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非线性系统 7.1 非线性系统概述 7.2 描述函数法 7.3 相平面分析法.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探究问题 1 、观察任意一 质点,在做什么运动? 动画课堂 各个质点在各自的平衡 位置附近做机械振动,没 有随波迁移。 结论 1 :
Advertisements

高等数学( XJD )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高等数学( XJD ) 求导法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求导方法 高阶导数 微分法则 导数与微分关系图导数与微分关系图.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1 热烈欢迎各位朋友使用该课件! 广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2 工科高等数学 广州大学袁文俊、邓小成、尚亚东.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一. 内 容 要 点 二. 重 点 难 点 三. 主 要 内 容 四. 例 题与习题.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1.非线性振动和线性振动的根本区别 §4-2 一维非线性振动及其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 方程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圆复习.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一次函数的图象复习课 南华实验学校 初二(10)班 教师:朱中萍.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第2章 Z变换 Z变换的定义与收敛域 Z反变换 系统的稳定性和H(z) 系统函数.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 在工程实际中,人们常运用频率特性法来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
描述函数 邹斌 上海大学 自动化系 地 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 邮政编码: 电子邮件: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Module_4_Unit_11_ppt Unit11:系统动态特性和闭环频率特性的关系 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组.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Three stability circuits analysis with TINA-TI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自动控制原理 第十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第四章 第四节 函数图形的描绘 一、渐近线 二、图形描绘的步骤 三 、作图举例.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4课时 绝对值.
第六节 用频率特性法分析系统性能举例 一、单闭环有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二、单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的性能分析
描述函数 邹斌 上海大学 自动化系 地 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 邮政编码: 电子邮件: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正弦函数图象是怎样画的? 正切函数是不是周期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 y=tanx,xR, 的图象 叫做正切曲线;
1.4.3正切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相平面法 邹斌 上海大学 自动化系 地 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 邮政编码: 电子邮件: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自动控制原理 教学课件 2009年淮南师范学院 校级精品课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7章 非线性系统 7.1 非线性系统概述 7.2 描述函数法 7.3 相平面分析法

7.1.1 非线性现象的普遍性 非线性现象的普遍性 非线性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非线性系统的运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7.1.1 非线性现象的普遍性 非线性现象的普遍性 非线性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非线性系统的运动形式多样,种类繁多 线性系统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近似描述 非本质非线性 能够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进行线性化处理的非线性。 本质非线性 用小偏差线性化方法不能解决的非线性。

常见的非线性元件及特性 输入 输出 饱和特性 当输入信号超出其线性范围后,输出信号不再随输入信号变化而保持恒定。

当输入信号在零位附近变化时,系统没有输出。 当输入信号大于某一数值时才有输出,且与输入呈线性关系。 死区特性 (不灵敏区特性) 输入 输出 当输入信号在零位附近变化时,系统没有输出。 当输入信号大于某一数值时才有输出,且与输入呈线性关系。

继电器特性 具有饱和死区的单值继电器 理想继电器 输出 输出 输出 输入 输入 输入 输出 输入 具有死区和滞环的继电器 包含有死区、饱和、滞环特性 具有滞环的继电器

间隙特性 齿轮传动中的齿隙 液压传动中的油隙 输出 输入 齿轮传动中的齿隙 液压传动中的油隙 间隙特性的特点是当输入量的变化方向改变时,输出两发生不变,一直到输入量的变化超过一定数值(间隙)后,输出量才跟着变化。机械传动一般都有间隙存在,齿轮传动中的齿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7.1.2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1.稳定性 对于线性系统:系统的稳定性只与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参数有关,而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对于非线性系统:系统的稳定性除了与系统的结构形式和参数有关,还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有关。且其平衡点可能不止一个,某些平衡点可能是稳定的,另外一些可能是不稳定的。

2.时间响应 对于线性系统:响应的形式与输入的幅值、系统的初始状态无关。 对于非线性系统:系统 的响应形式与输入信号的 大小和初始条件有关。

3.自振 对于线性系统:可能产生自由周期运动。但其振幅和相位取决于初始状态。一旦受到扰动,振幅和相位都会改变,这种周期运动是不稳定的。 对于非线性系统:即使没有外作用,系统也可能发生一定频率和振幅的周期运动。并且,当受到扰动作用后,运动仍可能保持原来的频率和振幅。即:这种周期运动是稳定的。

4.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 对于线性系统:当输入是正弦信号时,系统的输出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仅幅值和相位不同。 对于非线性系统:当输入是正弦信号时,系统的输出是包含同频率的正弦信号,还有与输入频率成整数倍的高次谐波分量。

