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数值分析 第五节 数值微分 在实际问题中,往往会遇到某函数 f(x) 是用表格 表示的, 用通常的导数定义无法求导, 因此要寻求其他 方法近似求导。常用的数值微分方法有 : 一. 运用差商求数值微分 二.运用插值函数求数值微分 三. 运用样条插值函数求数值微分 四. 运用数值积分求数值微分.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数值微分 6.1 插值型数值微分公式 6.2 插值型数值积分. 6.1 插值型数值微分公式 当 x 为插值节点 时,上式简化为 故一般限于对节点上的导数值采用插值多项式的相应导数 值进行近似计算,以便估计误差。 一般地 这类公式称为插值型数值微分公式。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九章 常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1 、引言. 微分方程的数值解:设方程问题的解 y(x) 的存在区间是 [a,b] ,令 a= x 0 < x 1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第 5 章 数值积分 §1 插值型求积公式 §2 复化求积公式 §3 龙贝格 (Romberg) 求积方法 §4§4 数值微分 数值微分.
第 4 章 数值微积分. 4.1 内插求积 Newton-Cotes 公式 第 4 章 数值微积分 4.1 内插求积 Newton-Cotes 公式.
1 4.5 高斯求积公式 一般理论 求积公式 含有 个待定参数 当 为等距节点时得到的插值型求积公式其代数精度至 少为 次. 如果适当选取 有可能使求积公式 具有 次代数精度,这类求积公式称为高斯 (Gauss) 求积公式.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1 、牛顿 - 莱布尼兹公式 另外若给出的函数 f(x) 是数据表,也不好求函数的积分。 计算定积分的方法: 但是求函数 f(x) 的原函数 F(x) 不一定比计算积分容易, 例如函数 找不到用初等函数表示的原函数。 一、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 实验 4 数值积分与微分 主讲人:魏志强.
理学院 张立杰 《数值分析》第四讲 数值积分与微分. §4.1 引言 第四章: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1 、积分的概念 设 任取 做 如果 存在, 则称 可积,极限值称为函数 在区间 [a,b] 上的 定积分,记为 : Riemann 积分.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一、二阶行列式的引入 用消元法解二元线性方程组.
第三章 函数逼近 — 最佳平方逼近.
第3章 积分的数值方法 3.1 概述 3.2 梯形积分法 3.3 抛物积分法 3.4 龙贝格积分法 3.5 高斯求积.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章 数值微分和数值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二、积分上限函数求导法则 三、微积分基本公式.
恰当方程(全微分方程) 一、概念 二、全微分方程的解法.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二节 微积分的基本定理 在上节中,我们看到用和式极限计算定积分相当繁难。本节通过揭示定积分与原函数间的关系,导出定积分的基本计算公式: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 变上限定积分 由定积分定义知,定积分的大小仅与被积函数 和积分区间 有关。当我们固定 和积分下限a时,显然,定积分的大小会随着积分上限b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高等院校非数学类本科数学课程 大 学 数 学(一) —— 一元微积分学 第二十六讲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
第四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4.3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微积分基本公式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5 广义积分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定积分性质和微积分学基本定理 一、 定积分性质 二、 变上限积分函数 三、 定积分基本公式.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微积分基本定理 2017/9/9.
9.1 数值积分基本方法 9.2 梯形积分 9.3 Simpson积分 9.4 Newton-Cotes积分 9.5 Romberg积分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复习 定积分的实质: 特殊和式的极限 2. 定积分的思想和方法 分割,近似, 求和,取极限 3. 定积分的性质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2 换元积分法 §4.3 分部积分法 §4.4 有理函数的积分
第四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 基本概念 — Newton-Cotes 公式.
计算方法 第2章 数值微分与数值积分 2.1 数值微分.
Chapter 7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六章 定积分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第三节 定积分的积分法.
定积分习题课.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变上限积分的概念与定理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讨论或证明变上限积分的特性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第四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 复合求积公式 — Romberg 算法.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计算机数学基础(下) 第5编 数值分析 第12章 数值积分与微分(续).
第三节 泰勒 ( Taylor )公式 — 应用 一、泰勒公式的建立 二、几个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 三、泰勒公式的应用 第三章 理论分析
第二章 函数 插值 — 分段低次插值.
4.2.1 原函数存在定理 1、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为 另一方面这段路程可表示为 4.2 微积分基本定理(79)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019/5/20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第六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2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教学大纲(甲型,54学时 ) 教学大纲(乙型, 36学时 )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章 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引言 数值求积的基本思想 微积分基本定理,对于积分 只要找到被积函数 的原函数 ,便有下列牛顿-莱 只要找到被积函数 的原函数 ,便有下列牛顿-莱 布尼兹(Newton-Leibniz)公式: 但对于下列情形:

