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陈彬,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Advertisements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八章 向量代数 空间解析几何 第五节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点向式方程 和参数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三、空间两直线的夹角.
3.4 空间直线的方程.
第六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第 7 章 应力状态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  应力状态分析基本理论  应变状态分析基本理论  应力应变关系  应力电测的基本理论.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 §5 空间直线及其方程 一、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 二、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与参数方程 三、两空间直线的夹角
主讲老师:张恒文 工程力学(1) (6) 2017年3月7日 返回总目录.
材料力学 第九章 应力状态分析与强度理论.
第二十一讲的内容、要求、重难点 教学内容: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的概念、建立、内容、应用 教学要求:
解析几何 4.1.2圆的一般方程 邵东一中高1数学组 林真武.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苏科版) 10.4 探索三角形 相似的条件(2).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第七章作业3: 7.29、7.31.
地基附加应力之三——空间问题 分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竖向附加应力计算 空间问题 基础底面形状, 即为荷载作用面 平面问题 荷载类型,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赵沛,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第八章 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朱林利,副教授,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授课教师: 杨 娟 班 级: 初二年级.
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杏坛中学 高二数学备课组.
§7.2 直线的方程(1) 1、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斜率公式: 2、什么是直线的方程?什么是方程的直线?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3.1 习 题(第三章)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第 10 章 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 §10-1 概 述 §10-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10-3 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
如同應力情況,可消去式 (10-5) 及 (10-6) 中參數 ,並重新寫成
实数与向量的积.
正方形 ——计成保.
2.6 直角三角形(二).
2.3.4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成长经历.
第 八 章 应力状态理论 (Analysis of the Stress-State)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任树棠 2019年4月19日.
⑴当∠MBN绕点B旋转到AE=CF时(如图1),比较A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3 垂径定理 第2课时 垂径定理的逆定理.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七章 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高中数学课件) 伯阳双语数学科组 张馥雅.
复习: 若A(x1,y1,z1) , B(x2,y2,z2), 则 AB = OB - OA=(x2-x1 , y2-y1 , z2-z1)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工程制图基础》 第四讲 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
4) 若A可逆,则 也可逆, 证明: 所以.
位移法 —— 例题 主讲教师:戴萍.
§ 正方形练习⑵ 正方形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
O x y i j O x y i j a A(x, y) y x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 位置关系.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轴对称在几何证明及计算中的应用(1) ———角平分线中的轴对称.
高中数学必修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三、空间二点的相对位置 四、重影点 五、例题 例1 例2 例3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材料力学(乙) 第三章 应力与应变分析(2)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3月18日.
24.4弧长和扇形面积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材料力学(乙) 第三章 应力与应变分析(1)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3月12日.
3.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材料力学(乙) 题目解析 赵 沛 浙江大学交叉力学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2019年6月18日.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生活中的几何体.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Engineering Mechan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材料力学 刘鸿文主编(第5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师:陈彬,教授, chenb6@zju.edu.cn 航空航天学院 应用力学研究所 作业、课件等相关信息网址: http://mypage.zju.edu.cn/en/chenbin 目录

第七章作业1 7.1、7.2(a,c)、7.3(a,c,d)、7.4(b,c) 7.8、7.10

基本变形的研究步骤 应力 强度条件 外力 内力 刚度条件 变形 工程实际问题 解决超静定 强度、刚度效核 截面尺寸设计 许可载荷确定

基本变形框架图 变形 轴向拉(压) 剪切* 扭转 平面弯曲 受力特点 作用在横截面内 力垂直轴线且与 都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内力 力垂直轴线且与 都作用在纵向对称面内 内力 (截面法求) 轴力 ,拉为 “+” 剪力 ,作用在剪切面内 扭矩T,正负由右手螺旋法则定 M下层纤维受拉为“+” 应力公式 (从变形、物 理、静力 三方面考虑定) 方向同 (计算剪应力),方向同FS 沿切向与T转向一致 (矩形类截面), 方向同 FS

