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定积分及其应用举例 考纲要求 考纲研读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 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 计算法概述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基本积分表 三、不定积分的性质及简单计算 四、小结.
Advertisements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2.8 函数的微分 1 微分的定义 2 微分的几何意义 3 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法则 4 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二、 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一、 微分的定义 2.3 微 分.
全微分 教学目的:全微分的有关概念和意义 教学重点:全微分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难点:全微分应用于近似计算.
第三节 微分 3.1 、微分的概念 3.2 、微分的计算 3.3 、微分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实例 : 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8.1 不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积分公式 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  基本积分公式表  不定积分的线性运算法则 第八章 不定积分.
《解析几何》 -Chapter 3 §7 空间两直线的相关位置.
例7-1 荡木用两条等长的钢索平行吊起,钢索的摆动规律为j= j 0sin(pt/4)。试求当t=0和t=2s时,荡木中点M的速度和加速度。
Exam 2考试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节 结识抛物线
第十章 定积分的应用(一) 一、平面图形的面积 面积公式(直角坐标,极坐标) 二、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 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
例题 教学目的: 微积分基本公式 教学重点: 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教学难点: 变上限积分的性质与应用.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一、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二、积分上限函数求导法则 三、微积分基本公式.
高等数学电子教案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三节 微积分基本定理.
第二节 微积分的基本定理 在上节中,我们看到用和式极限计算定积分相当繁难。本节通过揭示定积分与原函数间的关系,导出定积分的基本计算公式: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 变上限定积分 由定积分定义知,定积分的大小仅与被积函数 和积分区间 有关。当我们固定 和积分下限a时,显然,定积分的大小会随着积分上限b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公式及积分法则 四、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五、小结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1、问题的提出 2、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3、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4、小结.
高等院校非数学类本科数学课程 大 学 数 学(一) —— 一元微积分学 第二十六讲 定积分的基本定理.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引入定积分概念的实例 二、定积分的概念 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四、定积分的性质.
第四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4.3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微积分基本公式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5 广义积分
数 学 分 析 第九章 定积分 第二节 微积分学基本公式 主讲:师建国.
定积分性质和微积分学基本定理 一、 定积分性质 二、 变上限积分函数 三、 定积分基本公式.
第四章 函数的积分学 第六节 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一、变上限定积分 二、微积分的基本公式.
微积分基本定理 2017/9/9.
成才之路 · 数学 人教A版 · 选修2-2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换元公式 分部积分公式 小结 1/24.
复习 定积分的实质: 特殊和式的极限 2. 定积分的思想和方法 分割,近似, 求和,取极限 3. 定积分的性质
第四章 一元函数的积分 §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4.2 换元积分法 §4.3 分部积分法 §4.4 有理函数的积分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六章 定积分 第一节 定积分的概念 第二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第三节 定积分的积分法.
定积分习题课.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变上限积分的概念与定理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讨论或证明变上限积分的特性
1.4.2 微积分基本定理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学会应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定积分;
第四节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 伯努利方程 小结、作业 1/17.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2-7、函数的微分 教学要求 教学要点.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初中数学 九年级(下册) 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第四模块 函数的积分学 第九节 微元法与定积分的应用 一 定积分的微元法 二 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 函数的平均值.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14.3 第 1 课时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7.2 直线的方程(1) 1、经过两点P1(x1,y1),P2(x2,y2)的斜率公式: 2、什么是直线的方程?什么是方程的直线?
4.2.1 原函数存在定理 1、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变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为 另一方面这段路程可表示为 4.2 微积分基本定理(79)
第二十二章 曲面积分 §1 第一型曲面积分 §2 第二型曲面积分 §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
第三单元 第3课 实验 多元函数的积分 实验目的:掌握matlab计算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方法,提高应用重积分解决有关应用问题的能力。
1.5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1体积求法 一、旋转体的体积 二、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的体积 三、小结.
第三节 快与慢 飞奔的猎豹 缓慢爬行的蜗牛.
作业 P152 习题 复习:P 预习:P /5/2.
定积分应用 欧阳顺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第三单元 第2课 实验 一元函数的积分 实验目的:掌握matlab求解有关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问题,深入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相似三角形存在性探究 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实验学校 杨国华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一节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 二、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积分表 四、不定积分的性质 五、小结 思考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静定结构位移计算 ——应用 主讲教师:戴萍.
高中数学选修 导数的计算.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选修1—1 导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高碑店三中 张志华.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第四章 函数的 积分学 第七节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与分部积分法 一、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 二、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1.4.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
* 07/16/ 天津市第七十四中学 李家利 *.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 (二) 执教:湖南华容一中 黄奇卫老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4讲 定积分及其应用举例 考纲要求 考纲研读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 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 的概念. 2.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1.定积分在物理中的应用就是变力所作的功. 2.定积分在几何中的应用就是曲边梯形的面积为S. 3. 定积分的运算可以利用公式,也可以利用几何意义求解.

D

C

A 1 5.汽车以v=3t+2 (单位:m/s)作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第1 s至第2 s间的1 s内经过的路程是______ m. 6.5

考点1 定积分的计算 C

C

【互动探究】 D 3

考点2 定积分的应用求平面区域的面积 例2:求在[0,2π]上,由x轴及正弦曲线y=sinx围成的图形 的面积. 图D8

利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的严格按照作图、求交点、确定被积函数和计算定积分的步骤进行.因为在[0,π]上,sinx≥0,其图象在x轴上方;在[0,2π]上,sinx≤0其图象在x轴下方,此时定积分为图形面积的相反数,应加绝对值才表示面积.

3.由曲线y=x2+2与y=3x,x=0,x=2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互动探究】 3.由曲线y=x2+2与y=3x,x=0,x=2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的面积为____. 1

考点3  物理方面的应用 例3:汽车以每小时54公里的速度行驶,到某处需要减速停车,设汽车以等减速度3米/秒刹车,问从开始刹车到停车,汽车走了多少公里? 解题思路:汽车刹车过程是一个减速运动过程,我们可以利用定积分算出汽车在这个过程中所走过的路程,计算之前应先算出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和减速运动变化式.

图4-4-1

【互动探究】   4.一物体A以速度v=3t2+2(t的单位:s,v的单位:m/s),在一直线上运动,在此直线上在物体A出发的同时,物体B在物体A的正前方8 m处以v=8t(t的单位:s,v的单位:m/s)的速度与A同向运动,设n s后两物体相遇,则n的值为(   ) D

考点4  定积分的综合的应用 例4:过原点的直线l与抛物线y=x2-4x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36,求l的方程.

【互动探究】 5.在区间[0,1]上给定曲线y=x2,试在此区间内确定点t的值,使图4-4-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1与S2之和最小. 图4-4-2