(1)被积函数,诸如 等等,找不到用 初等函数表示的原函数; (2)当 是由测量或数值计算给出的一张数据表 时,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也不能直接运用. 因此有必要研究积分的数值计算问题. 由积分中值定理知,在积分区间 内存在一点ξ, 成立

即:底为 而高为 的矩形面积恰等于所求 曲边梯形的面积 (图4-1). 图4-1

问题在于点ξ的具体位置一般是不知道的,因而难以 准确算出 的值. 将 称为区间 上的平均高度. 只要对平均高度 提供一种算法,相应地便 获得一种数值求积方法. 用两端点“高度” 与 的算术平均作为平均高度 的近似值,这样导出的求积公式 (1.1) 是梯形公式(几何意义参看图4-2).

图4-2 用区间中点 的“高度” 近似地取代平均 高度 ,则又可导出所谓中矩形公式(简称矩形公式) (1.2)

一般地,可以在区间 上适当选取某些节点 , 然后用 加权平均得到平均高度 的近似值, 这样构造出的求积公式具有下列形式: (1.3) 式中 称为求积节点; 称为求积系数, 亦称伴随节点 的权. 权 仅仅与节点 的选取有关, 而不依赖于被积函数 的具体形式.

这类数值积分方法通常称为机械求积,其特点是将积 分求值问题归结为函数值的计算,这就避开了牛顿-莱布尼 兹公式需要寻求原函数的困难.

代数精度的概念 数值求积是近似方法,为保证精度,自然希望求积公 式对尽可能多的函数准确成立. 定义1 如果某个求积公式对于次数不超过 的多项式 均能准确地成立,但对于 次多项式就不准确成立, 则称该求积公式具有 次代数精度. 梯形公式(1.1)和矩形公式(1.2)均具有一次代数精度.

欲使求积公式(1.3)具有 次代数精度,则只要令它 对 都准确成立,就得到 (1.4)

如果事先选定求积节点 ,譬如,以区间 的等 距分点作为节点,这时取 ,求解方程组(1.4)即可确 定求积系数 ,而使求积公式(1.3)至少具有 次代数精度. 构造形如(1.3)的求积公式,原则上是一个确定参数 和 的代数问题.

插值型的求积公式 设给定一组节点 且已知函数 在这些节点上的值, 做插值函数 . 取 作为积分 的近似值, 这样构造出的求积公式 (1.5)

称为是插值型的,式中求积系数 通过插值基函数 积分得出 (1.6) 由插值余项定理(第2章的定理2)即知,对于插值型的 求积公式(1.5),其余项 (1.7) 式中ξ与变量 有关,

当 是次数不超过 的多项式时,插值多项式就是 函数本身, 余项 为零, 所以这时插值型求积公式 至少具有 次代数精度. 反之,如果求积公式(1.5)至少具有 次代数精度,则 它必定是插值型的. 事实上,这时公式(1.5)对于插值基函数 应准确 成立,即有

注意到 上式右端实际上即等于 , 因而式(1.6) 成立. 这样,有 定理1 形如(1.5)的求积公式至少有 次代数精度的 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是插值型的.