变形 轴向拉(压) 剪切* 扭转 平面弯曲 强度条件 变形特点 轴向伸(缩) 沿剪切面相互错动 横截面相对有一个转角(扭转角 ,纵向线也有转角(剪切角 ) 横截面沿竖向位移(挠度w);横截面绕中性轴转过一个角度(转角 ) 变形公式 , 拉为“+” 积分求解,用梁支承处的变形条件定积分常数,若M(x)分段还需分界点处的连续条件。 刚度条件 变形小于允许值

材料力学 第七章 应力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 Mechanics of Materials Chapter7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Failure Criteria

第七章 应力和应变分析 强度理论Chapter7 Analysis of Stress and Strain Strength Theories §7-1 应力状态概述 (Concepts of stress-state)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 §7-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 §7-4 三向应力状态分析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7-5 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Analysis of plane strain-state) §7-6 广义虎克定律 (Generalized Hook’s law) §7-7 复杂应力状态的变形比能 (Strain-energy density in general stress-state ) §7-8 强度理论 ( Failure criteria) §7-9 莫尔强度理论 (Mohr’s failure criterion)

一、应力状态的概念 (Concepts of stresses-state) §7-1 应力状态概述 (Introduction of stress-state) 一、应力状态的概念 (Concepts of stresses-state) 请看下面几段动画 1、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实验 (A tensile test of low-carbon steel and cast iron) 2、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实验 (A torsional test of low-carbon steel and cast iron)

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 铸铁 (cast-iron) 低碳钢 (low- carbon steel) ? 塑性材料拉伸时为什么会出现滑移线?

? 低碳钢和铸铁的扭转 低碳钢 (low- carbon steel) 铸铁 (cast-iron) 为什么脆性材料扭转时沿45º螺旋面断开?

3、重要结论(Important conclusions) (1) 拉中有剪,剪中有拉; (2) 不仅横截面上存在应力,斜截面上也存在应力; (3) 同一面上不同点的应力各不相同; (4) 同一点不同方向面上的应力也是各不相同 应 力 哪一个面上? 哪一点? 哪一点? 哪个方向面? 4、一点的应力状态(state of stresses of a given point) 过一点不同方向面上应力的情况,称之为这一点的应力状态(state of stresses of a given point),亦指该点的应力全貌.

二、应力状态的研究方法 (Th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ate of stress) x y xy yx 二、应力状态的研究方法 (Th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ate of stress) 1、单元体(Element body) 2、单元体特征 (Element characteristic) 单元体的尺寸无限小,每个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任意一对平行平面上的应力相等 3 1 2 3、主单元体(Principal body) 各侧面上切应力均为零的单元体

4、主平面(Principal plane) 切应力为零的截面 1 2 3 5、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 主面上的正应力 说明: 一点处必定存在这样的一个单元体, 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均为主平面, 三个互相垂 直的主应力分别记为 1 ,2 , 3 且规定按代数 值大小的顺序来排列, 即

三、应力状态的分类(The classification of stresses-state) 1、空间应力状态(triaxial stress-state or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 三个主应力1 、2 、3 均不等于零 2、平面应力状态(biaxial stress-state or plane stress-state) 三个主应力1 、2 、3 中有两个不等于零 3、单向应力状态(uniaxial stress-state or simple stress-state ) 三个主应力 1 、2 、3 中只有一个不等于零 3 1 2 2 1 1

例题 1 画出如图所示梁S截面的应力状态单元体. F l/2 S平面 5 4 3 2 1

5 4 3 2 1 F S平面 M 5 4 3 2 1 x2 2 3 1 x1 2 3

例题 2 画出如图所示梁 危险截面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单元体 F FS MZ T a l S x z y 4 3 2 1 z y 4 3 2 例题 2 画出如图所示梁 危险截面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单元体 a l S F x z y 4 3 2 1 z y 4 3 2 1 FS MZ T

M x z y y z y 4 3 2 1 FS MZ T 4 3 2 1 x 1 3 2 z

例题3 分析薄壁圆筒受内压时的应力状态 p (1)沿圆筒轴线作用于筒底的总压力为F p 薄壁圆筒的横截面面积 D y z  m n D ′ n (1)沿圆筒轴线作用于筒底的总压力为F 薄壁圆筒的横截面面积

