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导热 一、导热的基本概念 1、温度场 概念:某一时刻换热系统中空间一切点温度的分布 情况, 数学表示式: t=f(x,y,z,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等数学( XJD )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返回 高等数学( XAUAT ) 高等数学( XJD ) 求导法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求导方法 高阶导数 微分法则 导数与微分关系图导数与微分关系图.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全微分方程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二、积分因子法 三、一阶微分方程小结. 例如 所以是全微分方程. 定义 : 则 若有全微分形式 一、全微分方程及其求法.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高等数学一 主讲 杨俊 演示文稿制作 杨俊. 高等数学一 第 3 章 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 第 4 章 一元函数 积分学及应用 第 1 章 函数、极限与连续 第 2 章 导数与微分.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5.4 微 分 一、微分概念 二、微分的运算法则与公式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 引例 一块正方形金属片受热后其边长 x 由 x 0 变到 x 0  x  考查此薄片的面积 A 的改变情况  因为 A  x 2  所以金属片面 积的改变量为  A  (x 0 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传热学 -导热部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 蒯大秋.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导热 Heat Conduction.
碰撞 两物体互相接触时间极短而互作用力较大
碰撞分类 一般情况碰撞 1 完全弹性碰撞 动量和机械能均守恒 2 非弹性碰撞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第三章 非稳态热传导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3.2 零维问题的分析法-集中参数法 3.3 典型一维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全 微 分 欧阳顺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3 微分及其运算 一、微分的定义 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 微分运算法则.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饱和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其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效应力同步增长、体积压缩。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实数与向量的积.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3章 热量传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粉体工程研究所.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小学数学总复习.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1.2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第四节 第七章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一、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二、伯努利方程.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2.高斯定理(Gauss theorem) 一.电通量(electric flux) 1.定义:通过电场中某一个面的电力线条数。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节 导热 一、导热的基本概念 1、温度场 概念:某一时刻换热系统中空间一切点温度的分布 情况, 数学表示式: t=f(x,y,z,τ) 第一节 导热 一、导热的基本概念 1、温度场 概念:某一时刻换热系统中空间一切点温度的分布 情况, 数学表示式: t=f(x,y,z,τ) 温度场分类: 一维温度场 稳定温度场 二维温度场 和 不稳定温度场 三维温度场

稳定温度场: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 t=f(x,y,z) 不稳定温度场:温度场随时间变化 一维温度场: t=f(x) t=f(x,τ) 即: 不稳定温度场:温度场随时间变化 若 则物体被加热 若 则物体被冷却 一维温度场: t=f(x) t=f(x,τ) 二维温度场: t=f(x,y,τ) t=f(x,y) 三维温度场: t=f(x,y,zτ) t=f(x,y,z)

等温面: 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点相连所形成的面。 等温线: 任意一平面与等温面下相交所得的交线。 2、等温面和等温线 等温面: 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点相连所形成的面。 等温线: 任意一平面与等温面下相交所得的交线。 注意: 同一个等温面上没有热量传递, 热量传递只发生在不同的等温面之间。 3、温度梯度 ——等温面上的法线方向温度变化率 n 数学表示式: 注意: 温度梯度是向量,位于等温面的法线上,指向温度增加的方向。

4、热流密度与热流量 热流量(Q ):单位时间内,经由面积F 所传递的热量。 单位:W。 单位: W /m2。 二者关系: Q=qF n q 注意: 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位于等温面的同一法线上,但指向温度降低的方向。

二、导热的基本定律 1.傅里叶定律 内容: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面积F所传递的热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 数学表示式: 说明: n q 数学表示式: 或 说明: (1)负号表示热量传递方向 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2)λ是导热系数

2.导热系数λ 气体: 决定于分子间的相互运动 物理意义:表征物质的导热能力大小 数学表示式: 即:单位温度梯度时的热流密度。单位:W/m.℃。 数学表示式: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 (1)种类的影响 气体: 决定于分子间的相互运动 范围:λ= 0.006~0.6W/(m·℃)。 在很大的压力变化范围内,仅是温度的函数,而和压力无关。