求积公式的收敛性与稳定性 定义2 在求积公式(1.3)中,若 其中 则称求积公式(1.3)是收敛的. 在求积公式(1.3)中,由于计算 可能产生误差 , 实际得到将是 , 即 记

如果对任给小正数 只要误差 充分小就有 (1.8) 则表明求积公式(1.3)计算是稳定的, 由此给出: 定义3 对任给 若 只要 就有(1.8)成立,则称求积公式(1.3)是稳定的.

定理2 若求积公式(1.3)中系数 则此求积公式是稳定的. 证明 对任给 取 若对 都有 则当 时有

由定义3 ,知求积公式(1.3)是稳定的.

4.2 牛顿-柯特斯公式 柯特斯系数 设将积分区间 划分为 等分, 步长 选取等距节点 构造出的插值型求积公式 (2.1) 4.2 牛顿-柯特斯公式 柯特斯系数 设将积分区间 划分为 等分, 步长 选取等距节点 构造出的插值型求积公式 (2.1) 称为牛顿-柯特斯公式, 式中 称为柯特斯系数. 按(1.6)式,引进变换 则利用等距节点的 插值公式,有

柯特斯系数 (2.2) 当 时, 这时的求积公式就是梯形公式(1.1)

辛普森公式 当 时,按(2.2)式, 柯特斯系数为 相应的求积公式是辛普森(Simpson)公式 (2.3)

的牛顿-柯特斯公式称为柯特斯公式, 其形式是 (2.4) 这里 按(2.2)式,可构造柯特斯系数表.

从柯特斯系数表看到 时,柯特斯系数 出现 负值, 于是有 特别地,假定 且 则有

它表明初始数据误差将会引起计算结果误差增大,即计算 不稳定,故 的牛顿-柯特斯公式是不用的.

4.2.2 偶阶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  由定理1, 阶的牛顿-柯特斯公式至少具有 次的代数精度. 本节讨论代数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问题. 4.2.2 偶阶求积公式的代数精度  由定理1, 阶的牛顿-柯特斯公式至少具有 次的代数精度. 本节讨论代数精度的进一步提高问题. 先看辛普森公式(2.3),它是二阶牛顿-柯特斯公式,因 此至少具有二次代数精度. 用 进行检验, 按辛普森公式计算得

另一方面,直接求积得 这时有 , 即辛普森公式对次数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 均能准确成立, 而它对 通常是不准确的, 因此, 辛普森公式实际上具有三次代数精度. 定理3 当阶 为偶数时,牛顿-柯特斯公式(2.1)至少 有 次代数精度.

证明 我们只要验证,当 为偶数时,牛顿-柯特斯 公式对  的余项为零. 由于这里 按余项公式(1.7) 有 引进变换 并注意到 有

若 为偶数,则 为整数, 再令 进一步有 因为被积函数 为奇函数,所以

4.2.3 几种低阶求积公式的余项 按余项公式(1.7),梯形公式(1.1)的余项 这里积分的核函数 在区间[a,b]上保号(非正), 4.2.3 几种低阶求积公式的余项 按余项公式(1.7),梯形公式(1.1)的余项 这里积分的核函数 在区间[a,b]上保号(非正), 应用积分中值定理,在 [a,b]内存在一点 使 (2.5)

为研究辛普森公式(2.3)的余项 Rs=I-S 构造次数 不超过3的多项式H3(x)满足 H3(c)=f(c), H3’(c)=f’(c) H3(a)=f(a), H3(b)=f(b) (2.6) 其中 辛普森公式具有三次代数精度,对于这样构造出的三次式H(x)应是准确的,即

