屈服压力 。 (2-51) b.全屈服压力 当筒壁达到整体屈服状态时所承受的压力,称为圆筒全屈服压力或极限压力(Limit pressure),用 表示。 (2-52) 令Rc=Ro,得 ●不要把全屈服压力和塑性垮塌压力等同起来。前者假设材料为理想弹塑性,后者利用材料的实际应力应变关系。

厚壁圆筒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较多,但真正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并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福贝尔(Faupel)公式。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 2.3.3 屈服压力和爆破压力(续) 过程设备设计 (3)爆破压力 厚壁圆筒爆破压力的计算公式较多,但真正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并不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福贝尔(Faupel)公式。 爆破压力的上限值为 下限值为 且爆破压力随材料的屈强比 呈线性变化规律。 于是,福贝尔将爆破压力pb归纳为 (2-53) 即:

2.3.4 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增加壁厚: 径比大到一定程度后效果不明显 对圆筒施加外压: 效果难以保证 过程设备设计 2.3.4 提高屈服承载能力的措施 增加壁厚: 径比大到一定程度后效果不明显 对圆筒施加外压: 效果难以保证 通过超工作压力处理,由筒壁自身外层材料的弹性收缩引起残余应力。工程上常用。 自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