(2)假想用一直径平面将圆筒截分为二,并取下半环为研究对象 " 直径平面 p y O FN  d

例4:圆球形薄壁容器,壁厚为 t,内径为D,承受内压p作用。

(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 §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 (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 x x y z y xy yx x y xy yx 平面应力状态的普遍形式如图所示 .单元体上有x ,xy 和  y , yx

一、斜截面上的应力(Stresses on an oblique section) 1、截面法 (Section method) 假想地沿斜截面 ef 将单元体截开,留下左边部分的单体元 eaf 作为研究对象 x y a x yx xy  n e f a x xy yx y α α α n e f

2、符号的确定 (Sign convention) x y a x yx xy e f  n e f a x xy yx y α α α n 2、符号的确定 (Sign convention) (1)由x轴转到外法线n,逆时针转向时则为正 (2)正应力仍规定拉应力为正 (3)切应力对单元体内任一点取矩,顺时针转为正

3、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The stress acting on any inclined plane) f a x xy yx y α α α n e f a α dA dAsin dAcos 3、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The stress acting on any inclined plane) 设斜截面的面积为 dA , ae的面积为 dAcos ,af 的面积为 dAsin 对研究对象列 n和 t 方向的平衡方程得

即两相互垂直面上的正应力之和保持一个常数 e f a x xy yx y α α α n 化简以上两个平衡方程最后得 不难看出 即两相互垂直面上的正应力之和保持一个常数

(Maximum normal stress and it’s direction) 二、最大正应力及方位 (Maximum normal stress and it’s direction) 1、最大正应力的方位(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normal stress ) 令 0 和 0+90°确定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一个是最大正应力所在的平面,另一个是最小正应力所在的平面.

2、最大正应力(Maximum normal stress ) 将 0和 0+90°代入公式 得到 max 和  min (主应力) 下面还必须进一步判断0是x与哪一个主应力间的夹角

若约定 | 0 | < 45°即0 取值在±45°范围内 则确定主应力方向的具体规则如下 (1)当x> y 时 , 0 是x与max之间的夹角 (2)当x<y 时 , 0 是x与min之间的夹角 (3)当x=y 时 ,0 =45°,主应力的方向可由单元体上 切应力情况直观判断出来

(Maximum shearing stress and it’s direction) 二、最大切应力及方位 (Maximum shearing stress and it’s direction) 1、最大切应力的方位(The direction of maximum shearing stress ) 令 1 和 1+90°确定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一个是最大切应力所在的平面,另一个是最小切应力所在的平面.

2、最大切应力(Maximum shearing stress ) 将 1和 1+90°代入公式 得到 max和min 比较 和 可见

例题4 简支梁如图所示. 已知 mm 截面上A点的弯曲正应力和切 应力分别为 =-70MPa, =50MPa 例题4 简支梁如图所示.已知 mm 截面上A点的弯曲正应力和切 应力分别为 =-70MPa, =50MPa .确定A点的主应力及主平面 的方位.  A  m a l 解: 把从A点处截取的单元体放大如图 A  

因为 x < y ,所以 0= 27.5° 与 min 对应 1 3 A 0 x A   因为 x < y ,所以 0= 27.5° 与 min 对应

例题5 图示单元体,已知 x =-40MPa, y =60MPa,xy=-50MPa 例题5 图示单元体,已知 x =-40MPa, y =60MPa,xy=-50MPa.试求 ef 截面上的应力情况及主应力和主单元体的方位. x y xy n 30° e f (1) 求 ef 截面上的应力

(2) 求主应力和主单元体的方位 x = -40MPa y =60 MPa x = -50MPa =-30° 因为 x < y ,所以 0= -22.5° 与 min 对应

x y xy 1 3 22.5°

例题6 求平面纯剪切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及主平面方位. 例题6 求平面纯剪切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及主平面方位. 解 (1)求主平面方位 1 3 xy 45° 因为 x = y ,且 x > 0 所以0= -45°与 max 对应 (2)求主应力 1 =  , 2 = 0 , 3 = - 