液体: λ= 0.07~0.7 W/(m·℃)。 固体: 一般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但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导热系数却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A: 金属 ---决定于自由电子的运动. 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纯金属中以银的导热系数高.λ=419W/(m·℃)。 纯金属中若掺有少许杂质,其导热系数将降低。

建筑材料和保温材料: λ= 0.025~3.0 W/(m·℃) B:非金属: ----决定于晶格振动 建筑材料和保温材料: λ= 0.025~3.0 W/(m·℃) 导热系数大多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与材料的结构、多孔度、湿度、密度等因素有关。 例如:湿材料的导热系数比干材料的高。 结论:

各物质的导热系数皆随温度变化,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工程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近似地认为是温度的线性函数 (2)、温度的影响: 各物质的导热系数皆随温度变化,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工程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近似地认为是温度的线性函数 在t1~t2内 当导热系数随温度作线性变化时,其平均值为平均温度时的值。

三、导热微分方程(固体) 能量守恒方程 1、推导思路::取微元体,列能量守恒方程 微元体内能的增量=微元体传入的热量-微元体传出的热量 +微元体内热源产生的热量 即:微元体热焓的增量=微元体净热增量 z x dQx+dx y dQx

2、假定条件: (1)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均质物体 各向同性:指物体各方向的导热系数都相同 (2)物体的物理量λ、ρ、CP均为常数 (3)内热源qv均匀的分布在物体里 内热源qv: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物体所释放出 的热量.单位:w/m3

3、推导过程 以X方向为例进行分析: 在dτ时间内,沿x轴通过左垂面传入六面体的热量 在同样的时间内,沿x轴通过右垂面传出六面体的热量 z x dQx+dx y dQx 3、推导过程 以X方向为例进行分析: 在dτ时间内,沿x轴通过左垂面传入六面体的热量 在同样的时间内,沿x轴通过右垂面传出六面体的热量 故x方向上的净热增量:

同理: z x dQx+dx y dQx 总净热增量: 热焓的增量: 内热源产生的热量

根据能量守恒: 热焓的增量=传入的热量-传出的热量+内热源产生的热量 即:热焓的增量=净热增量+内热源产生的热量 将上面各式代入: 方程两边同除以 则: 这就是具有内热源的导热微分方程(或称傅立叶导热微分方程)。

4、讨论: (1)、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率) 或 令 可以简写为 称为导温系数(或热扩散率)。 物理意义: 物体内部扯平温度的能力;或不稳定温度场内物体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或者说是不稳定温度场内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能力。单位:m2/s。

例如:对两个物体加热 100℃ t Q τ2 τ1 τ3 τ4 20℃

(2)、qv 有正负,qv >0,物体放热; qv <0,物体吸热。 (3)、若物体内部无内热源,即qv =0,则上式变成 (4)稳态导热且内部无内热源 则上式变成 即:

(5)求解方程的条件 单值条件:解决微分方程所需条件。即必须规定的求解 特定条件。 物理条件:参与导热过程的物理特征。 如物理参数: λ、ρ、CP 包括 几何条件:指物体的某些几何特征。如:形状 时间条件:稳态导热:无时间条件 非稳态导热:给定某一时刻的温度分布 例如:初始条件:τ =0,t=f(x、y、z) 边界条件:反映边界上特点的条件 有三类

三类边界条件 1)第一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的温度值 如: tw 对于不稳定导热 x 2)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如: qw x tw 对于不稳定导热 2)第二类边界条件:已知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如: x qw 对于不稳定导热

3)第三类边界条件: 已知物体与周围流体间的换热系数α及周围流体的温度tf 如:物体被冷却时,可以表示为: 对于不稳定导热 tw tf x

四、一维稳态无内热源导热分析解 qv =0 t=f(x) 求解目的: (1)温度场 (2)热流密度 或热流量 求解方法: (1)导热微分方程: 化简为 (2)付氏定律

