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氨基糖苷类( aminoglycosides ) 氨基环醇 + 氨基糖,配糖键 天然: 1 )链霉菌: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 新霉素 2 )小单孢菌: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 霉素、阿司米星 半合成: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Tetracyclines and chloramphenicols 制作:田汉文.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研究史 1928 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可以分泌出抑制 金葡菌生长的物质 1940 年,分离出青霉素,并在小鼠上验证疗 效 1943 年,用发酵法大批量生产青霉素 1950’ ,发现 6-APA ,开发出半合成青霉素 1960’
抗结核病药. 3 月 24 日是 “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 宣传主题为: “ 控制结核、人人有责 ”
抗菌药物的优化治疗 Optimising Antibiotic Therapy 呼吸内科  查日田 2011年3月23日.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黄 祖 瑚.
肺炎的治疗 Quintessence11.
药理学 第三十二讲 化学治疗药 主讲人 赵丽娟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总学时 48学时.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上王镇卫生院 董小利.
抗菌药物概论Introduction to antibacterial drugs
2011年医院流行菌株 及耐药监测情况 检验科 微生物室.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XXX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
β-内酰胺类(lactams)抗生素 具有β-内酰胺环一类抗生素。 历史: 1928年,Fleming 发现青霉素,偶然事件。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研究内容:药物、病原体、宿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①药物对病原体的抗菌作用、机制及毒副作用;②耐药性产生及其机制;③宿主对药物的药动学过程。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5章 细菌性疾病的合理用药 杨文豪.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 洪秀华.
抗菌药物概论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节 抗生素剂量表示法及抗菌谱 一、抗生素剂量表示法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等)及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药物治疗的统称化学治疗。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不易耐药的第三代药物受到普遍关注。 特点: 主要用于需氧G+、G-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耐药患者的治疗。
医用药理学基础 (林志彬主编 第6版) 王 丽.
肺结核.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 平顶山市卫校 张磊.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机理及其耐药细菌的 检测与临床 长江大学临床学院检验科艾彪
第四十一章 氨基苷类抗生素 The Aminoglycosides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 基糖苷类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醇环和氨基糖分子,并由配糖键连接成苷。包括两大类: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
头孢菌素.
抗菌药概论 常用术语 抗菌谱: 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 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抑菌药 ; 杀菌药;
第二十七章 抗菌药概论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onglycosides.
第三十三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三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杨立志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四十章 氨基糖苷类与多肽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第十次实验 抗生素抗菌谱及微生物的耐药性的测定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物概述.
多重耐药菌判读标准 及微生物报告单解读 检验科 徐静
氨基苷类抗生素 药学院.
第三十九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s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临床最常用的一类抗生素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三十九章 b-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万古霉素类
第三十五章 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概述] 1. 抗病原微生物药:指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一类化疗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2. 病原微生物: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病毒等 。
第三十七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39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 -Lactam antibiotics
抗菌药物概论 Consideration of Antimicrobial agent
氨基糖苷类及多粘菌素类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张媛媛.
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s)
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Hu Weiwei (General consideration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LOGO 第三十二章 抗菌药物概述.
第四节 病源菌的耐药性问题 一、病源菌耐药性的现状
化学治疗药物 Pharmacology.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第三十七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盛树东

分 类 链霉素、卡那霉素 新霉素、妥布霉素 大观霉素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小诺米星、福提米星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异帕卡星、阿贝卡星 分  类 链霉素、卡那霉素 新霉素、妥布霉素 大观霉素 链霉菌属 天然氨基甙类 庆大霉素、西索米星 小诺米星、福提米星 小单胞菌属 阿米卡星、奈替米星 异帕卡星、阿贝卡星 半合成氨基甙类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化学结构相似 药动学相近 抗菌谱较广 抗菌机理相似 交叉抗药性 不良反应相似(三毒一敏) 1 2 3 4 5 6

氨基苷类对酶的稳定性与不良反应比较 药物 对灭活 酶稳定性 过敏反应 耳毒性 肾毒性 N-M接头 阻断 链霉素 + ++ ++ +++ + ++ 卡那 + + ++ +++ ++ ++ 庆大 ++ + ++ ++ ++ 妥布 ++ + + ++ + ++ ++ 阿米 +++ + ++ ++ ++ 西索 ++ + ++ + ++ ++ 奈替 +++ + + + ? ~ ~ ~ ~ ~

二、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阿米卡星(amikacin,丁胺卡那霉素) 2. 对绿脓杆菌突出; 3. 对钝化酶稳定; 1. 氨基糖苷类中抗菌谱最广(结核) 2. 对绿脓杆菌突出; 3. 对钝化酶稳定; 4. 常用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的感染——首选

二、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庆大霉素(gentamycin)------最常用 临床用于(1)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 有效, 特 点: 广谱,价廉,高效 临床用于(1)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 (2)绿脓杆菌感染:+ 羧苄(不混用) (3)手术前后预防感染, 口服用于肠道感染(菌痢,伤寒) (4)五官(眼) 、皮肤、粘膜的感染

二、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链霉素(Streptomycin) 第一个抗结核药。 缺 点: 毒性大,耐药快,疗效二线 第一个用于临床的氨基苷类抗生素(1943年 ) 第一个抗结核药。 缺 点: 毒性大,耐药快,疗效二线 临床应用(1)兔热病、鼠疫——首选 (2)结核病:+ 其他抗结核药 (3)细菌性心内膜炎(SBE):+ 青霉素 (4)布鲁菌病:+ 四环素 瓦克斯曼(Waksman)