第七章作业2: 7.13、7.17、7.18 7.19、7.21、7.28

(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 with graphical means) §7-3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图解法 (Analysis of plane stress-state with graphical means) 一、莫尔圆(Mohr’s circle) 将斜截面应力计算公式改写为 2 + 2

因为x ,y ,xy 皆为已知量,所以上式是一个以,为 变量的圆周方程。当斜截面随方位角  变化时, 其上的应力 ,  在 -  直角坐标系内的轨迹是一个圆 . 1、圆心的坐标 (Coordinate of circle center) 2、圆的半径(Radius of circle) 此圆习惯上称为 应力圆( plane stress circle) , 或称为莫尔圆(Mohr’s circle)

二、应力圆作法(The method for drawing a stress circle) x y x yx xy y o   1、步骤(Steps) (1) 建  -  坐标系 ,选定比例尺

(4) 连接 DD′两点的直线与 轴相交于 C 点 x y x yx xy  D xy y B x A o yx D′ C  (2) 量取 OA=  x AD =  xy 得 D 点 (3) 量取 OB= y BD′= yx 得 D′ 点 (4) 连接 DD′两点的直线与 轴相交于 C 点 (5)以C为圆心, CD 为半径作圆,该圆就是相应于该单元体的应力圆

2、证明(Prove) (1)该圆的圆心 C 点到 坐标 原点的 距离为 xy o yx (2)该圆半径为 D   x A y B yx D′ C 2、证明(Prove) (1)该圆的圆心 C 点到 坐标 原点的 距离为 (2)该圆半径为

三、应力圆的应用(Application of stress-circle) 1、求单元体上任一 截面上的应力(Determine the stresses on any inclined plane by using stress-circle) 从应力圆的半径 CD 按方位角  的转向 转动 2 得到半径 CE. 圆周上 E 点的坐标就依次为斜截面上的正应力  和切应力  。 D xy o   x A y B yx D′ C 20 x y a x yx xy E 2  n F e f

D xy o   x A y B yx D′ C 20 E 2 F 证明:

说 明 点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单元体某一面上的应力,必对 应于应力圆上某一点的坐标。 夹角关系:圆周上任意两点所引半径的夹角等于单 元体上对应两截面夹角的两倍。两者的转向一致。 2   O C B A A B 

D xy o   x A y B yx D′ C 20 F E 2 2、求主应力数值和主平面位置 (Determine principle stress and the direction of principle plane by using stress circle) 2 B1 (1)主应力数值 1 A1 A1 和 B1 两点为与主平面 对应的点,其横坐标 为主应力 1 ,2

(2)主平面方位 由 CD顺时针转 20 到CA1 所以单元体上从 x 轴顺时 xy 针转 0 (负值)即到 1 o B yx D′ C 1 2 A1 B1 (2)主平面方位 由 CD顺时针转 20 到CA1 所以单元体上从 x 轴顺时 针转 0 (负值)即到 1 对应的主平面的外法线 20 0 确定后, 1 对应的主平面方位即确定

3、求最大切应力(Determine maximum shearing stress by using stress circle) xy o   x A y B yx D′ C 1 2 A1 B1 3、求最大切应力(Determine maximum shearing stress by using stress circle) G1 G2 20 G1 和 G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代表 最大和最小切应力 因为最大最小切应力 等于应力圆的半径

例题7 从水坝体内某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例题7 从水坝体内某点处取出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x = - 1MPa , y = - 0.4MPa , xy= - 0.2MPa , yx = 0.2MPa , (1)绘出相应的应力圆 (2)确定此单元体在  =30°和 = - 40°两斜面上的应力。 解: (1) 画应力圆 量取OA= x= - 1 , AD = XY= - 0.2,定出 D点; OB =y= - 0.4和, BD′ = yx= 0.2 , 定出 D′点 . 以 DD′ 为直径绘出的圆即为应力圆。 x y xy   o D′ (-0.4,0.2) C A B (-1,-0.2) D

