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模块 复变函数 第二节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二、复变函数的极限 二、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主讲人:张少强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习题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测验题.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求 导 法 则求 导 法 则 基本公式 导 数 导 数 微 分微 分 微 分微 分 高阶导数 高阶微分 一、主要内容.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习题课 一、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及应用 二、导数和微分的求法 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第二章 函数微分学 §2.3 函数的微分 本节内容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公式与运算法则.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八章 第四节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一个方程所确定的隐函数 及其导数 隐函数的微分法.
第七节 函数的微分 一 、微分 概念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 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 式与 微分运算法则 四 、小结.
一、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偏导数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学习要求: 二、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第十二章 第二节 一元函数 y = f (x) 的微分 机动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对二元函数的全增量是否也有类似这样的性质? 全微分.
5.4 微 分 一、微分概念 二、微分的运算法则与公式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 引例 一块正方形金属片受热后其边长 x 由 x 0 变到 x 0  x  考查此薄片的面积 A 的改变情况  因为 A  x 2  所以金属片面 积的改变量为  A  (x 0 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精品课程 二、微分运算法则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四、微分在估计误差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一、微分的概念 函数的微分.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一. 内 容 要 点 二. 重 点 难 点 三. 主 要 内 容 四. 例 题与习题.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讲:连续、导数、微分 1 函数的连续性 2 导数的概念 3 函数微分 (1) (2) (3)
复习: :对任意的x∈A,都有x∈B。 集合A与集合B间的关系 A(B) A B :存在x0∈A,但x0∈B。 A B A B.
1.2 信号的描述和分类.
第五章 二次型. 第五章 二次型 知识点1---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 二次型的基本概念 1. 线性变换与合同矩阵 2.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高等数学》(理学)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袁安锋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二、积分上限函数求导法则 三、微积分基本公式.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第四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4.3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微积分基本公式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5 广义积分
定积分性质和微积分学基本定理 一、 定积分性质 二、 变上限积分函数 三、 定积分基本公式.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复习 定积分的实质: 特殊和式的极限 2. 定积分的思想和方法 分割,近似, 求和,取极限 3. 定积分的性质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第十八章 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含参变量反常积分概念; 2°使学生学会用定义证明含参变量反常积分收敛性。
高等数学 第三十四讲 函数的微分 主讲教师:陈殿友 总课时: 128.
第三节 格林公式及其应用(2) 一、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定义 二、曲线积分与路径无关的条件 三、二元函数的全微分的求积 四、小结.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二节 函数的微分法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复合函数的微分法.
全 微 分 欧阳顺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 习 题 课 主要内容 典型例题.
第一章 导数与微分 1.1 函数及其性质 1.2 极限 1.3 极限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4 两个重要极限 1.5 函数的连续性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3 微分及其运算 一、微分的定义 二、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 微分运算法则.
第5章 §5.3 定积分的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不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换元积分法 定积分 分部积分法.
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知识点名称: 导数的定义.
导数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数学基础 主讲老师: 邓辉文.
§2 求导法则 2.1 求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下面分三部分加以证明, 并同时给出相应的推论和例题 .
§3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 一、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概念 二、有界闭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无论是单元微积分还是多元微积分, 其中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CH1 复数及复变函数 1、复数及其代数运算 2、复数的表示方法 3、复数的乘幂与方根 4、区域 5、复变函数 6、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周期函数定义: 一般地,对于函数 (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
函 数 连 续 的 概 念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函数的微分学 第二节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一、导数的四则运算 二、偏导数的求法.
学习任务三 偏导数 结合一元函数的导数学习二元函数的偏导数是非常有用的. 要求了解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掌握二元函数偏导数的计算.
第15讲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主要内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2019/5/20 第三节 高阶导数 1.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正弦、余弦函数的性质 华容一中 伍立华 2017年2月24日.
二重积分的换元 主讲人:汪凤贞.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第三节 函数的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欧阳顺湘改编自网上材料
三角 三角 三角 函数 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最小生成树 最优二叉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模块 复变函数 第二节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二、复变函数的极限 二、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1.复变函数的定义 设D为给定的平面点集,若对于D中每一个复数z=x+yi ,按照某一确定的法则 f ,总有确定的一个或几个复数w=u+vi与之对应,则称f 是定义在D上的复变函数(复变数w是复变数 z的函数),简称复变函数,记作 w=f(z) 。 其中 z 称为自变量, w 称为因变量,点集D 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2. 复变函数与实值函数的关系 设z=x+iy , w=u+vi与之,则 w=f(z)可写作 w=u+vi=f(x+yi)=u(x , y)+i v(x , y) 其中 u(x , y)与 v(x , y)为实值函数。比较上式的实部和虚部可得到: u=u(x , y) , v= v(x , y)。 这样,一个复变函数 w=f(z)就相当于一对二元实值函数u=u(x , y) , v= v(x , y) 。 从而 w=f(z)的性质就取决于u=u(x , y) , v= v(x , y)的性质 。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2.复变函数的几何意义 如果复数 z和 w分别用Z 平面和 W 平面上的点表示,则函数 w=f(z) 的几何意义是: 将Z平面上的定义域 D 变到 W 平面上的函数值域G 的一个变换或映射,它将D 内的一点z 变为 G内的一点。

一、复变函数的概念 例1 将定义在全平面上的复变函数 w=z2+1化为一对二元实变函数。 例2 将定义在全平面除去原点的一对二元实变函数。 例2 将定义在全平面除去原点的一对二元实变函数。 化为一个复变函数。

二、复变函数的极限 1. 复变函数的极限的定义 设 在点 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 当复数 满足 时,对应的函数值 都有 的某去心邻域内有定义,若对任 设 在点 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 当复数 满足 时,对应的函数值 都有 则称复常数 A 为函数 在当 时的极限。 或 记作

二、复变函数的极限 2. 复变函数的极限与实值函数的极限的关系 设 , 则 且

三、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1. 复变函数连续的定义 设 在点 ,若 则称 处连续。 在 若 在区域D 内每一个点都连续,则称函数 的某邻域内有定义 设 在点 ,若 则称 处连续。 在 若 在区域D 内每一个点都连续,则称函数 在区域D内连续。

三、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2. 连续的复变函数的性质 在z0处连续的两个函数的和、差、积、 商(分母不为0)仍在处z0连续。 性质1 性质2 处连续。 当函数 在有界闭区域 上连续时, 性质3 也在 上连续,且 可以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三、复变函数的连续性 例3 求 例4 讨论 在闭圆域 在 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上的连续性,并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