7.1.3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分析非线性系统的方法有两种: 描述函数法 是一种近似方法,相当于线性理论中频率法的推广。方法不受阶次的限制,且所得结果也比较符合实际,故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平面法 适用于一、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的重点是将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变写为以输出量及输出量导数为变量的两个一阶微分方程。然后依据这一对方程,设法求出其在上述两变量构成的相平面中的轨线,并由此对系统的时间响应进行判别。所得结果比较精确和全面。但是对于高于二阶的系统,需要讨论变量空间中的曲面结构,从而大大增加了工程使用的困难。

7.2 描述函数法 系统开环部分可分离为: 非线性环节N(A) 、线性部分G(s) 非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法 假定: ①非线性环节和线性环节相串联; ②非线性环节的输入输出特性是中心对称的; ③系统的线性部分具有较好的低通滤波性能。 正弦信号输入时,输出不含直流分量。 非线性环节用正弦函数作为输入信号,忽略输出所有高 于一次的谐波分量。 描述函数=非线性环节输出的一次谐波分量/输入的正弦函数 非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法

描述函数法 描述函数基本概念 (1) 周期函数 y(t) 的付氏级数展开

一般高次谐波的振幅小于基波的振幅,因而为进行近似处理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基础。 这意味着一个非线性元件在正弦输入下,其输出也是一个同频率的正弦量,只是振幅和相位发生了变化。这与线性元件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的输出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故称上述近似处理为谐波线性化。 一般高次谐波的振幅小于基波的振幅,因而为进行近似处理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基础。

(2) 描述函数定义 输入: 输出基波: 描述函数N(A)的定义: 理想继电特性的描述函数:

理想继电器特性的描述函数 傅氏展开 中心对称、奇函数A0=An=0

饱和特性 死区特性 死区饱和特性

非线性增益I 非线性增益II

理想继电器特性 死区继电器特性 滞环继电器特性

间隙、滞环特性

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的共同点 设y1、y2、y分别有N1(A)、N2(A)、N(A) 1)单值非线性的描述函数是实数,非单值非线性的描述函数是复数: 2)如果一非线性可以看作是两个非线性的叠加、即 设y1、y2、y分别有N1(A)、N2(A)、N(A)

~ 1.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线性系统 (-1,j0) (尼奎斯特判据) 若开环稳定,则闭环稳定的充要条件是G(j) 轨迹不包围G平面的(-1,j0)。 负倒描述函数(描述函数负倒特性) ~ (-1,j0)

设:系统开环的线性部分G(j)稳定 ③ G(j) 与负倒描述函数相交 闭环系统出现自持振荡(极限环振荡)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振幅(A) ?! 频率() ① G(j)不包围负倒描述函数 闭环系统稳定 ② G(j)包围负倒描述函数 闭环系统不稳定

自振分析 (定性) 穿入 不是自振点 穿出 的点 是自振点 相切于 对应半稳定 的周期运动

分析法 当微小扰动使振幅A增大到c点时, c点“(-1,j0)” 被G(j)轨迹包围, 系统不稳定; 振幅A继续增大; 不返回到a。 当微小扰动使振幅A减小到d点, d点“(-1,j0)”未被G(j )轨迹包围, 系统稳定; 振幅A继续减小; a点为不稳定自振交点。

当微小扰动使振幅A增大到e点时, e点“(-1,j0)”未被G(j )轨迹包围, 系统稳定; 振幅A减小; 返回到b。 当微小扰动使振幅A减小到f点, f点“(-1,j0)” 被G(j )轨迹包围, 系统不稳定; 振幅A增大; b点为稳定自振交点。

课程小结 1.描述函数的概念、定义 2.描述函数分析方法 (1)基本假设 (2)稳定性分析 (3)自振分析 ① 结构上:N(A), G(j) 串联 ② N(A)奇对称,y1(t)幅值占优 ③ G(j)低通滤波特性好 (1)基本假设 不包围 包围 相交于 则系统 稳定 不稳定 可能自振 (2)稳定性分析 穿入 穿出 相切于 不是自振点 的点 对应半稳定 的周期运动 是自振点 (3)自振分析

(4) 自振分析 (定量) 自振必要条件: 例1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M=1),求自振参数。 解 作图分析, 系统一定自振。 由自振条件: 解 作图分析, 系统一定自振。 由自振条件: 得: 比较实/虚部:

具有饱和特性的非线性系统 负倒描述函数轨迹=实轴上(-1/k, -∞)。 A=a时 A ∞ 时 G1(j)轨迹不与负倒描述函数轨迹相交 不存在自持振荡 G2(j)轨迹与负倒描述函数轨迹相交 b点:稳定自振交点 b Ab

