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类 万古霉素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 诊治进展. CAP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情况(美国) – 每年有 2  3 百万人患 CAP –500 , 000 CAP 患者需住院治疗 –45 , 000 人左右因此导致死亡,居主要致死病因的第六位 病原体构成谱 – 非典型致病原所占比重不断升高 – 随地区、人群、季节等因素而变化.
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 ) 氨基环醇 + 氨基糖,配糖键 天然: 1 )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新霉素 2 )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 霉素、阿司米星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 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出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 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 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 ,发现 6-APA ,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肺炎的治疗 Quintessence11.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上王镇卫生院 董小利.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呼吸道感染诊断及 抗生素规范化使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病房 侯芳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β-内酰胺类(lactams)抗生素 具有β-内酰胺环一类抗生素。 历史: 1928年,Fleming 发现青霉素,偶然事件。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三十九章 大环内酯类与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Macrolides、Lincomycins and Vancomycins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人工合成 抗菌药.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多肽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药学院.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 张婴元 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的统称化学治疗。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微生物制药 其他抗生素.
医用药理学基础 (林志彬主编 第6版) 王 丽.
肺结核.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平顶山市卫校 张磊.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及进展.
第七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第一节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体外敏感性试验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与产生机制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测方法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 流程与设计.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三十五章 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 [概述] 按合成的年代及抗菌特点分为四代。 第一代(60 年代):萘啶酸,已被淘汰。
人工合成抗菌药.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头孢菌素.
肺 炎 (Pneumonia) 川北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 陈绍平 教授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肺部感染的抗菌药物应用.
青霉素G(Penicillin G)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
人工合成抗菌药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肺部感染性疾病处理原则.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40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八章 化学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三十九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synthesized antibacterial agent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Synthesized Antibiotics
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CAP抗菌治疗原则指南解读 (注:本课件为5年前版本未及时更新)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 克林霉素类 万古霉素类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疗效肯定,无严重不良反应,常用做需氧G+菌、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的首选药,以及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的替代品。

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提示要与青霉素想比较。鼓励多个学生自由发言,发言者加分。力求经过多个同学的发言后内容完整、简明扼要。

分类: 14元环 16元环 红霉素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地红霉素 阿奇霉素(15元环) 麦迪霉素 乙酰麦迪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交沙霉素 罗他霉素 16元环

共同特点 抗菌作用:抗菌谱较窄,为抑菌药 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呼吸道感染(替代)、软组织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低

抗菌谱 1、G+:金葡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等 2、部分G-: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 3、非典型病原体: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 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支杆菌

常用药物 1. 红霉素 代表药 不耐酸、口服需用肠溶片 广泛分布于组织、体液中 难通过血脑屏障 主要经肝代谢,胆汁排泄

临床应用:青霉素替代品(过敏,耐药) 支原体肺炎、军团菌病 首选 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 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 肝损害:胆汁郁积、转氨酶升高等 局部刺激性

克拉霉素 1、抗G(+)、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的作用在大环内酯中最强 2、耐酸,口服不受进食影响,分布广 3、首过消除大

1、G- > 红霉素 2、口服吸收快,分布广,t1/2 最长 35~48h 3、对某些细菌快速杀菌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以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为代表。 抗菌谱:较窄,与红霉素相似。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以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为代表。 抗菌谱:较窄,与红霉素相似。 作用强:各型厌氧菌、G+需氧菌 敏感:部分需氧G-球菌、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 无效:G-杆菌、肠球菌、MRSA、肺炎支原体。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不能与红霉素合用。 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体内过程】 1.吸收 林可霉素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仅为20%~35%,且易受食物影响;克林霉素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生物利用度为87%,受食物影响小。 2.分布 吸收后两药均分布广泛,骨组织中的浓度尤其高,在胆汁和乳汁中浓度也较高,可透过胎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代谢和排泄 主要在肝脏代谢,仅有10%原形药物经尿液排出体外,难达有效治疗浓度。

【临床应用】 ① 需氧G+球菌感染(主要用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或过敏的骨髓炎、呼吸系统感染) ② 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及妇科感染等。 注:可作为金葡菌所引起的急慢性骨髓炎(首选)。 【不良反应】 ① 口服、注射均可引起胃肠反应 ② 过敏反应 ③ 偶见肝损伤。

欣弗事件:是不良反应还是不良事故?! 自2006年7月份以来,青海、广西、浙江、黑龙江和山东等省区陆续出现患者使用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后(欣弗 )后,出现胸闷、心慌、寒战、肾区绞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等临床症状,共造成11人死亡。8月4日,卫生部发布了立即暂停使用“欣弗”的紧急通知。 刘思辰

第三节 万古霉素类 先自学10分钟,归纳总结后自 由发言,发言者加分

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抗菌谱: G+菌,厌氧菌, MRSA、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 杀菌药 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 杀菌药 临床应用:青霉素过敏患者或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严 重感染, 不良反应:毒性较大,耳毒性、肾毒性及过敏反应 (红人综合症)等。

急性骨髓炎

伪膜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