二、常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特点及应用 卡那霉素(Kanamycin) 对绿脓杆菌无效; 2. 耳毒性、肾毒性大,仅次于新霉素,细菌 易耐药; 1. 抗菌谱与链霉素相似,对结核杆菌有效, 对绿脓杆菌无效; 2. 耳毒性、肾毒性大,仅次于新霉素,细菌 易耐药; 3. 临床少用,可作为二线抗结核药

其他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 妥布霉素 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庆大强(2-4倍),且无交 (Tobramycin)叉耐药;主要用于绿脓杆菌的严重感染。 妥布霉素 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庆大强(2-4倍),且无交 (Tobramycin)叉耐药;主要用于绿脓杆菌的严重感染。 奈替米星 对G+球菌的作用强于其他氨基糖苷类 ( Netilmicin) 不易产生耐药性,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 耳毒性、肾毒性最小 新 霉 素 耳毒性、肾毒性最大 (Neomycin) 禁止全身使用,仅口服用于肠道感染、 肠道手术前消毒及肝昏迷患者 大观霉素 对淋球菌高敏 (Spectinomycin) 用于耐青霉素菌株和对青霉素过敏的 (淋必治) 淋病患者

小 结 链霉素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 3 、氨基糖苷类抗菌机理 4 、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四个) 小 结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2、氨基糖苷类抗菌谱 3 、氨基糖苷类抗菌机理 4 、氨基糖苷类不良反应(四个) 5 、肌毒性的抢救措施 6 、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7、兔热病、鼠疫首选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三毒一敏 新斯的明 + 钙剂 葡萄糖酸钙 + 肾上腺素 链霉素

小 结(二) 庆大霉素 8 、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 9 、一般氨基糖苷类耐药株的感染首选 10 、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 小 结(二) 庆大霉素 8 、一般G-杆菌感染首选 9 、一般氨基糖苷类耐药株的感染首选 10 、抗菌谱最广的氨基糖苷类 11 、毒性最小的氨基糖苷类 12 、毒性最大的氨基糖苷类 13、对淋球菌敏感的氨基糖苷类 阿米卡星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新 霉 素 大观霉素

基本化学结构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基本结构是由甙元和氨基糖分子通过氧桥连接而成。 氨基糖 + 氨基环醇(甙元) 氨基糖甙 氧桥

药 物 代 谢 动 力 学 1. 吸收:为有机强碱,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 道感染和肠道消毒; 2. 分布: 耳淋巴液 耳毒性 1. 吸收:为有机强碱,口服难吸收,仅用于肠 道感染和肠道消毒; 2. 分布: 耳淋巴液 耳毒性 肾 皮 质 肾毒性 可透过胎盘屏障--------孕妇禁用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 消除:90%原形肾小球滤过排泄 ------------- 泌尿系统感染 浓度高

抗 菌 谱 较 广 1、 G-细菌 对 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差 碱性环境能增活 耐药金葡菌:有效 青头合用可扩容 抗 菌 谱 较 广 1、 G-细菌 对 G-杆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对 G-球菌效差 耐药金葡菌:有效 链球菌:无效 3、结核杆菌: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4、肠球菌、厌氧菌:无效 碱性环境能增活 青头合用可扩容 2、 G+球菌

抗 菌 机 理 (起始、延伸、终止) 静止期杀菌药 不可逆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1. 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 抗 菌 机 理 不可逆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 (起始、延伸、终止) 静止期杀菌药 1. 起始阶段:抑制30S亚基始动复合物和70S亚基始 动复合物的形成; 2. 延伸阶段:与30S亚基的P10蛋白结合,致A位歪曲, mRNA错译,阻止移位; 3. 终止阶段:阻止终止密码子与A位结合;阻止70S 亚基的解离。

有交叉抗药性 细 菌 的 抗 药 机 制 1.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如绿脓杆菌对链霉素 2. 产生钝化酶 如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 1.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 如绿脓杆菌对链霉素 2. 产生钝化酶 如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 乙酰转移酶 3. 改变靶蛋白(P10蛋白) 如结核杆菌对链霉素的耐药

三 毒 一 敏 主 要 不 良 反 应 耳毒性 (第8对脑神经) :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耳毒性 (第8对脑神经) : 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前庭神经损害---------眩晕、 头昏、恶心、呕吐; 耳蜗神经损害------耳鸣、听力降低 、甚至永久 耳聋 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万古霉素 呋噻米等

三 毒 一 敏 主 要 不 良 反 应 2、肾毒性(8%) 蛋白尿、管型尿、血尿、氮质血症等; 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新霉素>奈替米星 避免与肾毒性的药物合用-----第一代头孢菌素 多粘菌素等 万古霉素

三 毒 一 敏 主 要 不 良 反 应 3. 神经肌肉毒性:阻滞运动神经-肌肉接头 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机理:氨基苷类与Ca2+结合 与突触前膜钙结合位点 避免与肌松药合用. 一旦发生可采用钙剂和新斯的明抢救。 阻止 Ach的释放

三 毒 一 敏 主 要 不 良 反 应 4、过敏反应(以链霉素多见) 嗜酸性粒细胞、皮疹、药热、过敏性休克等 特点: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 防治 :(1)皮试 (2)葡萄糖酸钙 + 肾上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