具有死区特性的非线性系统 负倒描述函数轨迹=实轴上(-∞,-1/k)。 A=a时 A ∞ 时 G1(j)轨迹不与负倒描述函数轨迹相交 不存在自持振荡 G2(j)轨迹与负倒描述函数轨迹相交 b点:不稳定自振交点

具有间隙特性的非线性系统 负倒描述函数为G平面上一条曲线。 A ∞ 时 G1(j)轨迹不与负倒描述函数轨迹相交 不存在自持振荡 b点:稳定自振交点 b Ab

具有理想继电器特性的非线性系统 负倒描述函数轨迹为整个负实轴 1)如只有一个交点 必为稳定的自振交点 2)如有数个交点 必有稳定的自振交点

具有滞环继电器特性的非线性系统 负倒描述函数为第三象限内平行于横轴的一组直线。 1)如只有一个交点 必为稳定的自振交点 2)如有数个交点 必有稳定的自振交点 3)单边滞环宽度 h增加 负倒描述函数轨迹向下移动 自持振荡频率将低,振幅增大 h2>h1

①当K=10时,该系统是否存在自持振荡,如果存在则求出自持振荡的振幅和频率; ②当K为何值时,系统处于稳定边界状态。 例1:试求: ①当K=10时,该系统是否存在自持振荡,如果存在则求出自持振荡的振幅和频率; ②当K为何值时,系统处于稳定边界状态。 非线性饱和特性参数 a=1 、k=2

A=a时 A ∞ 时 负倒描述函数轨迹为实轴上(-0.5,-∞)。 相交于稳定自振交点m

a/A=0.24 A=4.38 稳定自振交点m: A=4.38

临界状态下,轨迹在负实轴上的交点n K=3

例2: ①试分析系统稳定性; ②如果系统出现自持振荡,如何消除之? K K=20,死区继电器特性M=3,a=l。

G(j)轨迹与负倒描述函数有两个交点: b——稳定自振交点 A=a=1 A ∞ G(j)轨迹与负实轴交点频率值 a——不稳定自振交点 G(j)轨迹与负倒描述函数有两个交点: b——稳定自振交点

A1=1.11 a——不稳定自振交点 A2=2.3 b——稳定自振交点 如要求稳定

K 1)改变G(j )——调整K

2)改变N(A):调整死区继电器特性的死区a或输出幅值M

7.3 相平面法 相平面法是一种通过图解法求解一、二阶非线性系统的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相轨迹的绘制

b.直接积分法 上式可分解为 则由 可找出 的关系

(2)图解法 介绍常用的等倾线法 等倾线:在相平面内对应相轨迹上具有等斜率点的连线

三.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1.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2.奇点和奇线 奇点:相轨迹的斜率不能由该点的坐标值单值地确定的点称为奇点。 实奇点:奇点位于对应的线性工作区域内 虚奇点:奇点位于对应的线性工作区域外 极限环:极限环是相平面图上一个孤立的封闭轨迹,所有极限环附近的相轨迹都将卷向极限环,或从极限环卷出。极限环内部(或外部)的相轨迹,总是不可能穿过极限环而进入它的外部(或内部)。 (1)稳定极限环 在极限环附近,起始于极限环外部或内部的相轨迹均收敛于该极限环。这时,系统表现为等幅持续振荡。

(2)不稳定极限环 在极限环附近的相轨迹是从极限环发散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轨迹起始于极限环内,则该相轨迹收敛于极限环内的奇点,如果相轨迹起始于极限环外,则该相轨迹发散至无穷远。 (3)半稳定极限环 如果起始于极限环外部的相轨迹,从极限环发散出去,而起始于极限环内部各点的相轨迹,收敛于极限环;或者相反,起始于极限环外部各点的相轨迹收敛于极限环,而起始于极限环内部各点的相轨迹收敛于圆点。

3.由相轨迹求时间响应

4.非线性系统相平面法分析 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一般步骤: (1)将非线性特性用分段的直线特性来表示,写出相应线段的数学表达式。 (2)首先在相平面上选择合适的坐标,一般常用误差及其导数分别为横纵坐标。然后将相平面根据非线性特性分成若干区域,使非线性特性在每个区域内都呈线性特性。 (3)确定每个区域的奇点类别和在相平面上的位置。 (4)在各个区域内分别画出各自的相轨迹。 (5)将相邻区域的相轨迹,根据在相邻两区分界线上的点对于相邻两区具有相同工作状态的原则连接起来,便得到整个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6)基于该相轨迹,全面分析二阶非线性系统的动态及稳态特性例 非线性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