由插值条件(2.6),上式右端实际上等于按辛普森公式(2.3) 求得的积分值 , 因此积分余项 对于多项式 ,其插值余项由第2章(5.11)得 故有

这时积分的核函数 在[a,b]上保号 (非正),再用积分中值定理有 (2.7) 类似的,对于柯特斯公式(2.4),结果如下:

4.3 复化求积公式 复化梯形公式 复化求积的基本思想是把积分区间分成若干子区间(通 常是等分),再在每个子区间上用低阶求积公式,目的是提 4.3 复化求积公式 复化求积的基本思想是把积分区间分成若干子区间(通 常是等分),再在每个子区间上用低阶求积公式,目的是提 高精度. 复化梯形公式 将区间[a,b]划分为 等分, 分点 在每个子区间[xk, xk+1] (k=0,1,…,n-1)上 采用梯形公式(1.1),则得

(3.1) 记 (3.2) 称为复化梯形公式.

由(2.5) ,其余项 由于 , 且 所以 使 于是复化梯形公式余项为

(3.3) 误差是h2阶, 且当 时有 即复化梯形公式是收敛的. 将Tn 改写为

只要 则当 时,上式右端括号内的两个 和式均收敛到积分 所以复化梯形公式(3.2)收敛. 此外, 的求积系数为正,由定理2知复化梯形公式是 稳定的.

4.3.2 复化辛普森求积公式 将区间[a,b]分为 等分, 在每个子区间[xk,xk+1]上 采用辛普森公式(2.3), 若记 则得 (3.4) 记 (3.5)

复化辛普森求积公式 称为复化辛普森求积公式. 由(2.7),其余项 于是当 时, 与复化梯形公式相似有 (3.6) 于是当 时, 与复化梯形公式相似有 (3.6) 误差阶为h4,显然是收敛的.

实际上,只要 则可得到收敛性, 即 此外,由于Sn中求积系数均为正数,故知复化辛普森 公式计算稳定.

例1 对于函数 , 给出 的函数表 (见表4-2), 试用复化梯形公式(3.2)及复化辛普森公式(3.5) 计算积分 并估计误差. 解 将积分区间[0,1]划分为8等分, 应用复化梯形法求得

而如果将[0,1]分为4等分,应用复化辛普森法有 以上得到的两个结果T8与S4,都需要提供9个点上的 函数值, 计算量基本相同,然而精度却差别很大. 同积分的准确值 比较, 复化梯形法的结果 只有两位有效数字. 接下来看误差估计 ,由于 所以有

于是 由(3.3)得复化梯形公式误差

对复化辛普森公式,由(3.6)得

4.4 龙贝格求积公式 梯形法的递推化 复化求积方法可提高求积精度,实际计算时若精度不 够可将步长逐次分半. 4.4 龙贝格求积公式 梯形法的递推化 复化求积方法可提高求积精度,实际计算时若精度不 够可将步长逐次分半. 设将区间 分为 等分,共有 个分点, 如果将求积区间再二分一次,则分点增至 个, 我们将二分前后两个积分值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每个子区间[xk,xk+1],经过二分只增加了一个分点 用复化梯形公式求得该子区间上的积分值为 这里 代表二分前的步长. 将每个子区间上的积分值相加得

从而利用式(3.2)可导出下列递推公式 (4.1) 例2 计算积分值 解 先对整个区间[0,1]使用梯形公式. 对于函数 定义它在 的值 而 由梯形公式

将区间二等分,求出中点的函数值 利用递推公式(4.1),有 进一步二分求积区间,并计算新分点上的函数值 再利用式(4.1),有

这样不断二分下去,计算结果见下表. 它表明用复化梯形公式计算积分 要达到7位有效数 字的精度需要二分区间10次,即要有分点1025个,计算量 很大.