将 半径 CD 逆时针转动 2 = 60°到半径 CE, E 点的坐标就 代表  = 30°斜截面上的应力。 (2) 确定  = 30°斜截面上的应力 将 半径 CD 逆时针转动 2 = 60°到半径 CE, E 点的坐标就 代表  = 30°斜截面上的应力。 (3) 确定  = - 40°斜截面上的应力 将 半径 CD顺时针转 2 = 80°到半径 CF, F 点的坐标就代表 = - 40° 斜截面上的应力。 A D′ C   B o D  40° F 80° 40° 30°= - 0.36MPa 30°= - 0.68MPa 40°= 0.26MPa -40°= - 0.95MPa 30° E 60°  30°

例题8 两端简支的焊接工字钢梁及其荷载如图所示,梁的横 截面尺寸示于图中。试绘出截面 c 上 a , b 两点处的应力圆,并 例题8 两端简支的焊接工字钢梁及其荷载如图所示,梁的横 截面尺寸示于图中。试绘出截面 c 上 a , b 两点处的应力圆,并 用应力圆求出这两点处的主应力。 120 15 270 9 z a b 250KN 1.6m 2m A B C

解: (1) 首先计算支反力, 并作出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FSmax =FC左 = 200 kN Mmax = MC = 80 kN•m B C 解: (1) 首先计算支反力, 并作出 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FSmax =FC左 = 200 kN Mmax = MC = 80 kN•m + 200kN 50kN + 80kN.m

120 15 270 9 z a b (2)横截面 C上a 点的应力为 a x xy yx a点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3)做应力圆 x =122.5MPa, xy =64.6MPa y=0, yx =-64.6MPa 由 x , xy 定出 D 点 由 y , yx 定出 D′ 点   以 DD′为直径作应力圆 (122.5 , 64.6) D A1,A2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 表 a 点的两个主应力  1 和  3 A C A2 B O A1 3 1 (0 , - 64.6) D′ A1 点对应于单元体上 1 所在的主平面

a (4)横截面 C上b点的应力 b点的单元体如图所示 b 3 yx 1 x 0 xy 120 15 9 z 270 x a

b 点的三个主应力为 b 1所在的主平面就是 x 平面 , 即梁的横截面 C x  (136.5 , 0) D  D′ (0 , 0) D′ 1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7-4 三向应力状态分析 (analysis of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一、 空间应力状态下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the maximum normal stress and shear stress in three-dimensional stress-state) 3 1 2 已知受力物体内某一点处三个主应力 1、2、3 利用应力圆确定该点的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 59

首先研究与其中一个主平面 (例如主应力3 所在的平面)垂 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用截面法,沿求应力的 截面将单元体截为两部分, 2 用截面法,沿求应力的 截面将单元体截为两部分, 取左下部分为研究对象 1 3 1   2 1 2 60

主应力 3 所在的两平面上是一对 自相平衡的力, 因而该斜面上的 应力  ,  与 3 无关, 只由主应力 1 , 2 决定 1 , 2 决定 1 2 3 与 3 垂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可由 1 , 2 作出的应力圆上的点来表示   2 1 61

于与3 所在主平面垂直的所有斜截面上的应力  该应力圆上的点对应 于与3 所在主平面垂直的所有斜截面上的应力 与主应力 2 所在主平面垂 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 可 用由 1 ,3 作出的应力圆 上的点来表示  2 B A 1 O C 3 与主应力 1 所在主平面垂 直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  可用 由 2 ,3作出的应力圆上的点 来表示 62

该截面上应力  和  对应的 D点必位于上述三个应力圆所围成 的阴影内 a b c 2 abc 截面表示与三个主平 面斜交的任意斜截面 1 1 该截面上应力  和  对应的 D点必位于上述三个应力圆所围成 的阴影内 3 2 63