(一)、无限大平板的稳态无内热源的导热 方法1:运用导热微分方程 1、通过单层平板的一维稳态导热 求热流密度q和平板内的温度分布。 t1 q x t2 t dx δ 求热流密度q和平板内的温度分布。 方法1:运用导热微分方程 一维稳态导热: 边界条件:x=0,t=t1 ;x=δ,t=t2 。 积分: 将边界条件代入得:C2=t1, C1=(t2 -t1)/δ 最后得:

方法2: 运用付氏定律 在距离板左侧面x处,取一微元体dx 列傅里叶定律的表示式 q x t1 t2 t dx δ 列傅里叶定律的表示式 注:这里传热面积相同,可直接用热流密度公式求解,否则不可以。 将上式分离变量后进行积分:

A:当λ 为常数时 积分 所以: (温度分布) 当x=δ时,t=t2代入得 q 若给定面积F: t dx t1 (W/m2 ) t2 x 当x=δ时,t=t2代入得 (W/m2 ) 若给定面积F: (W)

B:当λ 为非常数时 导热系数随温度成线形关系: 积分 整理得: 解方程得: 温度分布

在实际求解时,将平均温度的导热系数看成常数进行计算 讨论:β=0,温度线性分布 β>0,温度曲线下凹 β<0 温度曲线上凹 当x=δ时,t=t2代入得 因此: 在实际求解时,将平均温度的导热系数看成常数进行计算 若给定面积F: (W)

常用的简便方法----热阻法 令: 根据公式: 或: 可以发现:该两式与电路中公式: 相似 相互对应关系: 单位面积上热阻 整个传热面积上热阻

只有传热面积沿途不变时,可以采用单位面积上热阻Rt,否则必须采用总传热面积的热阻 则: 对应的网络热阻图为 对应的网络热阻图为 δ/λ t1 t2 q δ/λF t1 t2 Q 注意:区别Rt与R 只有传热面积沿途不变时,可以采用单位面积上热阻Rt,否则必须采用总传热面积的热阻 q t1 t2 Rt,与R都能用 只能用R 不能用Rt, Q t2 t1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2、无内源多层平板的稳态导热 多层平板:指由几层材料组成的平壁 如图: t t1 t2 假设(1)λ1,λ2,λ3 都为常数 x δ1 δ2 δ3 t1 t3 t2 q t 如图: 假设(1)λ1,λ2,λ3 都为常数 (2)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 只各层分界面上无温度降 求解方法:采用傅氏定律公式。

对于第一层平板: 对于第二层平板: 对于第三层平板:

将上面三式相加, 消去t2 和t3 得 因为是稳态导热,由能量守恒原理知: Q1=Q2=Q3=Q 整理上式得: (1)

上式表明: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可以直接采用热阻网络图法求解。 相应的网络图: δ2/(λ2F2) δ1/(λ1F1) δ4/(λ4F4) t1 t4 Q 若用热流密度表示,则:

注:(1)多层平板的稳态导热,因沿途传热量不发生变化也可以采用热流密度公式进行推导。 (2) 接触良好的n层无限大平板传热量为: 相应的网络图: δ2/λ2 δ1/λ1 δ4/λ4 t1 t4 q 注:(1)多层平板的稳态导热,因沿途传热量不发生变化也可以采用热流密度公式进行推导。 (2) 接触良好的n层无限大平板传热量为:

3、复合平板的导热 复合平板:在高度和宽度上有多种材料所组成的平壁 t1 t4 Q 求解方法:热阻网络图法 式中: λ1 δ1 F1 λ3 δ3 F3 λ2 δ2 F2 λ4 δ4 F4 t1 t4 Q 复合平板:在高度和宽度上有多种材料所组成的平壁 求解方法:热阻网络图法 式中:

注意:由于沿途传热面积的变化,这里必须是以热流量Q来计算,q1 ≠ q2 + q3 ,但Q1 = Q2 + Q3 相应的网络图: δ2/(λ2F2) δ3/(λ3F3) δ1/(λ1F1) δ4/(λ4F4) t1 t4 Q 注意:由于沿途传热面积的变化,这里必须是以热流量Q来计算,q1 ≠ q2 + q3 ,但Q1 = Q2 + Q3

(二)、一维无内热源的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1、单层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假设:忽略轴向导热,只考虑径向导热t=f(r) 求解方法:运用傅氏定律 dr r t1 t2 t r2 r1 求解方法:运用傅氏定律 在圆筒壁内距离中心r处取厚为dr的圆筒,由傅氏定律得: 分离变量并积分:

最后得: 可见,圆筒壁内温度分布为对数曲线 。 r t1 t2 dr r2 t 在r=r2处,t=t2,故有 所以: (W)

通过圆筒壁的热阻为 习惯上用单位长度的热流量表示: (W/m) 在工程上,当 r2/r1<2 时,可以按平壁处理 为内、外表面面积的平均值

2、多层圆筒壁的稳态导热 作业:请采用导热微分方程的方法推导单层圆筒壁的温度分布与传热量 求解方法:热阻网络图法 应用热阻串联时求总热阻的办法,可直接写出 (自行推导) 或: 作业:请采用导热微分方程的方法推导单层圆筒壁的温度分布与传热量

(三)、通过球壁的稳态导热 在半径r处取厚为dr的微元球壳,应用傅里叶定律,通过该球壳的导热量为 t1 dt t2 r1 r2 dr

总结: 从上面看出:采用复傅氏定律求解稳态导热问题的步骤问题: (1)取微元体,列傅氏定律方程 (2)积分方程 (3)求解温度梯度分布 (4)代入边界条件,求传热量

四、具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 求解方法:导热微分方程。(注:不能用傅氏定律方程求解) 例1:具有内热源的圆柱体的稳态导热过程分析: 假定该圆柱面上维持均匀的温度tw ,圆柱体半径为R,内有内热源Qv 圆柱坐标的导热微分方程: l r 边界条件: (1)表面处:r=0,t=tw; (2)内热源发热量=表面散热量:

对方程积分: 得: 将边界条件代入求得c1与c2: 将c1与c2代入温度分布得: 圆柱中心处(r=0):

四、具有内热源的稳态导热 求解方法:导热微分方程。(注:不能用傅氏定律方程求解) 例2:具有内热源的单层平壁的稳态导热分析 设有一具有内热源Qv,厚度为δ无限大的平壁,其导热系数为λ,且不随温度变化, x t1 t t2 假定该平板两侧面上维持均匀的温度,分别为 t1和 t2,且 t1>t2。 导热微分方程: 边界条件:x=0,t=t1 ; x=δ,t=t2

方程两边同除以a: 积分: 再积分: 将边界条件代入得: 整理得温度分布

分析: 1)温度分布曲线为抛物线 qv>0时,抛物线的形状为上凸,有一最高点 积分温度分布,令其为零: 求得最高点的位置 若t1=t2, 则: 表明最高点的位置在平壁中间。

2)通过平壁的热流密度。 x t1 t t2 说明热流密度随x而变化。

五、导热的数值计算法 (一)、有限差分法原理 用阶梯变化的差分方程来代替连续变化的微分方程 这是进行数值分析的基本出发点。 以内部节点P为例: P(m,n m+1,n m-1,n m,n-1 m,n+1 ∆y ∆x 考虑一个二维稳态导热问题 用差分代替微分,则:

P(m,n m+1,n m-1,n m,n-1 m,n+1 ∆y ∆x

代入稳态导热方程,取 ∆x=∆y,可以得到节点的温度方程 P(m,n m+1,n m-1,n m,n-1 m,n+1 ∆y ∆x 同理 代入稳态导热方程,取 ∆x=∆y,可以得到节点的温度方程

最后在研究对象上得到每点的温度方程, 构成线性方程组,形式为: 再采用迭代法求解线形方程组---计算机数值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