4.4.2 龙贝格算法 梯形法计算简单但收敛慢,本节讨论如何提高收敛速 度以节省计算量. 根据复化梯形公式的余项表达式(3.3) 假定 则有

移项整理,得 (4.2) 由此可见,只有二分前后的两个积分值 与 相 当接近,就可以保证计算结果 的误差很小. 这样直接用计算结果来估计误差的方法通常称作误差的事后估计法. 按式(4.2),积分近似值 的误差大致等于 若用这个误差值作为 的一种补偿,可以期望所得到的

(4.3) 可能是更好的结果. 直接验证知,按公式(4.3)组合得到的近似值恰为  即 (4.4) 也就是说,利用梯形法二分前后的两个积分值 与 , 按式(4.3)做线性组合,结果得到辛普森法的积分值

再考察辛普森法,按误差公式(3.6),其截断误差大致 与 成正比, 因此,若将步长折半则误差将减至原有误差 的1/16,即有 由此得到 不难直接验证,上式右端的值等于 , 为复化柯特斯公式, 它的精度为

就是说,用辛普森法二分前后两个积分值 与 , 可得到 的近似误差估计为 并且按上式做线性组合可得复化柯特斯的积分值 , 即有 (4.5) 重复同样的手续,依据柯特斯法的误差阶为 , 可进一步导出下列龙贝格(Romberg)公式: (4.6)

在变步长的过程中运用公式(4.4),(4.5)和(4.6), 就能将粗糙的梯形值 逐步加工成精度较高的辛普森值 柯特斯值 和龙贝格值 .  例3 用加速公式(4.4),(4.5)和(4.6)加工例2得到的 梯形值, 计算结果见下表( 代表二分次数):

可以看到,这里利用二分3次的数据(它们的精度都很差, 只有两三位有效数字),通过三次加速求得 这个结果的每一位数字都是有效数字,可见加速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4.4.3 理查森外推加速法 由梯形公式出发,将区间 逐次二分可提高求积 公式的精度,上述加速过程还可继续下去,设 若记 4.4.3 理查森外推加速法 由梯形公式出发,将区间 逐次二分可提高求积 公式的精度,上述加速过程还可继续下去,设 若记 当区间 分为 等分时, 则有 并且有 梯形公式余项可展成级数形式,即

定理4 设 则有 (4.7) 其中系数 与 无关. 定理4表明 是 阶, 在(4.7)中,若用 代替 ,有 (4.8) 若用4乘(4.8)式,减去(4.7)式再除3记之为 则得

(4.9) 这里 以及后面将出现的 均为与 无关的系数, 这样构造的 与积分值 近似的阶为 . 比较(4.9)与(4.4)可知,这样构造的序列 就是辛普森公式序列 又根据(4.9),有

若令 则又可进一步从余项展开式中消去 项,而有 这样构造出的 ,其实就是柯特斯公式序列. 它与积分值 的逼近阶为 如此继续下去,每加速一次,误差的量级便提高2阶.

一般地,若记 则有 (4.10) 经过 次加速后, 余项便取下列形式: (4.11) 上述处理方法通常称为理查森外推加速方法. 设以 表示二分 次后求得的梯形值,且以 表示 序列 的 次加速值,则依递推公式(4.10)可得

(4.12) 公式(4.12)也称为龙贝格求积算法. 计算过程:  (1) 取 求 令 ( 记区间 的二分次数). (2) 求梯形值 即按递推公式(4.1)计算 (3) 求加速值,按公式(4.12)逐个求出T表(见表4-5)的 第 行其余各元素

(4) 若 (预先给定的精度),则终止计算, 并取 否则令 转(2)继续计算.

可以证明,如果 充分光滑,那么T表每一列的元素及对角线元素均收敛到所求的积分值 ,即 对于 不充分光滑的函数也可用龙贝格算法计算, 只是收敛慢一些,这时也可以直接使用复化辛普森公式计算.

例4 用龙贝格算法计算积分 解 在 上仅是一次连续可微, 用龙贝格算法计算结果见表4-6.

从表中看到用龙贝格算到 的精度与辛普森求积 精度相当. 这里 的精确值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