结论 三个应力圆圆周上的点 及由它们围成的阴影部分 上的点的坐标代表了空间 应力状态下所有截面上的 应力 该点处的最大正应力  A 1  O 2 B C 3 三个应力圆圆周上的点 及由它们围成的阴影部分 上的点的坐标代表了空间 应力状态下所有截面上的 应力 该点处的最大正应力 (指代数值)应等于最大应 力圆上A点的横坐标 1

最大切应力则等于最大的 应力圆的半径 最大切应力所在的截 面与 2 所在的主平 面垂直,并与1和 3 所在的主平面成 450角。  A 1  O 2 B C 3 最大切应力则等于最大的 应力圆的半径 最大切应力所在的截 面与 2 所在的主平 面垂直,并与1和 3 所在的主平面成 450角。

例题9 单元体的应力如图所示 ,作应力圆, 并求出主应力和最大 切应力值及其作用面方位. 例题9 单元体的应力如图所示 ,作应力圆, 并求出主应力和最大 切应力值及其作用面方位. 40MPa x y z 20MPa 解: 该单元体有一个已知主应力 因此与该主平面正交的各截面上的应力与主应力 z 无关, 依据 x 截面和 y 截面上的应力画出应力圆. 求另外两个主应力 66

由 x , xy 定出 D 点 由 y , yx 定出 D′ 点 以 DD′为直径作应力圆 A1,A2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 O  由 x , xy 定出 D 点 由 y , yx 定出 D′ 点 以 DD′为直径作应力圆 D′ A1,A2 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代 表另外两个主应力  1 和  3 C A1 A2  3 =-26MPa 1 3 D  1 =46MPa 该单元体的三个主应力  1 =46MPa  2 =20MPa  3 =-26MPa 根据上述主应力,作出三个应力圆 67

(Analysis of plane strain-state) § 7-5 平面应变状态分析 (Analysis of plane strain-state) 平面应力状态下,已知一点的应变分量x 、y 、 γxy ,欲求方向 上的线应变α和切应变 ,可根据弹性小变形的几何条件,分别找 出微单元体(长方形)由于已知应变分量x 、y 、 γxy在此方向上 引起的线应变及切应变,再利用叠加原理. 一、任意方向的应变(The strain of any direction) 在所研究的 O 点处, Oxy 坐标系 内的线应变 x , y , xy 为已知. 求该点沿任意方向的线应变  . y x O

将Oxy 坐标绕O点旋转一个 角,得到一个新 Ox' y'坐标系. 并规定  角以逆时针转动时 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y' x'  为 O 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 为直角  x‘Oy’的改变量 ,即切应变.  假设: (1)O点处应变是均匀的; (2)变形在线弹性范围内都是微小的, 叠加原理成立; 分别计算  x ,y ,xy 单独存在时的线应变  和切应变  ,然 后叠加得这些应变分量同时存在时的 和  .

1、推导线应变  ( Derive the linear strain) 从O点沿 x′方向取出一微 段 OP = dx′, 并以它作为 矩形 OAPB 的对角线. x y O  y' x' P A B 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dx 和 dy dx' dx dy

(1)只有正值 x 存在 假设 OB 边不动,矩形 OAPB 变形后成为 OA'P'B 的伸长量 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1 为 y O (1)只有正值 x 存在 y' x' 假设 OB 边不动,矩形 OAPB 变形后成为 OA'P'B A B dx dy A' P' P  D  xdx 的伸长量 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1 为

(2)只有正值 y存在 假设 OA 边不动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的伸长量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2 为 y ydy 假设 OA 边不动  D' x' A B dx dy P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 的伸长量为 O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 2 为

(3)只有正值 切应变γxy存在 使直角增大的  为正 假设 OA 边不动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的伸长为 γxydy x' 假设 OA 边不动 B P''' B'' P 矩形 OAPB 变形后为 OAP"'B"  D'' dy γxy  O dx A x 的伸长为 O 点沿 x′方向的线应变为

根据叠加原理,x , y 和 xy 同时存在时,O点沿 x´方向的线应 变为 2、切应变  (Shearing strain) 以上两式利用三角函数化简得到

二、主应变数值及其方位 (The principal strains and it’s dir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